1984国际油价暴跌_80年代国际油价
1.韩国和朝鲜的差距
2.现货白银的历史进程
3.国际金价暴跌原因
4.胜利油田的发展历程
5.俄海军作战能力跌至最低谷:黑海舰队形势太惨
自20世纪初期起到20世纪50年代,国际资本市场开始在资本的国际配置中发挥积极作用,其活动表现出如下特征:
1、国际资本市场推动国际资本由欧洲涌入美、澳等当时的新兴市场国家
一般认为,古典金本位盛行的1870年到1914年的50年间,国际资本保持高度流动性,并大量由欧洲涌入美国和澳洲等地区。1914年前后,英国的年平均资本流出量占GDP的5%到9%,法国的资本流动占GDP的2%,德国为3%左右。而在资本输入国中,澳大利亚的资本流入占其GDP的9.5%,加拿大的资本流入占其GDP的6%。
2、公共机构是国际资本市场活动的主体。当时的国际资本市场活动主要表现为:借款国家和部门大量向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资本市场发行固定利息债券;美国的债权人在国外建立子公司,通过持有过半数的股权(或独家经营)对其进行控制等。
3、国际资本市场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尤其是国际债券的利率随时间及国别的变化而出现大幅度调整。
4、资本流动因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宏观经济状况变化及突发性政治经济而初现上升和下降的大起大落。1929-1933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的大萧条,导致普遍的债务违约,严重打击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活动。30年代,在货币贬值预期普遍存在和战争及政治迫害等因素的影响下,资本运动大部分取了短期资金外逃的形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范围的私人银行和证券投资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资本无法突破地域限制,更多地表现为在货币发行国境外的流动,市场交易行为也大多发生在国外,即欧洲美元交易。
该时期国际资本市场活动的特征是:
1、国际资本市场活动停留在欧洲市场及欧洲货币的范畴。在战后废墟上崛起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构筑了二十世纪后半期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同时,该体系的核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协定则明确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规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初期,各国普遍对资本流动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严格控制下的资本绕开管制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流动,形成了欧洲资本市场的雏形。欧洲资本市场既是银行间市场,又是筹措资金的市场,同时还为大公司提供借贷服务,商业银行是该市场的核心。欧洲资本市场资金来源广泛,数额庞大,以多种兑换货币计值,充分满足各种借款需要,商业银行经营自由,灵活简便,资金安排迅速。
2、资本流动形式集中表现为官方援助和直接投资。在二战结束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资本流动的主流是大规模的国际援助,以及逐渐复兴的直接投资。二战后欧洲重建引起了庞大的官方资本流动。美国实施的马歇尔和杜鲁门的第四援助导致美元大量流入欧洲。从1945年7月1日到1955年6月30日,美国在马歇尔下,向联邦德国提供38.7亿美元,1945年12月,美国与英国签署财政协定,美国向英国提供37.5亿美元的低息。
3、美国在主导官方资本流动的同时,也成为私人资本流动的主体。根据OECD的国际资本市场统计,1951年,国际债券的发行总额为9.954亿美元,其中,在美国市场发行了9.226亿美元,占国际债券发行总额的92.69%,整个50年代,美国为国际债券发行提供了71.601亿美元的资金来源,占当时融资总额的78.21%。进入60年代后,美国商业银行纷纷扩大国际业务,在国外尤其是欧洲开设分行,这些银行利用其持有的巨额资金,积极发展信贷业务,为欧洲货币市场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 13年,随着汇率制度由固定向浮动的转变,美国和其它一些国家逐渐解除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控制,国际资本流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该时期对资本流动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13-14年和19-1980年的两次石油危机及石油美元的产生。
1、石油危机与石油美元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自70年代起开始取代煤炭,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石油的生产和消费极不平衡,美国、欧洲和日本所生产的石油不到全球总产量的20%,其石油消费量却占全球总消费量的70%,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石油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表现。
中东国家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国,1960年9月,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建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致力于改变长期形成的油价过低的不合理局面。70年代起,OPEC成员国通过参股和收归国有等措施,逐步掌握了自己的石油。
70年代初美元汇率下调,西方工业国的制成品价格相应上涨,由于石油贸易以美元计价结算,石油出口收入跟随美元汇率持续下降,石油生产国蒙受重大损失。1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后,OPEC成员国一方面加快石油生产国有化进程,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石油价格从此前的每桶3.01美元提高到14年1月的11.65美元。19年1月,OPEC再度提高油价,把每桶原油定价调整为14.327美元,到1981年10月,国际市场油价上升到每桶34美元。
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经济体遭受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灵活调整为这些经济体吸收这种外部冲击提供了可能。
随着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OPEC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顺差,14年达651.7亿美元,1980年达928.4亿美元,13年到1981年顺差累计达3360.7亿美元。这就是所谓的石油盈余资金,由于石油盈余资金大部分以美元表示,所以又称石油美元。
2、石油危机时期全球资本流动的特征
石油危机时期资本流动的特征表现为:
①石油美元的积累及流动推动了欧洲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在OPEC成员国可供运用的资金中,约有三分之一投放在欧洲货币市场,大部分取欧洲美元存款的形式。在1981年欧洲货币总额900亿美元中,阿拉伯银行占了26.5%。所以,欧洲资本市场在提供渠道促使石油美元回流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
②石油美元的流动掀起了私人商业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高潮,也为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第一次石油危机后,非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长期、巨额经常项目赤字,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资金需求快速上升。OPEC成员国组织为获得发达国家比较安全的资产,把大部分石油美元贷给了发达国家的私人商业银行。而70到8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停滞,名义利率停留在低水平,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利率则为负值,私人商业银行便增加对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获取更高的利息收入。石油危机期间,国际资本市场的筹资活动显著增加,尤其是非OECD国家的筹资额成倍上升。
1982年后,OPEC成员国开始出现经常项目逆差,石油美元的累计过程被迫中断,这样,发达国家私人商业银行向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发放的资金来源无以为继,发展中国家获得国际的条件急剧恶化。 进入80年代,由于多数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沦为债务沉重的借款国,面临着债务还本付息的困难,资本流动开始显示出收缩迹象。
从13年到1982年的十年间,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债务总额从1031亿美元增加到8420亿美元,每年增加18.8%,其中,的年增长率为14.5%,私人的年增长率为19.4%,私人信贷在总额中的比例达60%到75%。在居高不下的外债总额中,短期信贷高速增长,国际债务期限明显缩短,浮动利率债务比例大幅度上升,到1980年已经超过全部外债的40%。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外债偿付压力不断上升,从13年到1982年,还本付息额由179亿美元增加到932亿美元,还本付息额占出口收入的比重(偿债率)由15.9%提高到23.9%,其中利息支付额占出口收入的比重由6.1%增加到13.2%。
在非产油发展中国家过度借贷、结构失衡的同时,80年代起,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了该类国家偿债危机的爆发。1980年,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发达国家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开始下降,到1982年出现了负增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急剧恶化,进口需求大幅度下降,出口收入快速下滑,经常项目逆差上升,外债还本付息能力降低。
在西方国家经济持续衰退的同时,美国里根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出现了高利率、高汇率、高通货膨胀率三高现象。
由于非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外债以美元计价的比例很高,美元汇率的上扬直接加重了该类国家实际的债务清偿即流向债权国的本金和利息的负担。
由于美国利率居高不下,其它发达国家也相继随之提高利率。七个西方主要工业国短期资金的平均名义利率从19年的9.2%上升到1982年的12.9%,长期资金的平均名义利率从19年的9.3%上升到1982年的12.4%。由于发展中国家浮动利率外债超过外债总额的40%,利率的上升导致偿债压力的上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算,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非石油出口国将多付40亿美元的利息,以此推算,巴西和墨西哥将为此多支付7.5亿美元的利息,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将多支付近200亿美元的利息。因此,19年后,许多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借的新债主要用于支付利息。
