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战争石油价格_科索沃战争石油价格多少
1.哪里可以找到有关中东国家的一些具体资料的啊?(中英不限)
2.列举现代战争
3.关于美国所发动的战争
4.为什么美国要攻打利比亚?我想知道深层次的原因,谢谢!
5.科索沃战争 请用几句话介绍一下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
6.评论下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 急呵!!
7.科索沃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美伊是否会走向战争?
——从经济学的视角观之
王健
摘 要 题环球liào@①望
有关美国是否会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自核查风波重起以来,一直是国际舆论所关注的焦点,各种判断充斥于报刊杂志,电视电台,吸引了无数眼球的注意力。总起说来,绝大多数人认为虽然伊拉克已经无条件地接受了联合国1441号决议,但美国仍然进二退一地一步步走向与伊拉克的战争。
从政治上和战略上讲,布什显然已经找到了战争的理由,而且在讨论战争问题时,经济代价往往是忽略不计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经济代价,特别是参战人员的伤亡代价只有保持在一个相当低的程度,这场在政治上“正义的”战争才最终能为美国公民所完全接受。如果美国的参战人员伤亡过千,如果战争引起的经济代价导致增税或经济衰退,那么白宫和国会的决策者可能会在决定立即投入战争前思忖再三。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战争的可能性及其后果。
一
在目前还没有一套非常系统的有关战争和冲突的公共经济分析模式的情况下,有关美伊战争的经济评估只能暂时建立在对战争行为和战争后果,建立在对石油市场和相关市场的影响,以及对美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的分析之上。在开始分析前,有两点必须声明:第一,我们分析的是国际的总体代价,而不只是预算意义上的代价,即国家的产量受战争及其战争后果的牺牲度。第二,估计的是只是战争增加的代价。如82个空降师的费用并没有计算在内,因为不管它在伊拉克还是在北卡罗来纳,这些费用总要支付,我们计算的只有增加的费用,如交通、战争费用、军需补充等。
对于战争的结果,应是没有悬念的,因为凭借美国的实力,战胜伊拉克稳操胜券。差别在于持续时间的短长、对伊拉克总体破坏的程度、平民伤亡的规模、非常规战争是否爆发以及战争蔓延范围和对经济冲击的大小。由此,我们可以将未来可能的美伊战争粗略地分为“速胜战”或果“持久战”两类。“速胜战”类似于第一次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预计能短时期内抓获或杀死萨达姆,伊拉克军队迅速投降,美国阻制南方或北方库尔德地区出现无序混乱状态。美国民主党内智囊团的一份报告中(注:assessing the cost of military action against iraq:using desert shield/desert storm as a basis for estimates,an analysis by the house budget committee, democratic staff, september 23, 2002.)称此类“速胜战”为“新战争a”,即战争时间在 30天到60天之间,空中打击与地面战斗相结合,随后由战区部队维持两个半月的“战后存在”。这是所有战争可能行为和后果中代价最小、最理想的一种。而“持久战”则意味着战争的进程十分不利,如遇到了顽强的抵抗,特别是伊拉克军队集中在巴格达等城市周围进行的巷战、对石油市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以色列被牵入了战争、全球恐怖主义活动升级、占领和维和代价居高不下、经济重建和国家建设费用高涨、人道主义援助代价高昂、对美国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以及战争中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两类战争所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
目前美国已有了两份有关战争代价的详细研究报告,都是由国会预算分析家们制定的。一个是前面美国民主党智囊团之一,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内民主党小组制定的所谓“众议院报告”,另一个是由国会预算局制定的所谓“预算局报告”。(注: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estimated costs of a potential conflict with iraq," september 2002,ailable at . cbo.gov.)
“众议院报告”建立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基础之上,估计投入兵力25万,估计费用,包括利息在内,约在480亿到600亿美元之间,比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投入要小一些,前者按目前价格计算,约为800亿美元。“预算局报告”预计战争将动用大规模的地面部队,投入37万兵力在伊境内及附近地区,估计花费在440亿美元。综合这两份报告,战争费用约在 500亿左右。但是,这两份报告都建立在“速胜战”判断之上,没有考虑到“持久战”可能带来的费用增长。如果邻国不同意美国建立基地和飞越领空,伊拉克取城市防卫战略,战争可能要拖延一年时间以上,陷入“持久战”的困境,美国由此可能比这两份报告的所预测的承担更多的经济代价,从500亿美元上升到约1400亿美元。
二
但是即便如此,这些经济代价也只占美国gdp的1.5%左右,相当于美西战争时期的代价,而非等同于代价高昂的越南战争或朝鲜战争。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两份报告虽然有助于公众了解未来美伊战争的代价,但这是很不充分的。因为除了战争的直接军事代价外,战争爆发后的持续经济支出事实上不可避免,因为这些因战争而起的经济代价估计会持续10年左右,即从2003年延续到2012年。
首先是占领和维和费用。“预算局报告”估计占领费用,每年约为170亿到450亿。其中每个维和人员每年约需25万美元,这数字相当于在科索沃的美国维和人员的费用下限。但这很可能低估了战后伊拉克的敌对氛围,其局势或许有点象约旦河西岸而非巴尔干地区,此外,维和时间的长短也是无法预测的。美国占领日本是7年,在韩国的3万军队驻扎了半个世纪,因此我们很难想象成功占领伊拉克会少于5年时间,很可能会长达20年,而这没有公开的估计,最低总支出将为750亿美元,最高将达 5000亿美元。
其次,如果要在伊拉克建立某种秩序,美国及其盟国必须转向经济重建和国家建设。那么如何建立新呢?是取阿富汗模式,还是如当年占领德国或日本那样成立占领,强行实行西方宪法、自由言论和自由选举?还是制定一项更广泛的促进中东民主化的马歇尔?有学者警告说,这一重建进程非常困难,代价高昂。最近美国在海地、阿富汗、波斯尼亚的例子就说明美国尚没有找到任何短时期内低成本重建国家的成功模式。虽然目前难以预算准确的时间跨度,但一般很难想象将伊拉克变成现代民主社会不需要10年时间。
