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挖到金矿金价_河南金矿价值多少
1.金矿通常在地下多少米?
2.金矿的品位是指什么?如何衡量高品位金矿?
小秦岭金矿田位于灵宝县,西起豫陕交界,东至涧河,南起朱阳、寺上一线,北至陇海铁路,面积共约600平方公里。分属豫灵、故县、程村、阳平、五亩、朱阳、焦村等乡所辖。
小秦岭呈东西向,其最高峰老鸦岔脑海拔高度2413.8米,为河南省最高山峰。小秦岭金矿田横跨豫陕两省,在河南省境内范围与小秦岭范围相吻合。矿田河南部分已发现含金石英脉600余条,脉长数十米至数千米不等。含金石英脉具有成群、成带、平行分布的特点,以走向北西西向者为主,近南北向者次之。小秦岭各金矿床和矿体主要分布于石英脉中,呈脉状和透镜状。矿体长30—300米,最长者达740米,延深100—500米,矿体厚度一般0.3—2米,最厚7.71米,金平均品位6—16克/吨。矿床类型可分为黄铁矿型和多金属硫化物型。矿床均赋存于太古宇太华群中,矿床生成与太华群和燕山期花岗岩体关系密切。矿田内矿床数目众多,有文峪、东闯、杨寨峪、大湖峪、四范沟等大型矿床,金硐岔、竹峪、枪马峪、老鸦岔、金渠沟、和尚洼、四范沟等中型矿床和一大批小型矿床。探明金储量数百吨。灵宝县已成为我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
小秦岭金矿田老硐密布,明代时已有相当规模的开采。在金硐岔矿区东蹄子沟有石刻“景泰二年六月二十日起开硐三百余眼”(景泰二年为1451年)。但清初实行禁采政策,且由於该处树木繁茂,坡陡沟深,悬崖密布,深山区过去长期无人居住,至近代,小秦岭曾产黄金一事已湮没无闻。
1956年起,小秦岭地区地质工作才逐步开展起来。1956—1957年,地质部秦岭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在该区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圈出有重砂异常,并提交有金硐岔铜矿等找矿报告。1958年,河南省地质局豫西综合队在该区进行检查,采集了标本和化学样,否定了铜矿,仅计算了140吨铅矿储量。1961年,河南省地质局豫○八队以找磷为目的进行了水系重砂测量,发现有金。(旋因机构撤销资料未整理,交给豫○一队)后由豫○一队于1962年编制成图。
1963年,国务院转发了《地质部关于矿产资源情况和今后地质工作方向的报告》,报告要求“今后几年应将黄金地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予以加强”。从此,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次找金的热潮。
1964年初,河南省地质局处境已十分困难,地质勘探项目很少,投资处于全国最后几位。为摆脱困境,局长杨玉璞,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韩影山就更重视找金工作,将此视为可能扭转河南省地质局地质工作被动局面的一条出路。将黄金找矿方向研究任务作为急需工作交给综合队限期完成。综合研究队技术负责人张辅民等在搜集了有关黄金的信息和资料后,结合基础地质研究成果分析认为,灵宝小秦岭一带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区。为此,并将陈列馆馆藏有关标本进行了分析,结果小秦岭大金硐3块标本金品位为6—50克/吨。该分析结果立即引起了高度重视,综合研究队立即向局作了汇报。张辅民与王凤芝、符光宏、李兆华一行4人迅速赶到灵宝,面对巍峨群山、莽莽林海,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在当地老猎户帮助下找到了含金石英脉。此后,他们与豫十六队中抽调的苏德才、郭天义、曹庆臻等共同组成普查组,经过3个月工作至6月份,共发现含金石英脉30余处,老硐80多个。至此,小秦岭金矿再次被发现。
小秦岭金矿被找到后,河南省地质局局长杨玉璞详细听取了综合研究队的汇报,并征询了豫十六队的意见。豫十六队在小秦岭调查水晶的人员指出过去在东闯一带见过老硐,多金属矿化脉分布比已经调查的范围要大。杨玉璞果断决定组织会战。他的这个想法得到韩影山等其他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会战的决定作出后,以豫十六队制作的含水晶石英脉分布图为基础,首先采用岩脉调查方法迅速取得可喜的成果。1964年6月,会战指挥部成立。会战工作主要由豫○一队(远东任队长,易克诚任技术负责人)负责同时,测绘队在测量方面,区测队在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方面进行协作,还抽调了综合研究队、水文队、物探队、豫十二队和贵州、湖南、湖北、北京等省市地质局的人员参加会战。