在内外双重压力的作用下,1981年3月,外债总额为260亿美元的波兰无力偿付数额为25亿美元的到期债务本息,拉开了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债务清偿危机的序幕。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全部外汇储备基本耗尽,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本息;9月,第三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巴西宣布急需175亿美元的新来解决清偿困难;12月,阿根廷提出与西方债权者进行重新安排债务的谈判。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这场债务危机:在拉美,除哥伦比亚和巴拉圭外,其他债务国均相继要求延长偿还债务期限,在非洲,苏丹、摩洛哥、多哥、中非共和国、马达加斯加、扎伊尔、赞比亚等10国陷入债务危机的深渊,在亚洲,印尼和菲律宾也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解决债务支付问题。
债务危机爆发后,债务国、债权国、债权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渐遏止了危机的蔓延。但是,这场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时期国际资本市场活动特征表现为:
1、资本流动规模扩张极不稳定。80年代初期,资本跨国流动的总量由年融资近2000亿美元下降到1500亿美元左右,累计下降幅度超过20%。年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总额又出现大幅度上升,三年间累计升幅超过70%,表现出很强的不稳定性。
2、发达国家间的国际资本流动受债务危机的影响程度轻微,并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1982和1983两年,OECD国家的资本流入分别下降了14%和11%,下降程度略高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平均水平。但是,年后,OECD国家的融资规模快速上升,资本流入数量超过了债务危机前的总水平。
3、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进入长收缩期。非OECD国家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在1981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19亿美元后,进入长达6年的下跌期,年度融资总额一度下降到211亿美元,比1981年下跌近50%。一直到1993年,非OECD国家的资本流入才超过1981年的水平,达653.42亿美元。因此,在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收缩期长达10年,这刚好是拉丁美洲国家失落的十年。 1988以后,资本流动的规模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资本的跨国流动进入一个新的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国际资本市场的筹资总额,由1988年的3694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8322亿美元,增长了一倍以上,到1998年,以国际债券发行、银团和其它债务工具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额达12247亿美元,比两年前增长了近50%。
附表1 国际资本市场活动(1988-1995)(百万美元)
--- - - --------------------------------------------------------------------------
时间 国际市场筹资总额 年度增长率% OECD国家筹资总额 非OECD国家筹资总额
1988 369393 21.64 332318.1 26557.5
1989 385313.6 4.31 347776.2 24605.8
1990 361430.9 -6.19 316653.5 29358.8
1991 432500.4 19.66 379478.2 38022.7
1992 458255.1 5.59 404420.8 32960.2
1993 625835.9 36.57 5376.5 65348.2
1994 6602.1 7.01 587336 69992.9
1995 832243 24.27 732169.3 82412
-----------------------------------------------------------------------------------
资料来源:OECD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Statistics1950-1995
80到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市场活动最显著特征是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具体表现为:
1、资本跨国界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大幅度上升。
在资本流动总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资本跨国流动与其经济规模的相对比例显著提高,国际清算银行依据国际收支统计资料计算的证券跨境交易资料显示,15年到1998年间,西方国家各类证券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总额在GDP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美国由4%上升到230%,德国由5%上升到334%,意大利由1%上升到640%,日本由2%上升到91%,其中,增长最快的时期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2、资本流动的速度快速上升,资本流动性达到很高水平。
在资本流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金融技术的日新月异,金融创新的大量使用,以及各类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普及,大大提高了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对全球外汇市场的名义日交易金额的调查,到1998年4月,该交易额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比上次统计的1995年增长近50%,三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4%,大大超过1992到1995年的9%。显然,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的扩大在不断加速。
3、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以更有利的条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在本阶段,新兴市场国家再度成为资本流动的重要目标,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条件显著改善,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活动融通资金的国家越来越多,各类资本市场进入的障碍和藩篱纷纷消除。
4、国际资本市场的价格呈现趋同趋势,利率的波动具有明显的联动性。资本流动的全球化使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趋于一致,不同国家的利率差距缩小。过去20年间,主要工业国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差距不断缩小,进入90年代后,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央行基准利率一度收敛于6%的水平,尽管此后又出现一定程度的分离,但总体升降趋势基本同步,利差趋于稳定。此外,随着欧元的出台,欧洲主要国家利率水平率先趋同。
从利率水平的调整看,西方主要国家央行的决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几乎主要国家利率的每一次调整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快速响应。 综观国际资本市场市场的百年变迁,我们发展,推动国际资本市场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及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变动,国际贸易发展,金融市场内在需求及利率变动、金融创新及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资本帐户管理政策,国际货币体系,跨国公司,以及国际组织等方面。上述动力的属性又可以划分为: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有关国家或国际组织人为推动两部分。
在一般情况下,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本身的推动力应归入客观必然性类别;金融活动快速上升产生的内在推动力则兼具客观必然性和人为推动两方面的属性,但是,相对而言,其客观必然性的色彩更强烈一些;在资本帐户开放进程中,发达国家的政策推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开放过程又是更多的国家对外经济贸易联系不断扩大的结果,因而同样具有客观必然性的一面;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国际货币关系的准则,其总体政策取向更大程度上体现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意愿;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政策调整可以全部归入人为推动的范畴(详见下表)。
在上述分析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设下,由上述七大因素推进的金融资本全球化进程总体上看是世界经济、金融活动规律调整的必然结果,但是,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意志,具有人为推动的一面。
从另一个角度看,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发展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是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相互联系又各具特点的组成部分,资本运动的自由化意味着居民可以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也意味着国内消费者可以购买外国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本国金融机构可以为外国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从而从内外两个角度进一步推动了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其最终结果是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和配置的最佳化,这就是金融全球化的市场表现形式。