经济重建和国家建设的代价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战后伊拉克复兴的。如果目标是人均gdp等于埃及或伊朗,估计人均800美元,总计约200亿。这一估计与世界银行对黎巴嫩,东帝汶和波斯尼亚的战后重建估计接近,需要约每人1000美元。(注:world bank,"afghanistan:world bank roach paper," november 2001;ailable at worldbank.org.)如果目标设为雄心勃勃的“伊拉克马歇尔”,(注:this was discussed in roger d.carstens,"a marshall plan for lraq," the washington times,august 5,2002.)那么大家可以回想一下,40年前的马歇尔共花了美国130.3亿美元,相当于今天gdp的4.5%,或 4500亿美元。按今天的收入水平,援助总计为每人 2000美元,是上述人均800美元的一倍还多,而欧洲的马歇尔花费更多,估计在750亿美元以上,依此框算,那么伊拉克经济重建和国家建设费用少250亿,多则1000亿。
第三,人道主义援助。这包括照顾在伊拉克的难民,伤病员,很可能还包括邻国的难民和伤员,目前具体数目尚难估计,因为不清楚处于危急之中的人数,以及战后援助的持续时间。但1990年代的巴尔干冲突中的人道主义援助费用是每年每人约500美元。一个大概的估计是,在伊拉克约100万到500万人需要接受人道主义援助,如果这种援助持续的时间在1到4年,那么人道主义援助的费用估计在 10亿到100亿美元之间。
那么谁来为这巨额的战争费用买单?一个比较现实的资金来源当然是伊拉克的石油收入。如果伊拉克石油生产能力战后能恢复到每天300万桶,按目前价格,每年约有250亿美元的收入。但是,这些收入已经用于了许多地方,最主要的是用于食品,医药和其他必需品的进口,还有一些将用于未来经济重建。此外,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后,许多国家声称拥有3000亿美元的债权。因此,将这些资金转付美国占领的费用,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愚蠢的。
那么,是否象第一次海湾战争那样,由其他盟国来付帐呢?这存在着不确定性,如果战争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支持或广泛的国际支持,那么美国将被迫独自支付绝大部分帐单。
当然,美国也可能象以往一直遵循的“打了就跑”的哲学,不积极参与战败国的重建。最新的一个例子就是阿富汗战争。截止2002年9月的,美国花费了130亿美元用于战争,但用于平民或人道主义援助的费用总计也不过1000万美元。特别是目前美国每年的对外援助只有150亿美元,因此能否为战后重建提供帮助是值得怀疑的,如是,则将导致伊拉克长期处于无序、混乱和贫苦状况,虽然这会大大缩减美国的支出,但在外交、政治,甚至是经济上的代价也是不可低估的。
三
美伊如果开战的另一个重要经济代价就是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冲击。不仅会产生有形损失,也会引发政治,导致石油生产国在战后实行限产。
最令人担心的,当然是伊拉克的整个石油设施遭到彻底毁坏,并波及科威特、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设施。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撤退时摧毁了科威特的油井和其他石油设施。这种破坏行径使得科威特的石油生产陷入瘫痪,2年后才恢复到战前水平。因此,除非伊拉克***在未来美伊战争的初期就被抓获,否则,伊拉克军队很可能会破坏伊拉克的石油生产设施。这种自残行动在和平时期是不可理解的,但在战争中则无法排除。此外,生化战争对海湾地区石油设施的破坏和环境污染,也是不可低估的。
另一个令人担心的是是opec国家在实行石油协议减产。这可能产生于这些国家对美国的抵制,就象13年阿以战争爆发后的那样。这也可能是由于opec国家的石油大部分被控制在反西方分子手中。
布鲁金斯研究所经济学家乔治·佩里最近研究了世界石油供应中断的经济影响。(注:george l. perry,"the war on terrorism, the world oil market and the us economy," october 24,2001;ailable as analysis paper # 7 at . brook.edu/views/papers/perry/2001.htm.)他分析了坏、更坏和最坏三种情况。尽管他的研究的出发点是恐怖主义,但实际上任何破坏行为引起的石油中断的后果是基本相似的。佩里设定的“最坏”情况,与可能的战争“坏”结果,即“持久战”产生的后果基本一致。这一结果设,世界石油产量每天下降700万桶,部分可以由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每天提供250万桶来抵消。许多不利结合在一起,如战争破坏、恐怖主义或该地区在政治上的反抗,很可能导致这一结果。具体说来,大部分伊拉克的石油生产能力和 1/4的其他海湾国家的生产能力遭到破坏。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涉及opec对美国及其盟国的抵制,削减石油生产25%。这一抵制的运用在经济上是没有障碍的,因为产油国的利润会由随产量下降而引起的油价上升得到补偿。
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全球石油产量的下降,从而引发油价暴涨,通货膨胀上升,石油消费者的财富由此转移到石油生产国。在佩里的“更坏”的情况下,估计油价会上涨3倍,达到约每桶75美元,汽油每加仑约3美元,美国石油进口的费用将上升,每年增加2000亿美元,油价的冲击和通货膨胀还会加剧经济衰退。opec对石油产量的控制将持续1年半时间。
布什的战略家们可能会忽视上面的“坏结果”,而将赌注压在所谓石油市场的“好结果”上。他们设想,美国会短期内在伊拉克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石油设施完好无损、中东地区政治稳定、从而促进伊拉克石油生产能力的增加,这反过来对油价产生降价的压力。但是,伊拉克增加石油产量的速度可能被高估了,但一个比较合理的乐观估计,战后5年内伊拉克可能增加生产能力至每天400万桶。如果这种设成立,则其对其他地区石油供应的影响是促使油价在未来十年内每桶微降1美元。按每桶25美元的基价预测,可使美国石油进口的费用在未来 10年下降300亿美元。但这种所谓的“好结果”能否出现是令人怀疑的。