会战早期,工作异常艰苦,吃住都十分简陋。最早期进入小秦岭找金的人员之一李兆华在攀崖时摔成了重伤。广大地质职工在天寒地冻,地形恶劣环境下坚持工作,但全体会战人员找金积极性很高,地质部冯景兰、孟宪民教授又先后到会战现场指导工作,致使矿田范围不断扩大,含金石英脉条数越找越多。1966年,会战指挥部撤销,工作由豫○一队负责(辛元清任队长,潘毅昌任技术负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大型金矿田的面目已迅速展现在人们面前,截至1970年,共发现含金石英脉500余条。基本查清了含金石英脉分布情况,并对一些较大矿脉进行了普查勘探工作。
在矿床勘探方面,1967年提交的金硐岔矿区勘探报告(矿区技术负责王凤芝、李文祥)为河南省第一份金矿勘探报告。储量超过10吨,按当时我国金矿床规模划分标准定为大型矿床。矿区平均品位17.10克/吨,伴生银、铜、铅、硫等。1968年,提交了文峪矿区报告(矿区技术负责人黄克义),为河南省第一个储量超过30吨的金矿区。除这两个勘探报告外,至1970年还提交了东闯和扬寨峪矿区初勘报告,枪马峪、老鸦岔和王家峪301脉等矿区详查报告以及四范沟、灵湖、西峪、南闯等地普查报告。探明储量总计超过70吨,从而使小秦岭金矿成为我国重要山金基地之一。
1970年底,由于形势及地质工作任务的变化,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暂告一段落,豫○一队撤出灵宝。在工作告一段落之际,由大队综合组罗铭玖、许永仁、温同想3人编写了《小秦岭金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及东部矿田矿床特征的初步总结》。这是该矿田第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报告对区内地层、岩性、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老鸦岔复背斜控制成矿,东西向逆冲和平冲断裂为赋矿构造。报告将矿田分为北、中、南3个矿带,首次在孙秦岭东部矿田中矿带300多条含金石英脉分布图。并在总结矿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同时,对矿床特征,金矿化富集规律等都有深入的阐述。总之,该报告是1970年以前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取得的有关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成果的全面总结和概括。
1975年末,国家新的找金指令传达下来,河南省地质局才又重新组织力量重上小秦岭。但由于条件困难,1975—1980年工作进展速度比较缓慢,是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的恢复时期。由豫十六队和地质三队在过去工作基础上对杨寨峪和灵湖进行勘探,1980年提交了杨寨峪东段勘探报告(矿区技术负责人宋大柯、张中迎),为大型矿床。
198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国际上金价的暴涨和国家对黄金需求增加,小秦岭工作再次开始得到了加强。普查勘探和科研工作同时开展,河南省地矿部门的第一地质调查队和第三、第四探矿工程队以及武警黄金部队九支队都在小秦岭地区开展了颇具规模的金矿地质工作。此外,省有色勘查局所属队也作了少量工作。