金融资本全球化进程属性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收益分配的不均衡性。从全球资本流动的地域结构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继续保持在资本全球流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资本全球化布局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尤其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等相互间的资本流动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资本多向流动趋势日益显著。即使是金融危机的大范围爆发,也不仅没有影响发达工业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活动,反而促使资本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流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最终目的地,大量持续的资本流入促使其金融实力超强发展,使其对国际资本市场未来格局的影响力不断上升。
金融全球化以资本自由流动和金融贸易服务自由化等形式,促进了全球金融领域的竞争,推动风险报酬趋向于平均水平,并通过资产价格的迅速调整保持市场均衡与稳定。同时,资本自由流动促使金融中介机构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扩大技术转让的范围,其结果是更多的金融机构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动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此外,资本流动的全球化要求一国有关管理当局切实提高经济金融政策的可信度和有关政策组合的协调能力。
当然,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的资本扩张仅仅是个开始,资本的全球化扩张还处于初始阶段。80年代后期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逐渐暴露出金融资本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但是,与我们传统认识相背离的是,即使不同资本流动工具的变动规模呈现此起彼伏的波动特征,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全球资本流动持续增长的趋势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融资的增长成为一种不断持续的行为。
韩国和朝鲜的差距
简介
八国首脑会议[1](G8 Summit)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变而来,其成员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又称八国集团。
概况
所谓八国集团(group 8),指的是八大工业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加上俄罗斯。严格地讲,它并非一个严密的国际组织,以往被称为“富国俱乐部”。在8个国家里,除俄罗斯之外的7个国家是核心成员国,也就是以前的七国集团(G7)。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一度恶化,接连发生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13—15年的严重经济危机把西方国家弄得焦头烂额。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5年7月初,法国首先倡议召开由法国、美国、日本、英国、西德和意大利六国参加的最高级首脑会议,后来,加拿大(16年)、俄罗斯(1998年)分别加入。八国集团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简称“八会”)。
成立
15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邀请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到巴黎郊区的朗布依埃城堡开会。按照法国总统的设想,这是一次小型委员会的非正式会晤,目的是讨论当时正受石油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参加会议的***一致决定这一会议将每年举行,并邀请加拿大与会。这样16年便形成了七国集团。1998年的伯明翰峰会上俄罗斯正式加入,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八国集团(简称G8)。
组成
八国集团的成员国包括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俄罗斯。欧盟也派欧盟轮值国和欧盟委员会参加八国集团的会议。八国集团向其他国家长期开放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不过,自1996年起八国集团的成员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国家集团或机构,尤其是南方国家的对话。一些国家被邀请出席会议,如卡纳纳斯基斯峰会期间一些非洲国家应邀出席有关“非洲发展新伙伴”的会议,2003年以来,在历次首脑峰会中都会穿插举行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非正式对话会议。
作用
有人认为八国集团什么事都能管,也有人认为正由于八国集团管得太宽,因此八国集团实际上毫无作用,因为八国集团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决策权。不过,八国集团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八国集团首先具有强大的协调和促进功能,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另外,八国集团成员国之间的默契是许多国际机构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
(一)纵观八国集团近30年的发展历程.其对内部成员的约束力和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均在增强。
(二)从横向的功能领域比较.八国集团影响力最大的是在经济领域.其次是社会领域.而在政治安全领域内的影响为最弱。
八国集团在不同功能领域的影响力大小,取决于各成员国的利益整合程度的高低。八国集团的成员在经济领域的利益整合程度最高,而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利益整合程度最低。
发展情况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经济形势严重恶化。为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协调各国政策,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倡议下,15年11月,法、美、德、日、英、意六国***在法国巴黎郊外的朗布依埃举行了首次最高级经济会议。 16年6月,六国***在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举行第二次会议,加拿大应邀与会,形成七国集团,也被称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此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每年轮流在各成员国召开一次。17年起,欧洲共同体(后改名为欧洲联盟)委员会亦应邀参加会议。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最初主要讨论经济问题。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首脑会议除讨论经济问题外,把世界重大的政治问题也列入了议程,诸如如何面对“苏联战略的挑战”问题、核裁军问题、东西方关系和问题等。
1991年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2年和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先后应邀与七国首脑在会后举行会晤。1994年第20次会议期间,俄罗斯作为正式成员参加政治问题的讨论,形成“7+1”机制。19年在美国丹佛举行的七国首脑会议时,克林顿总统作为东道主邀请叶利钦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从此,“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化为“八国首脑会议”,“7+1”的模式结束,八国首脑会议体制形成。但在经济问题上,八国首脑会议依然保持七国体制。
1991年7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伦敦举行。时任英国首相的梅杰作为东道主邀请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峰会后同七国首脑举行会谈,即“7+1”会谈。1992年7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德国慕尼黑结束后,七国***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举行了会谈。从此,每年的正式会议后,俄罗斯***都要参加“7+1”会谈,且参与程度逐步提升,1994年俄罗斯获准参加政治问题的讨论。
19年在美国丹佛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邀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首脑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自此,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化为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八国集团格局形成。
1998年5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英国伯明翰举行。这次会议完成了七国集团向八国集团的转变。俄罗斯成为八国集团的完全成员国,参与八国集团的所有讨论。但是,七国集团仍然客观地存在着。
2002年6月,在加拿大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俄罗斯被接纳为八国集团的正式成员。八国***在此次会议上就继续打击恐怖主义、中东局势、世界经济形势、援助非洲等问题达成共识。
2003年6月,八国首脑会议在法国的埃维昂举行。中国国家应希拉克总统的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在峰会前与11个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南北***非正式对话会议。
2005年7月,八国集团峰会在英国格伦伊格尔斯(也称“鹰谷”)举行 ,会议将着重讨论非洲发展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在这次峰会上,应布莱尔首相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5个发展中大国***举行的南北***对话会。
近两年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除讨论有关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外,气候、环境保护等也成为会议的议题。
每届情况
届次 举行日期 主办国 主办国首脑 主办城市 官方网页及备注
第1届 15年11月15日至17日 法国 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 朗布依埃
第2届 16年11月27日至28日 美国 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 圣胡安 注:首次G7峰会
第3届 17年5月7日至8日 英国 詹姆斯·卡拉汉 伦敦