四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未来可能的美伊战争对美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战争能够刺激美国经济,从而将美国经济拖出下降的轨道。这点需要具体分析。在过去,美国参加的一些重大战争,的确推动过经济繁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大量的国防开支使美国gdp比珍珠港增加了 10%,使美国经济走出了大萧条。又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的经济也随着军事集结而不断扩张。但是,第一次海湾战争的国防开支只使美国 gdp增加了0.3%。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对股票价格和消费信心产生了一个不利的心理反应,这些因素降低了消费支出,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支出,降低下商业投资,而国防支出并没能弥合这之间的差距。其结果是,这在最近的美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一个月,美国经济开始急剧衰退。未来可能的美伊战争直接的军事代价估计不会太大,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因素。1990-1991年下降的循环估计不会重现,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已经对战争作出了提前反应。自 2002年夏,美国股票市场下降了20%,美元已开始贬值,消费信心指数也处于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如果能够速胜,那么战争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可能很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如果战争进程不想人们想象的那样顺利,如战争起初阶段,进展缓慢,那么宏观经济还是会受到冲击的。可以想象,如果巨大的人员伤亡、持久的城市巷战、晚间新闻中血淋淋的图象、全球广泛的对美国政策的谴责、有关生化武器使用的谣言或事实、或大规模国内外的恐怖结合在一起,那么即使没有石油价格的冲击,美国宏观经济的反应也可能与1990-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后下降的情形非常相似,或者象911后那样急剧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如果战争陷入持久战困境,那么美国的 gdp增长将下降2到5个百分点,按今天的美元价格计算,约为2000亿到5000亿美元。
五
上述战争经济代价分析建立在“速胜战”和“持久战”两类情况之上的,这种分析讨论难免会流于简单化。事实上,各种情况的组合,会有令人眼花缭乱的结果。如果把战争作为一个大的骰子,我们可以会转出花费约1200亿美元的“低代价”,也可能转出 16000亿美元的“高代价”。战争的最终代价将会停留在“低代价”和“高代价”之间的某一点上。
但目前美国人似乎并没认真去思考战争可能引起的经济代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布什并没有对未来战争的经济代价作出一个严肃认真的公共评估。如果不提供这些评估,美国公众和国会无法对战争的现实代价和利益作出准确全面的判断。尤其令人担心的是,战后占领和维和、经济重建和国家建设的承诺,如果美国纳税人拒绝买单,而盟国又不肯支付,那么战争留给伊拉克及中东地区的将是堆积如山的碎石和满街愤怒的民众和暴徒。
其次,在军事上认真准备,但在经济上马虎草率。这在以往的战争和冲突中是经常可见的。自布什总统上台以来,美国的金融形势已严重恶化,从 2001年春到2002年秋,联邦预算已经恶化了3600亿美元,因此,即使是“速胜战”预算赤字也将堆成小山。
再次,布什如果取单边行动,将冒巨大的风险。军事上,没有广泛的与其他国家结成的联盟而发动进攻,可能会使军事行动更加困难,军费开支更加昂贵,同时也将给伊拉克***以某种希望,即其他国家会给予他帮助。由此,战争时间将延长。从政治角度看,单方面的军事行动,尤其是没有得到伊斯兰世界的支持,美国将冒激怒温和国家、引发激进国家公开挑战、在这些国家培育恐怖主义分子的风险。从法律的角度说,美国在没有得到国际法认可的情况下坚持自己推翻外国的权利,将严重破坏在国际金融,裁军,环境、防止核扩散,反恐等方面各种国际合作的基础。从经济角度看,单边行动意味着战争费用的大部分将由美国自己承担。
第四,战略家们可能迷惑于自己对伊斯兰世界和伊拉克人民对美国军事干涉的一厢情愿的反应。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就是伊拉克部队的忠诚和伊拉克军事***展开巴格达城市保卫战的意愿。此外,即使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主要的阿拉伯国家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但布什似乎仍然坚信,好象穆斯林都等待着萨达姆被推翻,然后上街跳舞庆贺,美国大兵在巴格达受到解放者般的欢迎而不被视为异教徒。但事实上反对力量比美国认为的要大的多,对美国的赞赏则没有想象的那样普遍。
最后,人们可能会感到一丝困惑,即布什为何要热衷于推倒萨达姆。与来自恐怖主义者清晰的危险相比,伊拉克并没有给美国带来迫在眉睫的威胁。伊拉克战争将在今后几年内占据美国有限的和工作重心,从而影响美国对其他麻烦地区,如北朝鲜或巴以冲突的处理能力。将很大一部分工作精力到伊拉克问题,而同时经济增长缓慢、财政赤字、合作治理危机和增长的卫生保健问题等将威胁美国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美国全神贯注于与伊拉克的战争,那么美国国内经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将被忽视。
以上,我们从经济学的层面分析了未来可能爆发的美伊战争可能带来的经济代价、经济后果和其他方面的影响。战争的最后决策不是由经济学家作出的,但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分析和考察问题的视角。从经济学角度,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综合各种影响战争的因素后转动战争的骰子,如果停在“低代价”上,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停在“高代价”上,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较小。当然,这是基于理性分析之上的,如果出了个不顾一切的战争狂人,则另当别论。
哪里可以找到有关中东国家的一些具体资料的啊?(中英不限)
美国——第二个要倒的帝国大厦
2004年6月18日星期五
前几天,里根的葬礼,让人们再次回想起第一个倒下的帝国大厦——苏联。有人说,是
里根的军备竞赛将苏联拖垮了;也有人说,苏联的垮台是苏联的本身原因,这
个腐朽的帝国大厦,里根只不过是轻轻的一推,倒下了。
其实,苏联的垮台的原因,根本上是本身的原因。外部因数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且,外
部因数并不是靠美国一家,是美国拉着日本、欧洲、中国、沙特等国一起推了一下这个
庞大的帝国大厦。如果当时的苏联,出现的不是戈尔巴乔夫,而是,情况也许不
会这样。反之,中国如果在20年前出现的不是,而是戈尔巴乔夫,情况又会如何
呢?
