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黄金店_靖边十六小现在金价

民国时期的小黄鱼,也就是黄金,很多人都不惜拿命去博。因为在那个军阀混战的时期,也只有小黄鱼才能够保值。就像电视剧《新世界》中,整个北方都解放了,唯独北平还没有解放,于是不少人都想拿着小黄鱼跑路到南边,金海三兄弟也不例外,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那么就有不少人产生了疑问,这个小黄鱼究竟值多少钱呢?为什么这么多人为之拼命?这就要说说当时流通的货币了。

随着军阀混战的加剧,国家的货币也出现了混乱,从最开始的银元(袁大头),演变成了法币,金圆券,甚至各个军阀都有自己的货币。但是银元和法币的禁止,让老百姓的钱迅速贬值。而金圆券其实际上是用来挽救法币的失败的,也是国民党用来搜刮百姓手中的黄金、白银的一种手段,却没想到引发了更严峻的通货膨胀,导致国民的财政信用彻底崩塌。说到底,民国时期的货币就是一锅大杂烩。相较如此不稳定不值钱的纸币,那么黄金就显得更加保值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盛世白玉,乱世黄金”了。

其实黄金早在二十世纪初,就被世界各国列为本位币,上海滩还成为了世界第三大黄金交易市场,后来日本侵略中国也是为了掠夺大量的黄金。虽然民国在1935年禁止流通黄金和白银,要求全部兑换成法币,但是在几千万纸币都买不到一斤大米的时代,谁又不知道黄金才是硬货呢?更何况在当时,黄金也只有富人才有,平常百姓一般都是银元。但是只要家里有条件的,都会储蓄上几条黄鱼,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为什么叫做“小黄鱼”,原因就更简单了,因为最早的黄金是制成了金砖,每块大概在350g左右,无论是交易还是流通都是十分笨重的一件事,所以就直接改铸成了一种扁平的长方体。其样子十分像鱼,所以就被俗称为“黄鱼”。当时黄鱼被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大黄鱼为十两,小黄鱼为一两。但值得注意的是,民国的计量单位和现在并不一样,也就是一两并不等于50g,而是相当于现在的31.25g。同理,大黄鱼就约等于312.5g。

在抗战初期,30到40枚大洋才能换一条“小黄鱼”,战争时间越长,黄金也就越值钱。在解放之前,三根“小黄鱼”也就是一百块大洋,就能换一套北京的小型四合院。正因为黄金的价值高,所以很多人都想储存金条,但是大黄鱼太贵了,所以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小黄鱼就成了最流行的金条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