第4届 18年7月16日至17日 西德 赫尔穆特·施密特 波恩
第5届 19年6月28日至29日 日本 大平正芳 东京
第6届 1980年6月22日至23日 意大利 弗朗切斯科·科西加
第7届 1981年7月20日至21日 加拿大 皮埃尔·特鲁多 蒙特贝洛
第8届 1982年6月4日至6日 法国 弗朗索瓦·密特朗 凡尔赛
第9届 1983年5月28日至30日 美国 罗纳德·里根 威廉斯堡
第10届 年6月7日至9日 英国 玛格丽特·撒切尔 伦敦
第11届 1985年5月2日至4日 西德 赫尔穆特·科尔 波恩
第12届 1986年5月4日至6日 日本 中曾根康弘 东京
第13届 1987年6月8日至10日 意大利 阿明托雷·范范尼
第14届 1988年6月19日至21日 加拿大 布赖恩·马尔罗尼 多伦多
第15届 1989年7月14日至16日 法国 弗朗索瓦·密特朗 巴黎
第16届 1990年7月9日至11日 美国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休斯敦
第17届 1991年7月15日至17日 英国 约翰·梅杰 伦敦
第18届 1992年7月6日至8日 德国 赫尔穆特·科尔 慕尼黑
第19届 1993年7月7日至9日 日本 宫泽喜一 东京
第20届 1994年7月8日至10日 意大利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 那不勒斯
第21届 1995年6月15日至17日 加拿大 让·克雷蒂安 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
非正式 1996年4月19日至20日 俄罗斯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莫斯科 注:核子安全特别高峰会议
第22届 1996年6月27日至29日 法国 雅克·希拉克 里昂
第23届 19年6月20日至22日 美国 比尔·克林顿 丹佛
第24届 1998年5月15日至17日 英国 托尼·布莱尔 伯明翰 注:首次G8峰会
第25届 1999年6月18日至20日 德国 格哈德·施罗德 科隆
第26届 2000年7月21日至23日 日本 森喜朗 冲绳
第27届 2001年7月20日至22日 意大利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 热那亚
第28届 2002年6月26日至27日 加拿大 让·克雷蒂安 卡尔加里://.g8.gc.ca/
第29届 2003年6月2日至3日 法国 雅克·希拉克 埃维昂莱班 ://.g8.fr/
第30届 2004年6月8日至10日 美国 乔治·沃克·布什 佐治亚州 ://g8usa.gov/
第31届 2005年7月6日至8日 英国 托尼·布莱尔 格伦伊格尔斯 ://.g8.gov.uk
第32届 2006年7月15至17日 俄罗斯 弗拉基米尔·普京 圣彼得堡 ://en.g8russia.ru
第33届 2007年6月6日至8日 德国 安格拉·默克尔 海利根达姆 ://.g-8.org
第34届 2008年7月7日至9日 日本 福田康夫 札幌市洞爷湖町
第35届 2009年7月8日 意大利 贝卢斯科尼 拉奎拉市
八国首脑会议中的一些成员国希望把中国、印度等五国加入,但是日本认为中国参加可能会影响他的地位,不同意中国和印度的加入。
八国首脑高峰会议-G8峰会
届次 举行日期 主办国 主办城市
第35届 2009年 意大利 萨丁尼亚拉马达莱纳
第36届 2010年 加拿大 安大略省亨茨维尔
第37届 2011年 法国
第38届 2012年 美国
第39届 2013年 英国
第40届 2014年 俄罗斯
第三十四届行程
? 7月7日:八国首脑将与非洲7国首脑进行3个小时的讨论,主要就粮价高涨问题、卫生保健、供水、以及教育等领域的援助方针开展讨论。
? 7月8日:上午的议题为油价飙升,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等全球经济问题。在接下来的午餐会上,八国首脑将讨论地球温室效应对策问题,然后在下午商讨非洲与发展问题。八国首脑还将利用晚餐会的时间,就朝鲜核问题等交换意见。
? 7月9日:8国首脑将与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中国5个新兴经济体首脑举行会谈。
? 7月9日下午:峰会结束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声明。
现货白银的历史进程
战后朝鲜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先盛后衰的发展历程。朝鲜在80年代之前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中国和越南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甚至也不低于韩国。1960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仅是朝鲜的40%和55%,15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分别是朝鲜的90%和84%。直到1980年韩国才刚刚赶上朝鲜。韩国GDP与人均GDP分别是603亿美元和1589美元,朝鲜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13亿美元和1161美元。此后韩国则快速发展,把朝鲜远远抛在了后面。 90年代后朝鲜经济发展则每况愈下。自1990年开始直到1998年连续9年负增长。它们分别是-3.7、-5.2、-7.6、-4.3、-1.7、-4.5、-3.0、-6.8、-1.1。直到1999年才开始出现出正增长6.2。
90年代后,随着苏东剧变,朝鲜的贸易环境日益恶化,外汇储备越来越少,原料、燃料和原油的进口激减,从而导致冶金、煤炭、电力生产大幅度下降,整个工业生产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1990年至1998年,煤炭产量由3 315万吨减少到1 860万吨;发电量由227亿千瓦减少到170亿千瓦;钢铁产量由336万吨减少到94.5万吨;原油进口量由252万吨减少到50万吨。由于原料、燃料、电力的严重不足,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设备运转率仅达到20%。进入1999年后,朝鲜工业生产开始呈现好转的迹象。据朝鲜内阁外务相白南舜说,朝鲜经济已全面出现转机,全国数千个工厂企业实现了生产正常化,1999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总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有资料表明,朝鲜2000年年电力生产同比增长了140%,煤炭生产同比增长了113%,有2500多个工厂企业超额完成了上半年的生产。
60年代时,朝鲜粮食生产曾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1964年朝鲜产粮500万吨,那时仅1200万人口,既能让国民过得舒服,还有余粮可供出口,被国际舆论称为“经济奇迹”。70年代中后期,朝鲜年产粮食超过700万吨,80年代前半叶曾超过800万吨,年甚至达到1000万吨。但是,90年代以来直到2000年,朝鲜自产粮食每年平均在400万吨左右。2000年朝鲜的粮食总产量约为359万吨,比1999年(422万吨)减产约15%。其中1999年大米的产量为163万吨,2000年减至142万吨,玉米从192万吨减到144万吨,大豆从13万吨减到12万吨,只有红薯从31万吨增至39万吨,增产约25.8%。朝鲜目前的全国总人口为2400万左右。按平均每人每天460克粮食消费计算,朝鲜全年粮食需求量最低应为400万吨上下。朝鲜全年正常粮食需求量为746万吨左右,其中口粮480万吨,工业用粮120万吨,饲料用140万吨。可见朝鲜每年缺粮大约250-300万吨。自1991年以来每年进口80-160万吨粮食左右。
进入90年代后,随时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朝鲜对外贸易受到极大的冲击。苏联一直是朝鲜最大的贸易伙伴。1990年朝苏贸易额为25.6亿美元,占朝鲜贸易总额的54.2%。苏联解体后,1991年朝俄贸易额急剧减少到4.7亿美元,比上年减少80%以上。此后贸易额逐年减少,1995午朝俄贸易额只有2.3亿美元,在朝鲜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下降到11%,5年间朝俄贸易规模缩减了50%以上,因此造成朝鲜对外贸易严重滑坡,贸易条件日趋恶化,进出口贸易急剧下降。1991年贸易总额由1990年的47.8亿美元下降到27.2亿美元,1992年贸易总额下降到26.6亿美元,1993年贸易总额下降到26.4亿美元,1994年贸易总额下降到21.1亿美元,1995年贸易总额下降到20.5亿美元、1998年进一步下滑至14.42亿美元。1998年朝鲜对外贸易额为14.42亿美元,同比减少33.7%,其中进口额为8.8亿美元,同比减少30.6%;出口额为5.59亿美元,同比减少38.2%。这是90年代以来,朝鲜贸易额首次低于15亿美元。1999年为14.79亿美元。2000年略有回升(19.7亿美元),2001上半年骤增八成。其中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增长241%,从中国进口矿物性燃料和谷物分别增长112%和89%。
朝鲜从2000年以来已把强国战略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然而,由于半岛目前的不战不和的态势,朝鲜又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用于经济建设。在今后一个时间内,沉重的军费负担仍将继续拖累朝鲜国民经济的发展,朝鲜只能继续取“建设与军事并举”的方针。朝鲜自60年代起就一直保持对与军事工业直接相关的重工业的高投入,结果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而军工生产却发展迅速,消耗了巨大的国民财富,不仅直接排挤了农业和轻工业,也排挤了民用生产资料的生产。目前,朝鲜人口总数为2300多万,朝鲜拥有现役正规军105.5万,准军事部队18.9万,预备役470万。其兵力占世界第五位。据外电报道,近年来朝鲜每年的军费支出约占其GNP的20—25%左右,1994年其军费支出为56.6亿美元,占GNP的26.7%。这种巨额的军费不能不严重阻碍并延缓朝鲜现代化的正常进程。
东欧剧变和苏联崩溃,使朝鲜失去了原来与这些国家协作保有的战略物资来源和主要的商品出口市场。这些国家停止与朝鲜进行易货贸易后,朝鲜又没有足够的外汇继续进口石油、棉花、焦炭等战略物资;而这些国家对西方国家开放市场,又使许多朝鲜商品失去了竞争力。美国对朝鲜的经济封锁和制裁,进一步缩小了朝鲜的国际经济空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朝鲜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封锁和制裁。东欧剧变后,在美国要求停止与朝鲜进行贸易,否则西方国家不提供的压力下,东欧等国家都停止了与朝鲜的正常贸易,导致出现了朝鲜有竞争力的商品也无处输出的局面。1995~19年连年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给朝鲜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能源、原材料的短缺和工业生产的瘫痪,使朝鲜不仅难以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而且不得不砍伐森林作为工业和民用能源,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恶性循环。与美国进行的核对峙,使安全问题陡升为最紧迫的课题,致使朝鲜无法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地调整经济结构,结果更加恶化了经济困境,逐渐降低了国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
解决方法和越南一样:加快市场经济改革步伐,国家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例如---裁军放权,改变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的模式,逐步将经济管理权下放,取按劳分配制度,提高国民劳动生产积极性,鼓励发展个体和私人经济,扩大市场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