然而,在苏联垮台的同时,美国却培植二个仅次于美国的次经济帝国,日本与德国。日
本与德国这二个次经济帝国的存在,对美国来说是好事吗?未必。
布什父子二次打了伊拉克战争,第一次是老爹,打的真漂亮,虽赢得了战争,但丢掉了
总统宝座;小布什打伊拉克战争可没那么了,那个次经济帝国的德国,那个昔日共
同推倒苏联帝国大厦的欧盟大佬,就是不买美国的账,竭力反对。也许是今年诺曼底战
役60周年吧,德国人会感谢美国吗?,尽管德国总理说德国被解放了。
那个次经济帝国的日本,以小泉为首的,拼命地追随美国,像是美国的铁哥们。请
不要忘记,日本是唯一遭受核弹头的国家,这个对日本进行核攻击的就是美国。也许还
没到时候,会有那么一天,当美国这个帝国大厦腐朽的话,日本会用当年推苏联100倍
的力量来推倒美国。
美国会垮台吗?也许会有95%的人认为,那只是天方夜谈,做梦而已。其实美国与苏联
一样,真的要倒下来,是美国本身的原因,谁也拦不住,也没人会去阻拦。看一下美国
人的挥霍吧,尽管有5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尽管有5000多亿美元的财政赤字,美国
人照样大胆消费,美国照样大胆扩充军备。
像美国这样的巨额双子赤字,放在任何一个国家,尽管没那么严重,早就破产了,叶立
钦的俄罗斯如此,阿根廷如此,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也如此,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
如此。曾经是中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阿根廷,货币的贬值,一夜之间使一半人沦为贫
民;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达人均GDP1000美的印尼,亚洲金融危机让印尼的1亿人口沦为
贫民。这些国家的破产,共同的特点就是过多的举债所导致。
为何美国人能那么过度地挥霍却什么事也没有呢?这是因为全世人都喜欢美元,美国人
所挥霍的钱,可以从联邦储备局用白纸无止尽地印出来。
今天,日本购买了近5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外汇储备近9000亿美元;中国购买了
1000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到今年末的外汇储备可能超过6000亿美元。换言之,日
中两国的所持的外汇储备今年将超过15000亿美元,如果加上民间与银行与企业的
外汇,至少是22000亿美元。这22000亿美元中,如果70%是美元,也就是说,中国与日
本人手里有15000亿纯美元资金。再加上东洲各国的外汇,东亚手里至少有25000亿纯美
元资金。
到2010年,东亚手里的纯美元资金将超过4万亿美元;2015年,东亚手里的纯美元资金
将超过5.5万亿美元。
有那么一天,美国人要买石油时,中东的石油生产国说:“对不起,美元我们不收
了。”其他所有卖商品的人都对美国人说:“对不起,美元我们不收了。”会产生什么
后果呢?
2015年,如果东亚人将美元全部抛出的话,美国还存在吗?
克林顿是一个伟大的总统
对美国人来说,克林顿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总统,尽管他的拉链经常拉的不紧。他在任
期8年中,在日本与欧盟经济不断下滑的同时,使美国的经济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他
离任的前几年,他扭转了30多年来美国一直是财政赤字的状况,最高取得多达2000多亿
美元的财政赢余,同时使美国的失业率将低到4%左右。为什么克林顿总统能取得如此骄
阳的成就呢,可归结为一句话,克林顿总统始终如一地贯穿着[以经济建起为纲] 要
领,利用世界上一切可利用的经济。
在克林顿总统离任之前,美国已经强大到,在世界任何事务中可藐视欧盟与日本的地
步。换言之,美国已经强大到可单挑世间任何事务的地步,科索沃战争就是个例子,希
拉里第一夫人在欧洲给克林顿挂了个电话,克林顿就马上下令轰炸南联盟,而且欧盟无
法使美国停止,要不是有人捣鬼误炸了中国大使馆,南联盟也不知被轰炸到何时。再举
一例,克林顿总统访问中国,飞机是飞越了日本直飞到中国,再从中国直飞回美国,日
本人是一片哗然,被日本人称为是[越顶外交]。近30年来,访问中国肯定要顺
道去日本一次,而克林顿总统却藐视日本。当克林顿西安受到皇帝般的迎接时,日本人
心里是酸溜溜的,但又不敢言。
小资料:
1. 克林顿1992年11月,击败老布什获得总统大选时,美国当年的GDP还不到6.0万亿美
元;在克林顿要离任时的2000年GDP达到9.8万多亿美元,名义增长了63%之强。同时还取
得了2000多亿美元的财政赢余。
2. 反观日本,1992年的GDP是484兆日元;2000年的GDP为513兆日元,名义GDP才增长了
6%之弱,当年的财政赤字达44兆日元。
布什总统在加速帝国大厦的倒塌
布什在佛罗里达州,以微弱的多数取得了胜利,从而取得了总统的宝座。但是,如果将
全美国的选民的选票统计一下,布什的选票比戈而还少了2个百分点左右。
这位牛仔出身的总统,一上任就任命了一批他老爹时代的干将,一改前任克林顿的国
策,建立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超保守方针。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经在15年11月至17年1月任国防部长,当时是美国
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美国副总统切尼,1989年3月21日,担任老布什总统的国防
部长,并参与策划了第一次打击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这二位超级鹰派,连同布
什家族,背后有着巨大的石油与军事工业财团的利益。他们利用“9.11”,挟克林
顿总统留下的强大的美国经济的余威,将美国引向一个单边的强权主义的道路,目空一
切。特别是拉姆斯菲尔德,叫嚣还要建立一支太空军队,由于去年2月的美国哥伦比亚
号航天飞机解体坠毁(至今还没有重返太空),加之巨额的财政赤字,也许只能永远是
个睡梦。
布什总统,在国内经济政策上,实行了大规模减税,受益的大部分是富人;在军事上,
一改克林顿前总统的抑制军备的政策,大量扩充军备,养肥了与拉姆斯菲尔德以及切尼
密切的军事工业财团;对外,解决了阿富汗后,觉的没油水,于是就将战争的魔爪强行
伸进到伊拉克。
伊拉克第二次战争,是布什总统的一箭三雕。
第一, 攻打伊拉克,可消耗大量的武器与巡航导弹,可给军事工业财团带来巨大的利
益;拿下伊拉克后,布什与切尼背后的石油工业财团,可掌握占世界第二位储量的石
油,所带来的利益简直无法比喻。还有,可让伊拉克脱离欧佩克,每天生产出800万桶
石油,一举打破欧佩克对石油价格的控制,让石油价格降到13美元一桶,使美国的经济
能持续稳定地增长,有利于布什总统的连任。