在新的一轮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中,科研工作得到格外重视。地质矿产部下达了重点科研课题,以此为契机科研工作蓬勃发展起来。1980—1983年,第一地质调查队和成都地质学院二系共同承担了部属重点课题“小秦岭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富集规律的研究”,由王亨治、栾世伟任课题组正副组长。该课题在河南省金矿地质研究中第一次广泛应用了同位素地质,包体成分、电子探针、痕量金分析等手段。提出的研究报告,建立了5个地层组并测定了这些地层组金的丰度,获得了我国第一批金矿田低丰度的准确数据,改变了过去认为小秦岭地区金丰度高的认识,并认为地层中金是矿脉金的主要供应者。对小秦岭金矿田构造形态提出了新认识,认为老鸦岔背斜是三次褶皱的背形向斜;成矿期的北西西向断裂是主要成矿断裂。对岩浆控矿作用丰富了晚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与金矿化有成因联系的论据,而且指出主要矿脉都分布在距岩体2—7公里范围内。报告对金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作了系统研究,研究了金矿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同位素测试新数据讨论了有关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地质条件等理论问题。报告建立了区内“三位一体”成矿模式,并对区内含金资源远景进行了预测。这个研究报告,是继1970年矿田东段初步总结之后,对小秦岭金矿田作的一次全面系统的矿田地质总结和深入研究。除该项研究外,其他较重要的研究有河南省地质局科研所与第一地质调查队合作完成的《小秦岭金矿田河南部分德尔菲法和主观概率法资源总量预测(1982—1983年)》,第一地质调查队完成的《小秦岭金矿主要控矿条件及盲矿预测(1986年)》,成都地质学院为主完成的《深部金矿化特征及评价(1991年)》等。此外,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陶铁镛等,南京大学胡受奚等,中国地质大学张本仁等,河南省地矿厅科研所张荫树等,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沈保丰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秉伦等,北京科技大学何知礼等都对小秦岭金矿田作了不少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工作的开展不断取得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小秦岭金矿的勘查工作。1980—1992年期间,黄金探明储量以年平均10吨以上的速度递增。地矿部门勘探的大型矿床有四范沟西段(张中迎、刘俊成、孙喜成等),中型矿床有杨寨峪西段,竹峪。武警黄金九支队在省地矿局一调队已进行初勘并提交十多吨金贮量的基础上进入矿区投入工作。勘探了该大型矿床东闯507等3条脉(祝延修等),中型矿床枪马峪、老鸦岔。地矿部门详查的大型矿床有大湖峪,中型矿床有四范沟东段和金渠沟、和尚洼等。此外,地矿部门和黄金九支队还都找到了一批小型矿床,省有色勘查局地质六队找到一个小型矿床。
小秦岭金矿田历经近30年的重新发现和勘查,成为我国中原一带最大的金矿田,从事勘查和科研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多次获得部、省级奖励。1989年,在豫陕两省构成的整个小秦岭金矿田从事勘查的各有关单位主要科技人员中有潘毅昌、常建国、罗铭玖、易克诚、张辅民等15人以其在小秦岭金矿地质勘查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小秦岭金矿田的开发始于1967年。在提交金硐岔金矿勘探报告后,随即筹建了秦岭金矿。秦岭金矿,1975年建成250吨/日的采选规模,成为小秦岭最早的矿山。以后,又逐步扩建,至1990年已扩建至750吨/日的采选规模。继秦岭金矿之后,文峪、枪马、灵湖等矿山都在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投产。80年代,新的矿山不断涌现,开采规模日益扩大,1990年小秦岭金矿河南部分已有矿山16座。其中,中国黄金总公司所属秦岭、文峪、东闯3座矿山,采选能力为2000吨/日。地方国有矿山灵湖、枪马、樊岔、安底,桐沟等13座矿山,采选能力为1325吨/日。经过广大地质人员的艰辛劳动和矿山建设者的不懈努力,现在的小秦岭已由昔日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的山峦变成公路畅通、矿山遍布的金山。过去,它几乎无人知晓,沉睡在豫陕边界。今天,它已以著名的黄金产地闻名于世,以名山资格与其脚下流过的黄河、渭水相映生辉。
金矿通常在地下多少米?