韩国经济发展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动荡与恢复阶段(1945年~1961年)。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经历了大规模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动荡。1948年成立的为恢复生产、抑制通货膨胀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使其生产设施几近毁灭。1953年停战后,在美国及联合国的经济援助下,经过近三年的恢复,于1956年在很大程度上完成重建工作,控制了恶性通货膨胀。尽管一般认为20世纪50年代是韩国经济停滞的时期,但是,1954年韩国实施的“有偿征用”和“有偿分配”的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即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购买土地分配给实际耕作的农民,结果一种佃农耕作制度取代了传统的收益分成佃农耕作制度,使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得到提高。事实上,在这个时期实施的几个重要政策目标,成为60年代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1953年至1962年,韩国经济年均增长3.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0.7%。
(二)高速增长阶段(1962年~1992年)。1961年5月,朴正熙军事上台后,开始以主导、出口导向和不均衡发展等战略,推进了韩国经济的有开发。1962年开始连续实施了6个五年经济开发。
这一阶段又细分为三个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可谓外向型经济形成时期。“一五”期间作为振兴出口、引进外资、引进技术的步骤之一,1965年韩国和日本实现了邦交正常化。60年代,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都达到7.6%。1962年至10年,国民生产总值由23亿美元增至81亿美元,增加2.5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87美元增至252美元。“二五”结束时的11年,出口额由1962年的5480万美元增至10.68亿美元。
70年代是韩国实施第三、第四个经济开发五年,继续推进自立经济建设、解决发展不均衡时期,也是重化工业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针对韩国国内外经济条件的变化,提出“各地区均衡发展”、“划时代地扩大出口”、加紧“重化工业建设”等目标,改善了地区间、产业间的不平衡发展。为了继续扩大出口,13年制定了重化工业发展,将造船、汽车、钢铁、石化及有色金属等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对重化工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在此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1.2%,创造了该时期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最高纪录。同时,产业结构向工业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16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31%超过了第一产业的比重24.8%。“四五”期间(17年~1981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仅为5.8%。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朴正熙总统遇刺,1980年光州及粮食的大幅度减产,重化工业投资失控,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尽管如此,应该说整个七十年代韩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对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重化学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在“新村运动”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由于当局在宏观调控上的失误,出现了工业投资过猛,工业设备运转率过低等问题。11年至19年,国民生产总值由95亿美元增至614亿美元,增加5.5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288美元增至1662美元;出口由10.68亿美元猛增至150.6亿美元,年均增长39.7%。
进入80年代,韩国针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及国内经济波动的新形势,提出“稳定、效率、均衡”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改革,在经济政策和结构调整中求发展。“五五”(1982年~1986年)和“六五”(1987年~1991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2%和9.3%。八十年代上半期,韩国出口增长率超过进口,贸易赤字逐渐减少,1986年终于出现盈余。年~1985年韩国同其出口市场的发达国家产生贸易摩擦,使得出口增长速度放慢。但是,1986年以后,进入低汇率、低油价、低国际利率的所谓“三低”时期,使出口连续几年大幅度增加(1986年增加14%,1987年36%,1988年28%),经济增长率连续三年达到11%,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6757美元
(三)调整改革发展阶段(1993年7月至今)。1992年开始实施第七个经济开发五年。可是,1992年12月当选的韩国历史上第一位文人民选总统金泳三,1993年2月上台后提出了“新经济五年(1993年~1998年)”。在此中提出行政改革、产业结构和金融体制改革。1992年与中国建交。由于韩国具有的较强的价格竞争力和对日本出口大幅度增加、设备投资增加等因素,1994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6%;1995年也保持了这种良好势头,增长甚至超过1994年,达8.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一万美元大关(10037美元)。1996年由于日元升值导致韩国出口下降和设备投资减少,经济增长率回落为7.1%,可是,在这一年韩国成为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这标志着韩国基本上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然而,19年10月开始韩货价值暴跌,被卷入亚洲金融危机漩涡之中。年11月末,韩国可用外汇储备降至73亿美元,陷入无法支付外债之困境。韩国不得不于当年11月21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金融救助,并于12月1日与IMF签订了金融救济协议。55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救助实施后,不稳定的外汇状况随着1998年1月韩国同国外债券组织签订短期外债向中长期转换的协定后开始趋于稳定。以IMF的金融救济为契机,韩国摆脱了全国范围的危机。而受到金融危机洗礼的韩国经济,九十年代末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和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调整改革中的韩国经济,于2000年显示出有力的增长,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2001年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增长3.8%。2002年新当选的卢武玄总统提出了四大方面的经济施政纲领。2002年经济年均增长7.0%。而2003年仅增长3.1%,国内生产总值为6012亿美元,人均为12646美元。
纵观韩国经济的发展,“根据霍利斯·钱纳里(H.B.Chenery)的研究,韩国经济的主要转换增长时期(transitional growth)为1963年~1983年。1963年随着第一次经济五年的制定实施,工业化正式启动。10年韩国成为了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 industrialization country)。1983年韩国经历了19年的第二次能源危机,1980年负增长后经济得以恢复,并在经济稳定基础上促进自律化、开放化。”而经历了19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发展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挫折之后,韩国经济正在进行全面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韩国不同历史时期促进经济发展战略及其评价
通过韩国经济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促成其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从世界经济发展宏观角度来讲,韩国处于后发展国家可以利用更发达国家技术革新成果,“浓缩”工业化进程之优势地位;以及超越传统贸易理论所指出的一个出口国需先在本国国内市场上充分收集消费者偏好使其成熟后再向国外市场扩张的漫长过程;还有对像韩国这样匮乏国家,战后节约型技术得到的快速发展,使其经济发展中匮乏束缚得到大大缓解;亚当·斯密的贸易理论,即“在不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富国与穷国之间的贸易将使双方受益,而后者比前者受益更多”又一次得到部分验证。而从韩国本身来讲,实施的以下几种经济增长战略不能不为其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所谓主导是指的“定向”和“导向”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起作用。对韩国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简单概括为:规划、指导、管理和调控经济。其主要手段是:首先,运用经济开发战略,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向。韩国60年代中期提出了“出口主导型”经济开发战略,经济活动重点由国内市场转向国外。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重点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提出“重化工业化”经济开发战略,80年代以后,又提出“技术立国”等。其次,根据经济发展远景目标,制定五年经济开发,以自由与相结合为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主导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开发。第三,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各项经济政策、法规及措施并加以执行。第四,韩国首脑亲自干预经济。由于将干预经济活动视为其重点职能之一,所以,最高层直接干预经济、直接处理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