第二, 萨达姆曾经派人暗杀过老布什,并将织有老布什头像的地毯铺垫在萨达姆宫殿
里,任人踩踏。所以,布什总统,只要一听到萨达姆的名字,气就不打一处来。拿下萨
达姆,可给布什总统出一口恶气,以解心头之大恨。
第三, 俄罗斯,这个前苏联的继承者,尽管在经济上已经是微不足道,对美国来说,
可忽略不计。可俄罗斯的核武器与军事力量,还是让美国怕五分。俄罗斯的经济靠石
油,但石油的开成本远高于中东,每桶石油的开费大约在10美元以上。如果世界的
石油价格降到了13美元一桶,那么俄罗斯每卖一桶石油,去掉运费可能是亏本的。所
以,伊拉克石油一旦落入美国之手,俄罗斯将遭到灭顶之灾,所以将不得不俯首地受美
国控制。还有就是沙特,控制着欧佩克,总是将石油价格搞的高高的,美国颇有微词;
特别是“9.11”,美国人发现, 沙特赞助了拉登。因此,美国早就甩掉沙特皇
室,只要拿下伊拉克石油,这种就有可能实现。
布什总统的单边强权主义,强行攻打伊拉克,终于撼动了美国,这个帝国大厦的根基。
德国,这个欧洲共同体老大,长年以来是美国忠实的盟友,与美国前总统里根的一道,
为推倒苏联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美国的帮助下推倒了柏林墙,统一了德国。按理
说,德国对美国应该感谢不尽,追随美国才是。
尼克松曾经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时过境迁,对德国来讲,苏联的
威胁已不存在了;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已不是敌人,俄罗斯丰富的石油与其它矿产
,是德国经济赖以生存的保证,换言之,俄罗斯是德国的伙伴。既然昔日的敌人苏
联不存在了,而且也永远不可能复活,德国也统一了,所以,[兔死走狗烹],美国军队
在欧洲的继续存在,对德国来讲,其实是多余的了。如果说德国存在敌人,那就是经济
竞争的对手,这个经济竞争的主要对手就是美国,或者说就是美元。光凭德国的力量,
是不可能撼动美元在世界霸王的地位,尽管德国是一个次经济帝国。
布什总统强行攻打伊拉克,会给德国人想起什么?
会使德国人想起,二战时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还会使德国人想起,战败后德国东部数
百万德国人被赶出世代相传的土地给割让给波兰,上百万德国妇女被盟军(特别是被苏
联军队)。尽管这些是的过错。
日耳曼人是伟大的,决不允许美国为了石油让数千万伊拉克人民遭殃。于是,德国坚定
不移地站在反战的立场,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
作为美国的盟友,终于分道扬镳了。与其说是伊拉克战争让德国离开美国,到不如说,
德国本来就想离开美国,伊拉克战争只不是一个契机而已。
法国,这个欧洲共同体老二,在苏联垮台之前,长年协调于美国与苏联之间,从来没屈
服于美国,充分发挥着大国的作用,享尽了冷战所带来的好处。
当年的戴高乐将军所领导的法国,独自研制核武器时,遭到美国的阻止,还被美国取消
了用于核武器试验的电子计算机订单。然而,戴高乐将军不屈不挠,不仅研制出
与氢弹,还首先冲破了美国的阻力,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以法国为首的欧洲空中巴
士,去年的定单首先超过了美国波音公司,换言之,欧美在世界客机市场上,正在进行
着一场殊死搏斗。
在冷战时代,法国的工作重点,其实是放在了欧洲统一上。前总统密特朗与当时的德国
总理科尔,建立了以法德为轴心的欧洲统一,并创立了欧元,以抗衡美元的霸主地位。
布什总统强行攻打伊拉克,法国坚定不移地站在反战的立场,并拉着德国与俄罗斯一起
反美。安全顾问赖斯对法国是耿耿于怀,认为法国是传统的反美,并威胁要报
复。
尽管建立了以法国与德国为轴心的欧元,即便就英国今后加入欧元,但欧盟内部25国
(过几年还要扩大)的差异,要整合好还需时日,至少要10-15年时间。所以,欧元能
真正能挑战美元霸主的地位,可能要到2015年以后。
与德国一样,法国没有敌人。如果非说法国受到威胁,那就是美国的单边霸权主义。为
什么要建立统一的欧洲,就是为了抗衡美国,实质上就是为了抗衡美元。
法德两国的联合,尽管不能抗衡美国,但他们把希望投向了中国。中国的强大,对法德
两国来讲,是百利而无一害。首先,中国越强大,他们可得到更大的市场,其次,中国
越强大,又多了一个抗衡美国的力量。法德两国竭力要出售武器给中国,不仅仅是商业
上的需要,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增强中国抗衡美国的力量。
再重复尼克松曾经说过的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俄罗斯,这个前苏联帝国的继承者,到1991年为止的100多年来,在世界事上始终能发
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今天的俄罗斯,特别是叶立钦最后时刻的俄罗斯,从来就没有
那么窝囊过。
苏联帝国,戈尔巴乔夫时代,人均GDP大概在1万美元左右,按理说也算是个中等发达国
家的水平。可是,苏联的国力,大部分消耗在对外扩张上,每年大约将国民生产总值的
20-30%用在军事上;为了控制东欧朝鲜古巴等国,每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所以,苏联
人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中等发达的国家。加之苏联官员的腐败,苏联人民早就对苏联共
产党失去了信心,叶立钦就是利用苏联人民的愿望,轻而易举地取得了。
可惜,叶立钦太幼稚了。叶立钦大概认为,东方阵营与西方阵营的斗争,只不过是共产
党制度与民主制度的斗争而已;俄罗斯今天放弃了共产主义,实行了民主,所以,俄罗
斯也就成为西方阵营的一员了,是美国的朋友了;所以,西方国家应该对俄罗斯进行援
助,让俄罗斯人也富裕起来。
为了得到美国的援助,为了得到像二战后美国的马锡尔式的援助,叶立钦带着编制的数
百亿美元的受援访问了美国;为了讨好美国,在美国国会上向美国国会议员宣称,
决不让共产主义在俄罗斯复活。美国的国会议员听了叶立钦的报告,给予了热烈的鼓
掌,他们说:“俄罗斯不仅仅只应该拥有民主,还应该拥有面包。”言中之意,俄罗斯
理应得到美国的援助。
当年二战后美国对欧洲的援助,实行了马锡尔,让西欧经济迅速复苏,其目的是为
了共同对付俄罗斯的前身——苏联帝国。叶立钦想让美国再搞一个马锡尔,让俄罗
斯富裕起来,美国会吗?美国这么去做,又为了什么呢?所以,一直到叶立钦离任前,
俄罗斯根本就没有得到,也不可能得到美国的巨额援助。
1992年元旦,叶立钦推行了西方阵营给开的“休克疗法”的经济药方,想让俄罗斯跑步
进入资本主义。叶立钦想,我全盘接收了西方阵营的“休克疗法”,万一在经济改革中
有什么困难,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会伸出手帮助他。然而,结果又是如何呢?
