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5连涨新能源车企_那个专家说油价下跌过低,引响新能源汽车发展
当油价受到国际局势影响,迎来一波价格连涨之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也紧随其后,多家车企纷纷调整了新能源产品的价格。涨价的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基础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对供应链造成了严重影响,最终导致了终端市场的价格变动。不过,市场上仍旧有一些车型保持着不错的性价比,并且整车质感也有所保证。本期文章,车叔就为大家推荐三款品质出众、价格也不算高的新能源车型。
奇瑞QQ冰淇淋
指导价:3.99-4.99万元?
第一款车型,车叔先为大家介绍一款价格足够实惠的产品。QQ冰淇淋作为奇瑞新能源为了与宏光MINIEV竞争而推出的产品,整体造型采用了十分Q萌的设计。尤其是U型LED日间行车灯,点亮后的效果十分可爱。车侧的线条看起来足够丰富,前后轮眉的腰线带来了不错的层次感。尾部的设计同样注重层次感的营造,多边形的尾灯点亮后极具辨识度。
内饰的设计主要以简约风、实用主义为主,拼色设计与外观涂装相呼应。双幅式多功能方向盘与这套“玩家电竞级座椅”能带给车主强烈的驾驶欲望。同时,作为奇瑞iCar生态的首款产品,QQ冰淇淋可以通过手机App实现远程开关中控锁、开关空调、开关近光灯、App智能补电等功能,有着较强的实用性。
动力续航方面,QQ冰淇淋采用了单电机驱动,最大功率为20kW,峰值扭矩为85N·m。续航方面,QQ冰淇淋根据车型不同可以提供120km、170km两种NEDC续航里程版本,电池组均为磷酸铁锂材质。
比亚迪元PLUS
指导价:13.78-16.58万元?
如果你的预算更加充足,那么还有更多车型值得考虑,比如比亚迪元PLUS。在外观设计上,比亚迪元PLUS采用了Dragon Face 3.0家族设计语言,整体线条简洁、流畅,车头镀铬饰条上的小篆“元”字十分精致。车身侧面的腰线一直贯穿至车尾,向前俯冲的车身姿态带来了十足的运动感。车身尺寸方面,比亚迪元PLUS的长宽高分别为4455/1875/1615 mm,轴距2720mm。
进入车内,这套“律动空间”内饰由比亚迪首席内饰设计总监米开勒·帕加内蒂亲自操刀设计,双色设计的中控台以及充满肌肉感的线条设计,强化了座舱的运动感。最大15.6英寸的自适应旋转中控屏集成了DiLink 4.0(4G)智能网联系统,并提供了Dirac音响、多色律动交互式氛围灯、智能语音系统、触控式LED阅读灯、VTOL移动电站、云服务、K歌麦克风等功能。
动力方面,比亚迪元PLUS搭载一台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310N·m,并匹配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续航方面,比亚迪元PLUS提供430km、510km两种续航里程可选。在驾驶辅助功能方面,元PLUS搭载了一套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含了ACC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BSD盲区监测、TSR交通标志识别、AEB自动紧急制动等多种功能。
荣威i6 MAX EV
指导价:14.18-18.18万元?
荣威i6 MAX EV与燃油版车型采用了相同的设计语言,复杂的中网造型很难看出这是一款纯电动车型,搭配荣威全新的黑色Logo看起来极具视觉冲击力。车身侧面,荣威i6 MAX EV的整体造型趋于稳重风格。尺寸方面,荣威i6 MAX EV的长宽高分别为4722/1835/1493 mm,轴距为2715mm。
进入车内,荣威i6 MAX EV采用了最新的家族式设计风格,展翼式的中控台造型给人的感觉十分舒展。14英寸的中控竖屏搭载了最新的斑马智行VENUS系统,有着丰富的智能网联功能。
动力续航方面,荣威i6 MAX EV配备了一台前置电机,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280N·m。续航方面,荣威i6 MAX EV提供了61.1kWh、69.9kWh两种容量的三元锂电池组,NEDC工况下,对应的续航里程分别为502km、605km。
车叔总结
尽管缺芯、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让新能源车型的价格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但市场上仍旧有不少值得选择的车型。呆萌、可爱,价格友好的奇瑞QQ冰淇淋;空间实用、通过性强的比亚迪元PLUS;适合家用、风格稳重的荣威i6 MAX EV,都是目前市场上性价比出色且品质过关的纯电动车型。如果近期有购车计划,不妨考虑一下以上三款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点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能源汽车为啥越来越贵
2022年3月17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再次调整后,油价进入“9元时代”。对于燃油车尤其是大排量车的车主来说,油价高得让人不敢开车。
为此,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想购买电动汽车。众所周知,不仅汽油价格一再上涨,电动汽车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特斯拉7天内3次涨价,零跑最高涨价3万。一方面是汽油价格飞涨,另一方面是电车价格。车主该如何选择?