关于韩国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在其经济发展初期是比较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在韩国当时经济条件下,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是旨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由充当其经济活动的总指挥。主导经济的主要手段为宏观经济决策、指导、运用经济杠杆进行干预,经济立法和行政手段等。然而,这种依靠主导,30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自有其弊端。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制度演进存在路径依赖。由于主导的企业制度、金融支持政策的安排,造成了企业对的强力依赖。韩国大企业集团为了获得更多的优惠,竞相不计后果地扩张,沿着规模扩张的路径走下去。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大企业集团没有适时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技术创新;企业的高负债、财务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集团的制度缺陷,终使企业管理失控。到19年金融危机时,大企业集团纷纷倒闭也就不难理解了。韩国主导型经济发展的另一弊端在金融体制上表现显著。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金融系统是一个金融市场,根据市场信号运用市场运行规律,将金融配置到相关部门中去,推动社会生产的正常发展。可是在韩国,其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使然,金融业的职能仅是行使指令、干预经济的工具。决定利率、存贷、投资等,使金融机构丧失了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动因,大量的呆账成为其沉重的负担,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金融扭曲与滞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19年的金融危机,将其所有弊端都展现给国人,使其始于90年代初但又未能痛下决心的改革调整不得不真正使上轨道。由此转向旨在减少干预、建立自由公正的市场秩序、创造稳定的市场环境上。这种由主导经济向重点规划经济的角色转变,使如三星电子这样的大企业集团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韩国现任总统卢武玄当政之初提出的四大经济施政纲领,并非言之无物。首先提出确立自由公正的社会秩序,具体包括建造易于创业的环境、构筑透明公正的竞争机制、构筑先进的金融基础系统和进行财政税收改革。在建设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中,提出要用东北亚时代的视野,构筑以物流中心基地与国际化金融为两翼、围绕信息高新技术产业的商务中心。而建设科学技术为中心的社会和面向广阔未来的农渔村社会都有具体内容及实施方案。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韩国主导型经济开发战略基本完成其使命,成为其历史的一部分。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六十年代初韩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两种选择,其一,继续发展以进口替代产业为主的内向型经济,建立独立的、完整的民族经济体系,社会生产和人民所需要的产品尽量不进口或少进口;其二,面向世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展以出口产业为中心的外向型经济,通过广泛的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选择后者,使韩国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充分发挥了韩国当时剩余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有效地弥补了匮乏、国内市场狭小、资本积累不足等方面的劣势,为韩国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相对来讲是成功的。而这种成功源于其取的正确方针和措施。概括起来韩国实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有以下特点,其一,以比较优势为其出发点。针对缺乏原材料、资金不足但劳动力丰富的现状,韩国决定了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其二,适时地进行结构调整。保持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能够适时地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其三,实行优惠政策,支持发展出口。尽管这些优惠政策,如直接补贴,随着外部压力的增加而不断减少,但在出口企业的发展初期,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不平衡增长战略。韩国在增长方式的选择上,理论上受经济学家哈士曼(A.D.Hirschmann)的“不平衡发展论”的影响,认为在短时间内可以牺牲部分产业和工业部门而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业,通过发展重点产业来积累资金,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7?2]。在财力、物力和技术积累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同时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均衡发展,因此,选择“倾斜式”的重点投资,“不平衡中求平衡”发展,取“先工后农”,“先出口后内需”,“先轻后重”,“先大后小”,“先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后一般产业”,“先增长后稳定”,“先速度效益后技术效益”,“先内涵后外延”,“先效率后公平”以及“先增长后发展”等一系列经济不平衡增长战略。
对于韩国所推行的这种不平衡增长战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962年至11年第一、第二个五年期间,韩国重点发展投资省、见效快的轻纺工业,增加出口创汇,以此增加对基础工业设备投资和扩大生产能力资金的积蓄,取得显著成效。而70年代初期起,由于重点转向重化工业过程的过急过猛,出现了对重化工业的重复、过剩投资,降低了经济效益。再则,效率与公平上的不平衡,出现经济增长之同时工潮迭起等并非完美之现象。但从本质上看,应该说不平衡增长实际上是一种交错的平衡增长。
(四)与国际经济变动协调的产业政策与国际化发展战略。韩国在立足于自身的经济基础、发展水平,特别是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及时捕捉和积极利用各个时期国际上产业结构变动的有利机遇,以其协调的产业政策来调整其产业结构。80年代开始,韩国开始推行国际化,力图把其企业全面推向国际市场,按照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冷战结束后,随着愈来愈多的国家重视发展经济,韩国更加强调其经济的国际化、世界化发展,同样,这符合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发展潮流。
(五)高科技与人力开发战略。一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及其人力要素的支撑。韩国历来重视教育,注重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而此战略得到产业界的普遍赞同,认识到企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的素质。韩国的大企业大都创办了职工业余学校、职工训练所、人力开发院等职工培训机构。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现任总统卢武玄提出的“构筑技术中心的社会”经济施政纲领,体现了韩国在经济日趋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中,以高尖端科学技术立国的志向。
国际金价暴跌原因
过去50年白银重要进程:
1963年6月 ― 美国用联邦储备系统发行的纸钞取代面额1美元的银币券,推动银价升至盎司1.29美元。
1968年6月 ―白银同美国货币体系的关系终结,持有者最后一次将银币券兑换为白银
1968 ― 11年 ― 美国经济衰退致银价下跌,但维持在每盎司1 ― 2.55美元的区间
12 ― 18年 ― 美元贬值,以及石油输出组织(OPEC)的石油出口禁运推动银价上扬,银价波动区间为4.35 ― 5.87美元
1980年1月 ―白银创出每盎司53.50美元的纪录高位,当时美国德州的亨特兄弟公司试图囤积白银操纵价格
1980年9月 ― 两伊战争爆发后,银价从10美元猛涨至25美元
1980年12月 ― 银价稳定在16美元,奥地利、法国和西德成为最后一批取消白银硬币的国家
1982年6月 ― 银价跌破5美元至4.98,为三年半最低点,因美国经济出现持续疲弱迹象
1983年3月 ― 银价触及14.72美元,因油价上涨对市场的影响不明朗
1986年5月 ― 银价时隔四年后再暴跌至4.98美元,市场对供应面感到忧虑
1992年7月 ― 银价遭受打击,跌至3.82美元的13年以来最低点,沙特阿拉伯发生一起银行丑闻后大规模抛售白银
2006年3月 ― 银价触及23年高点13美元,因市场预期美国将批准新的iShares白银信托基金
2006年4月 ― 银价创出23年新高14.68美元,主要因为市场寄望于白银上市交易基金投资产品刺激需求
2006年5月 ― 银价创纪录新高至15.17美元
2008年10月 ― 银价创3年新低至8.4美元
2011年4月― 经过2年的暴涨,银价创30年新高至49.82美元
2013年6月― 2013年银价一路下跌,新低18.18
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重要的货币物资,具有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支付的重要手段。当然,随着白银的用途越来越多的面向工业领域,其作为货币支付职能也逐渐淡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白银市场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一、建国初期白银管理
为了稳定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于1950年4月制定下发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实施统购统配政策,严厉打击银行投机倒把和走私活动。这一政策实施增加了国家储备,巩固了人民币的本币地位。
二、改革开放前(1955-18年)的金银管理
主要任务是调整金银的收购政策,鼓励金银生产,保证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金银的大量需求。
1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办法》(试行),为金银管理工作提供了准则,这是建国以来第一个金银管理规章。
三、改革开放后的金银管理
主要任务是调整金银管理方法和加强金银法制建设,促进金银管理由保管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适应和保证国家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及人民生活对金银的需求。
1983年6月,院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条例》,对金银的生产、收购、配售、加工、使用、回收、出土、进出口等提出明确的法规规定。同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发布实施。
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海关总署共同制定《金银进出国境的管理办法》。
四、白银市场的全面放开