1992年,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突然进入资本主义,整个社会根本就无法适应,物价上涨,
国民经济迅速地下降,当年的GDP大概下降了15%左右;1993年-1994年两年的GDP,大概
又每年下降10%以上。换言之,俄罗斯的GDP,在3年中大约下降了一半,俄罗斯有一半
人生活水平大概倒退了30年,就在三年里,国有资产被少数人给瓜分了。到1995年,俄
罗斯的GDP,按美元计算,已经降到了人均2240美元的地步,只有前苏联时代的25%;实
际生活水平,比起前苏联时代下降了50%左右;前苏联时代,90%的俄罗斯人生活贫富差
别不大,而1995年时的俄罗斯人,至少有30%的困难民众,其实际生活水平,比起前苏
联时代至少下降了70%。
就在这俄罗斯最困难的时候,美国伸出手来援助了吗,根本没有。其实,美国
在幸灾乐祸,当时的克林顿总统也许在想,俄罗斯的经济要是再下跌70-80%,也许会用
放弃核武器来向美国乞讨。
1996年-19年,俄罗斯经济稍微有了点起色,卢布的汇率有所上升,19年的GDP按美
元计算上升到人均2680美元;好景不长,1998年金融界危机袭击了俄罗斯,金融大鳄索
罗斯在俄罗斯的债券投资大约也亏了20亿美元,俄罗斯又进入了经济衰退,到2000年俄
罗斯GDP按美元计算下降到了人均才1660美元。俄罗斯终于彻底默默地倒下了。叶立钦
也终于回天无术,于1999年12月31日将交给了普京。
就在叶立钦焦头烂额的时候,美国人做了些什么?首先要进行北约东扩,其次,在1999
年轰炸了俄罗斯的天然盟友,共同信仰大正教的南斯拉夫。
离任的叶立钦在想什么呢?也许在想,俄罗斯已经成为了民主的一员,是美国人的朋
友,美国人为何不仅不来帮助俄罗斯反而落井下石呢?美国人为何这样地玩我叶立钦呢
?
也许叶立钦会终于明白过来了,美国人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削弱一个强大军事敌手——
前苏联与他的继承者俄罗斯;至于俄罗斯是不是个民主国家,对美国人来说,好像并不
那么重要。
当年日本NHK记者访戈尔巴乔夫时,戈尔巴乔夫说,俄罗斯之所以会败落到这个地
步,是叶立钦太天真了,上了美国人的当,美国人没有去兑现他们承诺。叶立钦也许是
太天真了,可戈尔巴乔夫又如何呢?
普京的俄罗斯
普京,这位前克格勃官员,在1999年的最后一天,他接受了一个千疮百孔的俄罗斯。当
年的俄罗斯外汇储备只剩下了120亿美元,对于高达近千亿美元的外债来讲,这么一点
外汇储备只是杯水车薪罢了。经过普京努力奋斗,2000年俄罗斯的GDP增长了10%,可由
于卢布汇率的下跌,按美元计算GDP下降到苏解体以来的最底谷,人均才1660美元。在
西方八会上, 普京力图保持大国的风范,有时还对一些国际事务发表一些独自的看
法,可又怎么样了呢,最多像个花瓶一样。刻薄的意大利总理曾经甚至说,俄罗斯只不
过是在幻想中还在做他的大国梦。
也许好运在伴随着普京,“9.11”以后,石油价格开始涨价,盛产石油的俄罗斯国家财
政因此而一举摆脱了困境。到2002年年末,俄罗斯的不仅开始偿还外债,还有了478亿
美元,卢布汇率也在稳步上升。
就在俄罗斯的经济稳步复苏,财政的状况日益好转时,小布什要执意攻打伊拉克,并公
开谴责石油输出国组织(OPC)操纵油价,说石油价格应该是13美元1桶,说要让伊拉克
每天生产800万桶石油,取代沙特。普京非常清楚地知道,俄罗斯开每桶石油的成本
大约在10美元或更高,加之运往国际市场的费用,可能每桶的石油的成本就达到了13美
元,如美国真的控制了伊拉克石油,使伊拉克每天生产出800万桶石油,世界每桶石
油价格,就是超过13美元,也不会超过20美元,这对俄罗斯来讲,就算不是灭顶之灾,
也会让俄罗斯被打进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说不准美国还踩上一只脚。布什又是
如何想的呢?或许认为,俄罗斯到了那一步,只能向美国低头认罪了,说不定还会交出
核武器呢。
美国如此之恶毒,也许戈尔巴乔夫与叶立钦都没想到吧。普京早就洞察了美国的阴谋诡
计,于是就联合法德两国,为阻止美国攻打伊拉克,进行了殊死努力。毕竟美国太强大
了,谁也阻止不了布什这个牛仔。
也许好运的确是终究要伴随着普京。美国在2003年拿下伊拉克后,石油价格非但没有下
跌,反而突破了历史最高点,今年的一段时间,石油价格更是超过了42美元一桶,俄罗
斯因此而发了大财。正可说是事与愿违,美国人打伊拉克,越打石油价格越高。
今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突破了每天900万桶,出口600万桶以上,如每桶石油比正常价
格(25美元)高出10美元,俄罗斯一天将多收入6000万美元,一年就要多收入的200亿
美元。前些时候,每桶原油超过40美元,每桶石油比正常价格(25美元)高出了15美
元,俄罗斯出口2个月的石油,就赚回了往年1年的利润。
普京担任总统后,GDP连续4年取得了增长,4年增长分别为10%,5.1%,4.7%,7.3%。特
别是2003年,国民平均收入增加了10%以上,不仅偿还了到期的170多亿美元的外债,外
汇储备(2004年2月)还增加到了880亿美元(是叶立钦离任时的7.3倍多),卢布的汇率
也迅速地提升,人均GDP达到2992美元大关(世界银行数据)。可以说,俄罗斯已经基本
上摆脱了经济上的困境。
基辛格博士在克林顿时代,曾批评过美国,原话我记不清楚了,意思是:[美国政
府在俄罗斯经济困难时期表现的太刻薄了,还趁机过分地打压了俄罗斯,大大刺伤了俄
罗斯的自尊心。别忘记,俄罗斯拥有将美国毁灭100次的核武能力,一旦俄罗斯的经济
恢复了,在今后的国际事务以及核扩散谈判中,美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换言之,基
辛格博士批评克林顿将天真的叶立钦玩的太过分了。
这个拉链不紧的克林顿怎么会在乎将来呢,如果是莱温斯基吹风的话,也许他会听。克
林顿终于将叶立钦玩倒了;小布什想模仿克林顿的做法来玩一下普京,看来还是嫩着
点。
里根葬礼时,90%的年长的俄罗斯人对里根是耿耿于怀,俄罗斯人民永远不会美国人给
他们带来的耻辱。
尽管俄罗斯不可能在经济上单独挑战美国,但俄罗斯的石油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去
年,美元对欧元汇率下跌到1欧元=1.1美元时(2000年10月,1欧元=0.82美元),普京
曾经呼吁石油以欧元来计价,可石油输出国没人敢响应,终是孤掌难鸣。
但是,哪一天要是美元帝国摇摇欲坠时,俄罗斯将会尽全力来推倒它,也会让美国人尝
一下帝国大厦倒塌的滋味。
沙特,在世界上以“石油王国”而著称,石油和天然气极为丰富。截止2001年,沙
特已探明石油储量约362亿吨(2642亿桶),占世界储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石油和
石化工业为沙特的经济命脉,年产原油4~5亿吨,去年的石油收入约800多亿美元。按
目前石油产量估算,沙特的石油仍可开80年左右。
沙特的石油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依从美国,以换取美国对沙
特的保护,但有时为了本国的利益,也会做出让美国非常窝火的事。
推倒苏联——这个帝国大厦,沙特是立了首功。当年里根为了打击苏联的经济,伙
同英国等国,让沙特的外汇储备从比利时法朗换成英镑,再联手在外汇市场上购入英
镑,并抛出比利时法朗,强行让英镑对比利时法朗大幅升值,然后再让沙特购回比利时
法朗。就这么一去一来,沙特的外汇储备赚取了100多亿美元。随后,沙特便听从美国
人的指示,大幅提高石油产量,将每桶石油价格从30美元打压到20美元以下,沉重打击
了苏联的经济。不过,那帮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小兄弟们也因此遭了大殃,因为他们没倒
外汇储备。
不过,沙特与美国也玩了二次大牌。
1. 第一次石油危机。1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暴发,沙特带领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实行了石油禁运,并以次契机将石油价格大幅提高,2个
月内使石油价格升到原来的4倍,每桶石油从3美元上升到12美元。其实,石油价格的大
幅提高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尼克松总统宣布了停止了美元与黄金的交换制度,导致美
元大幅的贬值。然而,这次石油价格大幅提高,造成了世界经济的衰退。