各金店黄金价格查询(2016年03月20日)
中国黄金基础金价 265.70 元/克 黄金纯度99.9%以上
菜百黄金价格 305.0 元/克 黄金纯度99.9%以上
周生生黄金价格 331.0 元/克 黄金纯度99.9%以上
周大福黄金价格 330.0 元/克 黄金纯度99.9%以上
老庙黄金价格 330.0 元/克 黄金纯度99.9%以上
老凤祥黄金价格 328.0 元/克 黄金纯度99.9%以上
中国黄金基础金价:265.70元/克。
金矿的品位是指什么?如何衡量高品位金矿?
地表至地下数百米。中国各省市区除上海外,都有金矿分布。主要矿床和产地分布有:山东、河南、贵州、黑龙江、陕西、广西、云南、辽宁、河北、新疆、四川、甘肃、内蒙、青海、安徽等省区。
我国金矿类型繁多,黄金矿床的工业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细脉浸染型(花岗岩型)、构造蚀变岩型、铁帽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微细粒浸染型等矿床。黄金矿床中主要产于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火山—次火山热液型,三者约占金矿总储量的94%。
中国最有名的金矿是山东的胶东金矿,金矿90%以上集中分布在招远―莱州市地区,最主要矿区是玲珑金矿。该矿区有悠久的开采历史,建国以来引进现代采治技术,逐渐发展壮大,产金量一度居世界第五位。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河北迁西县金厂峪金矿、河南西部小秦岭金矿等。
扩展资料
新疆自治区北部以及阿尔泰山区的西南部脉金和东南地区的砂金。经过20年持续勘查评价,在新疆地矿局在新疆乌恰县海拔3100米到4300米20平方公里的勘查范围内,发现了21个金矿化带,平均品位2.45克/吨,提交黄金资源量127吨,远景资源储量在200吨以上。
其中4号成矿带宽度达85米、长4000米,平均品位2.57克/吨,局部最高品位达63.88克/吨,估算金资源量达98.33吨。
百度百科—金矿
金矿品味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矿石中黄金的含量,金矿的品味以克/吨表示。而衡量高品位金矿的标准就是看其最高品位是否达到工业级高品位标准(25克/吨)。
金矿石的工业品位为一般为0.3~0.5克/吨,就是说如果矿石中的金含量达到0.3~0.5克/吨,这矿石就可以被采选,就会产生利润。
2004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科研人员历经十余载,研究成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同步、阵列天然场与人工场相结合的大探测深度电磁法找矿新技术,运用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已在内蒙古一矿区地下300多米处,探明了40米厚最高品位25克/吨(工业级高品位)金矿体。
扩展资料
我国部分矿区金矿品味:
1、河南洛阳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整合勘查项目包括槐树坪金矿、东湾金矿、七亩地沟金矿、磨沟金矿、上道回沟铅矿、斩龙岗铅矿、瓦房铅矿和两河口钼矿8个探矿权。
槐树坪金矿详查野外工作已经完成,估算资源量超过30吨,达到大型规模,东湾金矿详查工作已经完成,探获金资源量6.3吨,平均品位3.24克/吨,达到中型规模。
2、新疆
新疆地矿局在新疆乌恰县海拔3100米到4300米20平方公里的勘查范围内,发现了21个金矿化带,平均品位2.45克/吨,提交黄金资源量127吨,远景资源储量在200吨以上。
其中4号成矿带宽度达85米、长4000米,平均品位2.57克/吨,局部最高品位达63.88克/吨,估算金资源量达98.33吨。成为目前新疆发现的资源量最大的金矿。
3、内蒙乌拉特中旗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超大型金矿勘查面积20.33平方公里,已查明可开采的各类金矿石量上亿吨,平均每吨矿石含金量为0.93克,黄金开采量为100多吨,属特大型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百度百科--矿石品味
人民网--大探测深度电磁法:“透视”内蒙古地下金矿
百度百科--金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