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办理白银收购配售业务。取消白银统购统配的管理体制,放开白银市场,允许白银生产企业与用银单位产销直接见面;取消对白银制品加工批发零售业务的许可证管理制度(银币除外),对白银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一般商品的有关规定管理。这一规定实施标志我国白银市场全面开放。2000年至今,我国白银产业快速发展,白银交易市场初步形成。我国正式宣布放开白银市场,我国白银工业的发展用日新月异形容并不为过。2003年我国白银产量达到4500吨,是1999年的3倍,白银消费量达到2000吨,较1999年增长60.7%。以华通铂银交易市场的成立,标志白银现货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白银曾经是国际上的通用货币,其储量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一个象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白银的工业应用日益广泛,储备职能日渐弱化。世界主要产银国有秘鲁、墨西哥、中国、澳大利亚、智利、加拿大、波兰和美国等,这八大产银国近几年的年产量均在1000吨以上。我国的白银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白银工业的崛起正在改变着世界白银原有的供应格局,白银市场的开放是我国成为世界白银需求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
胜利油田的发展历程
今年4月以来,国际金价持续暴跌,与2011年创下的1921.2美元/盎司最高点相比,当前金价已跌去了近30%。在此后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国际金价呈现出快速反弹后再度回落的过程,黄金单边上涨的势头已难再现。至6月21日凌晨美联储利率决议再次引爆贵金属市场,导致金价再次出现暴跌,最低已触及1269附近。伯老终究没“挽救”黄金,其言辞中已表达了今年晚些时候QE真的要慢慢退出舞台了,无疑是给黄金致命的打击。投资者再次领略到如同4月一样的惨跌行情,只是这次似乎来得更猛,而后市的反弹微乎及微。
事实上,外界对此轮金价暴跌的原因众说纷纭,从塞浦路斯抛售黄金的传闻,到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规模,美国就业状况改善等等。但是笔者认为,这些因素对市场影响都非常微弱,不足以导致金价暴跌。在本人看来,真正的幕后黑手是华尔街金融巨头与美联储联手,他们联手操控了此轮金价暴跌。操纵金价的目的并不仅仅是通过做空机制获利,而且有着更大的战略,就是通过打压金价,摧毁投资者对黄金的信心,使美元持续走强,从而增强美元信用,最终使美国的债务链条和金融循环得以延续。
“美联储也有着强烈的动机来推动美元走强、黄金走弱。”笔者认为,美国不断扩大的外债规模,已经让外国央行和投资者深感不安。而美国近年的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断通过印钞向债务注水,更使得美元信用不断受损。因此,美联储急需更加强势的美元,恢复外国央行的信心。由于美元与黄金具有相互替代的功能,黄金走弱会使美元走强,在这种情况下,华尔街投行和美联储选择连续疯狂打压金价,使投资者对黄金的信心崩溃,黄金持续暴跌会让美元信用大大增加,从而使投资者重拾对美元的信心。
不过,黄金作为衡量货币天然的价值尺度地位并不那么容易就能被取代,黄金与美元之间的此消彼长的争夺仍将继续。笔者表示,虽然布雷顿森林的解体宣告了美元与黄金脱钩,各国货币与美元脱钩,但事实上美元与黄金一直保持一定的比价,而且二者价格一直存在“跷跷板”的关系黄金走强、美元走弱;美元走强、黄金走弱。但是,各国央行都有一定的黄金储备,居民也有投资黄金的习惯,因此,黄金仍然充当着人们心目中的国际储备货币和硬通货。
对于国际金价未来走势,有分析师认为,短期内金价走势的变化将受到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的影响,数据利好的话,市场对于美联储提前结束量宽政策的预期会有所增强,对金价走势不利;反之则可能推动金价上涨。而从技术上来看,短期内金价能否有效站上1300这一关口对后市行情的演绎至关重要。
一、下面总结市场上普遍认为关于金价第一次下跌的几个主要因素:
塞浦路斯抛售黄金
4月11日,路透社报道称,欧盟执委会文件显示,塞浦路斯同意出售多余黄金储备筹资约4亿欧元,这将成为欧元区四年来最大规模的黄金出售,消息公布后,财经网站黄金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尽管塞浦路斯涉及的黄金量不大(大约10吨),但黄金交易商仍然担忧欧元区其他国家以此为先例,以后效仿一二。尤其是像葡萄牙和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它们深陷债务危机,黄金储备量却远胜塞浦路斯。
高盛、美林等金融机构唱空黄金
4月10日,高盛将2013年金价预期从每盎司1610美元下调至1545美元,将2014年金价预期从每盎司1490美元下调至1350美元。此外,近日,瑞银、德意志银行、法兴银行等国际投行纷纷大幅下调今年、明年对于黄金、白银价格的预期。高盛等众多国际知名投行集体高调唱空黄金,导致投资者恐慌性抛空,推动黄金及相关贵金属加速下跌。
中国经济数据不振对黄金造成打压
中国令人失望的经济数据发布之后,低于市场预期8%的增幅,打压投资者情绪。有分析认为,美国经济持续稳步复苏,美元走强,市场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量化宽松的预期减弱,弱化黄金作为贵金属的避险属性,打压金价在连续12年牛市之后开始滑入熊市。
二、金价第二次下跌的主要因素:
1、伯南克讲话(主要原因)
伯南克面对媒体的讲话中,表明美联储下步将对购债缩减政策形成日程和,此言论一出,无疑迎合了市场的臆测。虽然之前有多方面信息导向QE结束的信号,但始终不够明朗,但此次伯南克明确的态度,无疑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对国际黄金价格而言利空环境放大了,故今日抛压集中表现,暴跌60美金甚至更低都是可能的。
2、国际黄金熊市行情早已确定
据了解,国际黄金价格从2012年10月下旬起便已处于中期下跌通道,因此,当下国际黄金价格的暴跌并非中长期方向的逆转,或只是一次短期的加速。而纵观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国际黄金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经过了连续暴跌,黄金市场已进入熊市,仍在下降通道中,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意外发生,按照历史波动规律,很难在6个月内走出熊市格局。此外,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国际黄金价格跌破了前期支撑1338-1322美元/盎司。当下,对于国际黄金价格的走势而言,需要注意的是,抄底还需确认,大跌还未结束。综上所述,当下的国际黄金价格再度上演了暴跌行情,而今年整体都是偏向空头,这个趋势已然确定。在操作上,目前仍以空头思路为主。
对后市的影响:
1、恐慌蔓延,商品熊市殃及股市
伯南克明确未来将退出QE,股市一片哀鸿,全球市场多头一败涂地,A股外忧内患。周一沪深两市延续上周大跌惯性,开盘后即呈现跳水杀跌态势。券商、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全线重挫,多方毫无反抗之力。午后两市跌势不减,沪指跌破2000点大关,深成指在跌破8000点后仍持续下探,创业板指数跌破1000点,盘面上个股出现跌停潮,两市逾150支个股跌停。
2、中国大妈疯抢黄金,大战华尔街
进入今年4月,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纷纷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跌幅,中国大妈疯抢黄金一事俨然而生。随着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消息的传出及美元的企稳,让不少“中国大妈”在半山腰被套,最惨者被套深度高达28%以上。就在“中国大妈”余热未退之际,有报道称“中国大叔”又火爆登场,并顺势做空狠赚了一把,其的投资经历,又让人津津乐道。好事的媒体还把两者联系起来,称此一役是为“中国大妈”报了一箭之仇。现在回头来看,这场看似是中国大妈、大叔们与华尔街的较量,其隐藏的其实是百姓的无奈、错误的观念以及资本市场的险恶
俄海军作战能力跌至最低谷:黑海舰队形势太惨
胜利油田广大职工艰苦创业,速战速捷,到18年,全油田原油产量上到1946万吨,跃居全国第二位。
胜利油田被誉为“石油地质大观园”,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断层密布,落差悬殊,象“一个盘子摔在地上、摔得粉碎、又被踢了一脚”。胜利油田的科技人员和职工,“一分为二”认识断层,破除“断层有害”论,像查“楼房”、查“房间”一样,搞清断层和油层的特点,高水平、 高效益地勘探、开发了东辛、滨南、河口、临盘等地区的复杂断块油田。1968年5月18日 ,3205钻井队钻探的渤2 井,获日产13.2吨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孤岛油田。孤岛油田含油面积85.2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47亿立方米。11年3月,投入大规模开发建设。凸起,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构造。孤岛油田的发现,开创了中国石油勘探史上凸起找油的先河,破除了突起无油的禁区。孤岛油田是胜利油田的主力大油田、全国高效开发油田,1992年最高年产量474万吨。
自1981年开始,国家对胜利油田实行原油产量包干政策,推动胜利油田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特别是经过八十年代中期的孤东、滨海开发建设会战,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年突破2000万吨,1987年突破3000万吨,1991年达到3355.19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此后,在3000万吨水平上保持稳产至1995年。随后进入战略调整期,1998年的原油产量为2730万吨。特别有意义的是,“八五”以来,油气勘探开发大步向海上挺进,实现了由陆地向海上跨越,形成了陆海并进的格局。
1993年埕岛油田投入开发,2000年海上建成245万吨的生产能力。 2016年2月17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官方发文表示,公司在2016年的技术开发座谈会上表示,2016年将整体关停小营、义和庄、套尔河、乔庄4个油田。
之所以关停,原因在于国际油价远低于预期。国内原油开成本与国际油价的差距让胜利油田在2015年首次陷入亏损,全年亏损超过92亿人民币。2016年1月份,国际油价一度跌至12年新低,这也直接导致胜利油田1月份亏损29亿元。
根据胜利油田官方微信号的文章,如今将要关停的4个油田,在胜利开发的70个油田中,开发效益排末尾,分别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和滨州市,隶属于胜利油田纯梁油厂(小营、乔庄)、河口油厂(义和庄)和东胜公司(套尔河) 。按目前油价,四个油田关停后,预计可以节省成本1.3亿元,减亏2亿元。
近两年来,俄罗斯与北约为叙利亚问题、乌克兰问题剑拔弩张,冷战气氛重新笼罩黑海地区。11月下旬,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访华,期间俄方放出消息称中俄两国海军明年春季在地中海进行联合军演。这些让俄黑海舰队、乃至整个俄罗斯海军重新受到世人的关注,但黑海舰队现在形势其实并不妙。
2015年,俄黑海舰队将失去大型水面舰
黑海舰队是俄罗斯最古老的舰队。黑海是暖海,一年四季皆可通航。相比之下,白海和波罗的海一年有9个月的冰冻期,北方舰队及波罗的海舰队每年只有3个月时间可以从北边进入大洋;并且黑海也是一个战略地位重要的海域,俄罗斯历史上高度重视该舰队的建设。
1783年5月13日,由五艘护卫舰和几十艘其它军舰组成的俄罗斯舰队开进克里米亚半岛西南海岸的阿赫季阿尔海湾,驱逐了土耳其人。它们成为俄罗斯黑海舰队的第一批舰艇,至今231年。苏联时期,黑海舰队异常强大,规模仅次于北方舰队,拥有唯一一艘大型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苏联崩溃以后,黑海舰队日益衰落。
目前,俄海军黑海舰队只有2.3万人,各型舰艇90艘、飞机50架,总体实力不到前苏联时期的五分之一,战斗力更是不值一提。舰队所属舰艇大多是中小型舰艇,而且型号大部分是较老旧的舰艇。