2. 第二次石油危机。1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上台的霍梅尼精神领袖威胁要停止
石油出口,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趁机推波助澜地将每桶石油从13美
元提升到了34美元,沉重打击了美国的汽车工业(美国车耗油大),日本汽车因耗油少
而一举占领了大片的美国汽车市场。其实伊朗的石油出口只占世界的5%,只要沙特等国
增长一下石油便可应付过去,可沙特也是趁火打劫,至今美国都耿耿于怀。
沙特,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有362亿吨,远景至少也有500-700吨亿石油储量,以每吨100美
元计算(今年每吨超过250美元),石油财富就超过了5万亿美元,够沙特王室再延续个
5代国王也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所以,富贵的沙特,习惯上用钱来买周边的平安。
1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由于过激的行动,导致伊朗的内外交困,野心勃勃的
萨达姆趁机发动了两伊战争想占领伊朗的战略要地。当时的沙特,害怕伊朗的伊斯兰革
命蔓延到其它王国,于是就出钱支持了萨达姆。
因两伊战争而大伤元气的萨达姆突然袭击占领了科威特,导致了第一次海岸战争的暴
发。沙特王室为来让美国长期保护他们,不仅出了近百亿美元的军费给美国打伊拉克,
还让美军在沙特建立了军事基地。
然而,这位忠实美国50多年的沙特王室,“9.11”与第二次海岸战争终于让沙特与美国
的关系终于走到了尽头。
“9.11”让数千名美国人在本土遭恐怖袭击而丧身,这对美国人来说真是一个大耻辱,
当年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也没在美国本土。后来,美国人又发现,恐怖袭击不仅与大量
的沙特人有关;而且,沙特王室为了不让拉登袭击沙特,作为交易,还向拉登提供了数
亿美元的资金。“9.11”受害者的家属,终于向美国提出,要求沙特王室赔偿上万
亿美元,并要求冻结沙特王室的资产。沙特王室在美国大概有4,000-6,000亿美元的资
产,他们被美国人愤怒给吓坏了,很快就将几乎所以的资产转移到了欧洲。
更让沙特王室对美国寒心的是,第二次海岸战争前,美国对沙特王室的赤裸裸的威胁。
美国要攻打伊拉克,必然要使用在沙特的军事基地。可沙特就是不肯让美军从沙特的军
事基地去攻击伊拉克。因为,如果同意美军使用在沙特的军事基地攻击伊拉克,沙特肯
定会被基地组织袭击。此时此刻,美国根本就不顾几十年来,沙特王室一直追随美国的
友情;小布什也根本就不顾沙特王室与他老
列举现代战争
中东,一般指西亚沿地中海的一些国家和非洲的埃及等地。历史上长期以来的中东问题的核心就是巴勒斯坦问题。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的远祖希伯来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后因罗马帝国入侵,犹太人被驱逐出该地区,在此后的1000多年间,该地区成为阿拉伯人的长期居住地。逃往西欧的犹太人饱受压迫,19世纪末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想在这里建国。1947年11月,美国控制下的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以色列建国后,先后通过四次中东战争,占领了巴勒斯坦大片领土。此后双方冲突不断,多年的战争给巴以双方造成了惨重损失。进入90年代,在各方努力下,巴尔干和平进程加快。但由于积怨太深,、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及超级大国插手干预,使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沙龙执政之后,巴尔干冲突明显升级,中东和平问题再次陷入僵局。
学科分析
从地理学科分析:
1.该地处于“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重要。
2.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储油区,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
3.重要的位置,丰富的石油,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焦点。
4.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降水少,水极端缺乏。约旦河西岸目前80%的淡水被以色列人控制和消费,导致巴勒斯坦人生活和生产用水十分紧张。水争夺成为巴以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历史学科分析:
1.中东问题是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殖民统治的恶果。在一战前的一千多年,巴勒斯坦地区一直是阿拉伯人的长期居住地。一战后,英国取得了在这一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
2.中东问题又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控制的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国家长期没有建立起来。在西方大国英、法、美霸权主义支持甚至直接参与下,以色列先后四次进行中东战争,侵占巴勒斯坦、约旦、埃及、叙利亚大片领土,更加剧了宗教、,使中东地区长期处于动荡之中,不但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损失,同时也不利于世界和平,不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从政治学科分析:
1.和平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使一些地区冲突不断,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中东问题的产生及迟迟不能解决,主要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该地区的控制权而插手干预的结果。由于美国长期以来偏袒以色列,助长了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气焰,加深了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的矛盾,近年来虽然出现了缓和的迹象,但要真正实现和平则十分困难。
3.民族和宗教问题处理的好坏对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统一具有重要影响。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宗教纷争和的激化。
例题剖析
例题: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每一次石油危机都使西方的工业国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导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2000年国际油价的攀升,导致欧美通货膨胀加剧,并给正在迅速发展的世界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石油是地质时期 大量沉积在湖泊和海洋中变成 ,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富集起来,它多半形成在 代及 代的湖盆和大陆架上。西亚最主要的产油国是伊朗、 、 和沙特阿拉伯。
(2)历史上由于该地区主要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和伊斯兰革命,政局动荡,两次引发“石油危机”。简述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