20多家车企轮番调价
自2022年3月1日起,长城欧拉、上汽荣威、威马、广汽艾安、比亚迪、奇瑞新能源、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品牌或传统品牌新能源汽车宣布涨价。
欧拉汽车在官方用户APP上宣布,调整欧拉豪猫GT版价格。调整后,价格将上涨12000元。同日,威马汽车宣布,将逐步调整部分车型的生产进度和价格,个别车型将在原价基础上分别上涨3000元和4000元。
在部分车企带头涨价后,更多车企坐不住了。仅2022年3月18日,小鹏汽车、几何汽车、零跑汽车等部分车企就发布涨价通知。其中,零跑C11性能版涨价3万元,成为单次涨幅最高的新能源车型。
一些车企甚至认为一次涨价还不够,之后继续调整价格。 2022年3月19日,此前调整价格的威马汽车、长城欧拉相继宣布继续上调产品价格,涨幅在6000元至2.6万元之间。不仅国内车企纷纷涨价,特斯拉也是如此。 2022年3月10日至17日短短一周内,特斯拉三度提价,几乎所有车型都进行了调整,涨幅约为5%。不少犹豫买车的车主感叹,短短一周就丢了一部苹果手机。
而且,不仅四轮有轨电车价格会上调,就连两轮车小牛也在2022年3月21日宣布,从4月份开始重新调整产品零售价,涨幅从200到1000元不等。。从这波涨价势头来看,无论是一线车企还是二线车企,国内车企还是国外车企,四轮车还是两轮车,几乎没有一家能坐稳,而有轨电车“涨价”已成趋势,为什么?
原材料涨价影响大
对于这波新能源汽车涨价潮,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2022年二季度电池成本的上涨“非常离谱”。无奈之举并不是车企自己赚了更多钱,而是他们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转移给了消费者。
纵观各车企在涨价公告中提到的原因,都大同小异。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芯片紧缺、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坡是本轮有轨电车涨价的主要原因。
这些原因确实是2022年电动汽车行业受影响最大的三个关键因素。我们先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说起。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比最大。过去一年,钴、镍、锰、锂及其化合物等金属原材料出现大幅增长。
例如,前期锂价仅为3万元/吨,而2022年2月28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上涨至48万元/吨。从价格走势来看,会比较直观,基本上是“直线上涨”。
就连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也出面回应,称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相应动态调整了部分电池产品的价格。
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锂行业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还会不断增加,矛盾可能就在这里。
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外,芯片短缺一直是新能源车企的痛点。由于疫情反复,缺货问题自2021年以来一直持续,导致不少车企出现交付困难。从宝座上跌落也是因为工厂产能跟不上,无法及时交货。
上述两种原材料短缺问题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更加突出。战争导致全球资源能源价格飞涨,芯片供应更是雪上加霜。短期内,电动车企业可能很难解决这个问题。至于电动车企业最后的压力,还有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渐退坡的问题。2022年年初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明确,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以2021年为基础,上下坡度均为30%,消费者购车补贴也将于2021年结束。 2022年12月31日,对于不少新能源车企来说,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原材料上涨压力尚未结束。在资金和运营的压力下,再加上补贴退坡导致的一批车企来说,选择一起涨价其实比一起打价格战要好。
电车还香吗
由此看来,电车开启涨价潮,确实是无奈之举,毕竟如果价格压力不传导给消费者,任由电车行业内卷,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但对消费者来说,则显得有点为难了,在油价持续高企的时候,不少消费者都可能转投新能源车的怀抱,但随着购置补贴退坡、车价上涨,消费者对电车的消费欲望还会持续下去吗?
事实上,这个问题与其说是消费者头疼的问题,不如说是让车企两难的痛点。
纵观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仍没有能赚钱的企业,就拿“蔚理鹏”来说,小鹏从18年-21年上半年,三年半累计亏损98亿元;理想则合计亏损44.5亿元;而蔚来的亏损则更为夸张,仅2018年一年便亏损了233亿元,三家企业的盈利依旧遥遥无期。不仅第一梯队的新能源车如此,赴港上市的零跑汽车,三年来合计亏掉48亿,营收还不够亏得多。
可见,亏损确实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常态,而主要原因是有轨电车前期在研发和工厂建设方面投入较大,加上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能源汽车市场。从投资上来说,有轨电车与传统汽油车不同,离不开网络营销和推广手段。烧钱抢用户的趋势依然无法避免。就连龙头企业特斯拉,也在成立第18年实现了全年首次盈利。只有成为市场领导者,才能凭借规模优势打开盈利空间。
因此,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来说,他们也明白,一旦选择提价,很可能会缩小消费规模,但他们宁愿在有限的市场中与其他车企竞争,也不愿独自承受成本压力,继续前行。早点亏钱。让各大车企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如果再退一步,车企可能还没赢得市场就倒下了。
不过,电车涨价可能会暂时浇灭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但此次是整个电车行业的价格调整,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独善其身,消费者在考虑购买电车时,价格只会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待电车价格回稳之后,电车仍有其自身的魅力,不同车企也能在品牌魅力、驾驶体验以及智能化配置上,重新吸引消费者。
新能源车对消费者来说香不香,或不能只从售价这一点来考虑,国内的新能源车企,也不妨在这轮涨价潮里,抓住提升自身汽车品质的机会,通过技术等硬实力来促进自身增长,才是硬道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