2014年11月4日,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刻赤"号大型导弹驱逐舰在塞瓦斯托波尔军港发生火灾,伤势严重。当时刻赤号正在港内进行定期维护,火灾是从船后部动力舱发生的,烧毁4个舱室,着火原因是由于舰员利用柴油机发电机干燥衣服引发,并非起初媒体推测的由电线引发。
这艘14年服役的老舰,至今已有40年舰龄,已经严重老化,只能在本就衰落的黑海舰队里充当门面。"刻赤"号属于卡拉级大型反潜舰,排水量00吨,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二号主力舰,仅次于旗舰光荣级莫斯科号巡洋舰。卡拉级是苏联于11年起开始服役的大型反潜舰。苏联舰艇工程的编号是1134B型,总体是克列斯塔II型反潜巡洋舰的放大款。全部7艘由乌克兰南部的尼古拉耶夫市"61名公社社员"造船厂建造,这里也是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诞生地。2014年3月6日,俄海军为阻止驻扎在克里米亚的乌克兰海军出港,炸沉了处于报废状态的"奥恰科夫"号大型反潜舰,阻塞了港口,"奥恰科夫"号是卡拉级反潜舰的第2艘。
黑海舰队如今只有一艘万吨以上光荣级巡洋舰"莫斯科"号,按它将在2015年初接受改装;一艘刚刚着火的卡拉级大型反潜舰"刻赤"号,估计会很快退役,俄海军本来让该舰在2015年充当临时旗舰的;还有一艘5000吨的卡辛级改进型导弹驱逐舰"机智"号,这艘舰更高寿,1969年服役,至今45岁,处于"永久"维护状态。黑海舰队还有两艘排水量3000吨,舰龄高达30年的克里瓦克级反潜护卫舰,技术状态尚可,能够出海作战,但武器装备早已落后。
剩下的水面舰艇全都不值一提,除了军辅船,就是导弹艇。包括2艘纳努契卡级导弹艇,排水量500多吨,最初名称是小型导弹舰,苏联海军鼎盛时期一度被降级为大型导弹艇,苏联解体后,苦逼的俄罗斯海军又将其重新定义为轻型导弹护卫舰,以便在纸面上维持护卫舰数量。黑海舰队中最新也最有特色的轻型战舰当属2艘"海狮"级气垫导弹舰(575、615号),分别于1995和19年服役。这是世界上第一种也是惟一一种用大型气垫船体的导弹舰,满载排水量1050吨,使用柴-燃联合动力装置,最大航速达53节,装备2座四联装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海狮级是俄罗斯海军的独创,设计上存在许多不足,仅建2艘,都部署在黑海舰队,很少出海,其战斗状态不明。
这样,到2015年,俄海军黑海舰队将不存在大型水面舰艇。
俄海军新舰建造进度非常缓慢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持续好转和增长,军费大幅增加,俄罗斯的底气又足了一些,三年来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武器购大体能够按期完成,有些急需装备甚至超额完成。俄罗斯海军为黑海舰队航空兵订购了最新型的苏-30SM战斗机,为岸防部队订购了"堡垒"超音速岸舰导弹。
但要恢复黑海舰队的战斗力,最关键的还是大中型作战舰艇。根据,黑海舰队旗舰1164型光荣级"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将在2015年底进行技术维护和现代化改装,将更新防空导弹系统,用全新的S-400以取代过时的S-300系统。具体由北德文斯克的"星星"造船厂负责。在"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升级改造期间,由刚刚发生火灾的刻赤号大型反潜舰做为黑海舰队新旗舰。但是总是没有变化快,目前另一艘1164型光荣级"乌斯季诺夫元帅"号导弹巡洋舰也在北德文斯克船厂进行维修,该舰在2014年底前交付俄海军。但是星星造船厂的总经理弗拉基米尔·尼基京表示,该舰维修任务的实际工作量远远超出原,维修工作仍未全部结束,将在2015年重新进厂。"莫斯科"号2015年的进船坞改装,还要往后拖。
俄海军在2008年订购了6艘4000吨的1135.7型导弹护卫舰,其中三艘配属给黑海舰队。首舰"格里戈洛维奇海军上将"号第一次2013年底交付,第二次2014年底交付,至今还未有动静,估计2015年可能交付。1135.7型导弹护卫舰的首舰"格里戈洛维奇海军上将"号(Admiral Grigorovich)2010年10月开工;第二艘"埃森海军上将"号(Admiral Essen)2011年7月开工;第三艘"马卡罗夫上将"号(Admiral Makarov)2012年2月开工,这三艘军舰预计在2018年前可以部署到位并形成战斗力。
1135.7型护卫舰是一种多功能舰艇,涵盖远程反舰攻击、防空以及反潜作战等。相较于先前售予印度的塔尔瓦级,最大改进就是以3S90E垂直发射系统取代原来的"无风"单臂发射器,装填垂直发射的9M317ME防空导弹。虽然俄罗斯北方造船厂在近些年已经开始建造同样是4000吨级的2235型"戈尔什科夫上将"级(Admiral Vladimir Kuroyedov class)导弹护卫舰,许多装备比随后建造的1135.7型"格里戈洛维奇上将"号更为先进;然而"戈尔什科夫上将"号毕竟是一个崭新的设计,尤其是使用俄罗斯先前没有用过的全新作战系统,相控阵雷达与武器装备,技术风险较高,整个研发与建造进度也比原本进度大幅度拖延,下水四年,一直在水里泡着,服役期无法确定。该舰在2014年11月初开始海试,按照中国海军的那种工程进度推算,可以一年内正式服役,但是在俄罗斯,新武器交货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事情。
1135.7型导弹护卫舰是由外销印度的"塔尔瓦"级改良而来,大部分设计都已经过验证,技术上比较成熟。俄罗斯海军可能是鉴于戈尔什科夫上将号护卫舰的进度不顺,才会另外购买设计成熟的1135.7型来填补空档。1135.7型导弹护卫舰是俄罗斯为印度建造的6艘"塔尔瓦"级护卫舰的自用版本,技术水平没有变化,战斗力与中国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大体相当。但是1135.7型用的许多系统,当初是为海外客户研制的,这些系统一直没有获得在俄罗斯武装力量中使用授权,没有正式国家试验,造成该舰的建造异常吃力,服役期一拖再拖。本来一艘技术成熟,并且批量生产过的护卫舰,建造过程应该是很顺利的,譬如中国海军就在不到十年时间建造了20艘以上的054A型护卫舰。
水下力量方面,黑海舰队已经24年没有收到新的潜艇了,目前只有一艘潜艇,1990年服役于海军的"基洛"级柴电潜艇"阿尔罗萨"号,该艇接近报废状态,早已不出海。俄海军为黑海舰队订购了6艘基洛级新型潜艇,这样就可以组成一个配备齐全的潜艇旅。首艘636.3型"新罗西斯克号"柴电潜艇于2010年8月开工建设,到目前为止,该型潜艇已开工建造4艘,第二艘顿河畔罗斯托夫号(Rostov-on-Don)于2011年11月开工,第三艘旧奥斯科尔号(Stary Oskol)于2012年8月开工,第四艘克拉斯诺达尔号(Krasnodar)于2014年2月开工。前三艘已经下水。虽然按原有所拖延,但对于俄国,这进度算相当快了。
基洛级636型潜艇是前苏联在冷战末期研制的一款常规柴电潜艇,水下排水量约3000吨,装有6具鱼雷发射管,最多可搭载18枚鱼雷或潜射反舰导弹。636.3型潜艇,也称636M型,由俄罗斯红宝石中央海事设计局研发,是基洛级877型和636型常规潜艇的改进版(这两种潜艇中国也有装备,共进口10艘),具有先进的隐身技术,扩大了作战范围,具有对陆地、水面和水下目标的打击能力,主要在浅水区完成反舰和反潜作战任务。该型潜艇由52名艇员组成,水下时速可达20节,水下电力推进时航程可达400海里,续航力45天,装备18枚鱼雷和8枚舰对空导弹。636.3型潜艇用水滴形艇型、浮筏减振设备以及低噪声螺旋桨,航行时静音水平良好。俄军自述这种潜艇的噪声强度接近海洋背景噪声,极为安静,俄罗斯海军自豪的称之为"海洋黑洞"。
2011年6月,俄罗斯与法国签署了购买两艘"西北风"的军贸合同,其中第二艘将配属给黑海舰队。合同总价高达17亿美元天价,为什么说天价呢,因为相当贵,按照俄法两国的购合同,法国造船商的利润快赶上毒品贩子了,法国自用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造价仅为1.5亿-2亿欧元,折合2亿-2.6亿美元,仅为地平线级导弹驱逐舰的4分之一。而且这17亿美元仅为造舰费用,不包括气垫艇等两栖战舰必须的配套装备。由于乌克兰危机,法国已经宣布延迟交付该舰。
俄海军作战能力已降至最低谷
由于黑海舰队的舰艇普遍严重老化,战斗力低下,不足以应对地区局势。2013年,俄罗斯在该地区建立了一支"永久性"的海军特遣舰队,主要是为了维护俄罗斯在黑海、乃至地中海地区的国家利益。特遣舰队由12艘作战舰艇和军辅船组成,包括"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彼得·诺夫戈罗德"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和"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这三艘舰艇分别是俄罗斯海军旗舰、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的旗舰。
该特遣舰队的任务是十分明确,即"歼灭"对俄罗斯核心边界和安全造成威胁的任何目标,目前这个目标暂时是美国或北约对乌克兰的海上支援力量。个人认为这种临时抽调,甚至将三大舰队旗舰都抽调上阵的舰队组织方式,毫无疑问是无法持久的,因为保障问题,这种草台班子式的特遣舰队,战斗力也令人怀疑。2014年初,"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即脱离特遣舰队返回母港海参崴,据途中监控的日海海上自卫队描述,归港途中的瓦良格号锈迹斑斑,状态很差,丝毫不像一艘随时能打的战舰。
2014年的俄罗斯海军已经非常虚弱,整个俄罗斯海军,能够开出港口的,5000吨以上水面作战舰只有:急需进港大修的库兹涅佐夫号大型航母一艘,基洛夫级彼得大帝号核巡洋舰一艘,光荣级巡洋舰3艘,现代级驱逐舰3艘,无畏级反潜驱逐舰6艘,5000吨以下的水面舰也不多,只剩下核潜艇尚有一定战斗力和威慑能力。
这其中,太平洋舰队能开出港的军舰:光荣级瓦良格号巡洋舰、2艘现代级驱逐舰、4艘无畏级大型反潜舰,水面舰规模和战斗力大致相当于中国海军一个驱逐舰支队。——中国海军的驱逐舰支队现在通常由4艘驱逐舰、4艘护卫舰组成,例如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下辖2艘052C型防空驱逐舰、2艘052B型通用驱逐舰和4艘054A型反潜护卫舰,一个支队所提供的防空、反潜能力就已超过俄军整支太平洋舰队。
北方舰队实力最强,现在能执行任务的大中型水面军舰有库兹涅佐夫号大型航母、基洛夫级彼得大帝号核巡洋舰、光荣级乌斯季诺夫号巡洋舰、以及1艘现代级驱逐舰和2艘无畏级反潜驱逐舰,作战实力基本相当于太平洋舰队加上一艘大型航母。
波罗的海舰队的状况比黑海舰队更差,现在只剩下一些小型护卫舰、导弹艇,配合岸舰导弹部队守卫海岸,已失去远海作战能力。
基洛夫级巡洋舰排水量2.5万吨,苏联共造4艘,现在只有彼得大帝号在役。拉扎号是第二艘,原名伏龙芝号,年入太平洋舰队,94年起停用,98年封存退役。俄军2011年重启该舰,将于今年年末进港改装,最新消息是只做大修,没有新武器系统更新,2018年服役。该舰属于海上恐龙,不足为惧。
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是目前唯一有战斗力的大型多用途导弹驱逐舰,排水量8000吨,配备8枚超音速反舰弹和两座中程舰空导弹发射架,1980年代开始服役,共建造22艘,目前已退役11艘,另出售中国4艘,俄军目前拥有7艘现代级,但只有3艘能够出海,剩下的在“永久大修”中。
俄罗斯国防部已批准研发领袖级大型导弹驱逐舰,建造6艘,该舰配备P-800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具有反导能力的最新防空导弹系统S-500。领袖级用于取代目前在役的现代级和勇敢级驱逐舰。按俄海军这些年的造舰能力,估计普京总统退休前该舰能服役。
俄罗斯军队整体实力正在恢复,但因为前十几年受过严重内伤,军舰老化严重,国内造船能力又迟迟未能恢复,所以俄海军仍在苦苦挣扎。再加上俄罗斯经济受到国际市场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太大,自身工业体系还不完善,重振海军之路着实艰难。
如果战略需求、资金预算和技术条件均按照想象中的一帆风顺,至2018年,黑海舰队将成为拥有一艘经过现代化改装,12000吨的光荣级导弹巡洋舰;3艘4000吨的1135.7型导弹护卫舰;6艘基洛夫636型常规柴电潜艇等舰艇组成的现代化小型舰队。
突然,晴天霹雳,油价暴跌了!!!
受多种因素影响,从年中起国际原油油价持续下跌超过30%,按俄罗斯财政部测算,原油价格要维持在100美元以上才能支持普京的十年扩军,但现在油价已跌破每桶70美元。普京对此会作出何种决策?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