(3)2000年以来,世界油价一路攀升,由每桶不到10美元提高到40多美元。国际能源署一份报告认为,全球油价仍将维持高位。过高的油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请说明油价过高将给世界经济造成哪些影响。
剖析:此题以石油这一最重要的常规能源为切入点,综合考查石油的成因、分布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历史、政治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回答第(2)问,学生往往抛开两次中东石油提价所导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泛泛而论,不结合课本具体知识。回答第(3)问,学生往往只考虑对石油进口国的影响,而不考虑对石油输出国的影响,且容易停留在经济知识上,而不注意上升到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高度来认识问题。
(1)低等生物 有机质 中生 新生 伊拉克 科威特
(2)两次石油危机分别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初和7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结束了资本主义世界长达20多年的“黄金时代”,出现了经济发展缓慢、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
(3)石油作为一种关联性很强的产品,价格过高,会导致相关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物价上涨。特别是依赖进口的石油消费国将会出现通货膨胀,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将下降。对石油输出国而言,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保护不可再生,有利于长远发展,有利于争取有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中东地理位置重要,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中东地区是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且正好位于东半球大陆的中心。中东周围环绕着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波斯湾等国际海域,这些海域大大便利了中东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沟通上述海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是重要的国际航道,也是扼守这些航道的重要门户。中东地区这种适中、临海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东方和西方、欧洲经西亚到北非的联系纽带和十字路口,从而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战略要地 中东位于欧亚非交接地
宝地 石油,石油,还是石油
历史原因 例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历史原因
宗教冲突 例如耶路撒冷是犹太,基督,伊斯兰教的圣地
其他地区各国在此为了各自利益(主要是石油)使得关系非常复杂。
第一次中东战争(亦称巴勒斯坦战争)
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犹太两个国家和耶路撒冷市国际化。阿拉伯各国坚决反对分治决议与建立犹太国家。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人于当日下午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次日晨,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向以色列进攻,占领耶路撒冷东城区(旧城)、比尔谢巴等大片土地,逼近以“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开战时,以色列武装力量约3万人,经紧急扩军,购武器,统一各派武装力量,最后发展到10万人,并于7月、10月和12月展开反攻与进攻。阿方由于内部矛盾,缺乏统一指挥,且受帝国主义掣肘,结果战败。阿军亡约1.5万人;以军亡约6000人。1949年2~7月,埃、黎、约、叙分别同以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第二次中东战争(亦称英法以侵埃战争或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向埃及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和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埃及总统纳赛尔为集中兵力保卫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军共出动10个旅,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埃及军民坚决抵抗侵略者,尤其在保卫塞得港战斗中,充分发动和武装群众,军民联合,英勇作战,并利用美、苏和英、法之间的矛盾,在全世界人民声援下,英、法、以于6日深夜被迫同意停火和撤军。埃军亡1600余人,损失飞机210余架;英、法、以军亡200余人,损失飞机约20架。英、法军于12月撤离。从此,美国便进一步插手中东事务。以军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亦称六五战争)
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苏对中东的争夺加剧,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进一步向外扩张,借口埃及(当时称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占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表1第三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军事实力与战争损失概略统计)。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舰舰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首创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各派突击队偷袭对方。10年8月停火。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消耗战”。阿、以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
第四次中东战争(亦称十月战争)
13年10月,埃、叙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取反复动员复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骗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进攻时机。以色列于1967年侵占埃、叙部分领土后,扩大了防御纵深,并在运河东岸构筑巴列夫防线和在戈兰高地构筑防线,转取守势战略。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骄横麻痹,疏于戒备。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统帅部(总理G.梅厄、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在西奈半岛只驻4个旅,在戈兰高地只驻3个旅。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北线,叙3个步兵师当日突破以军防线,7日,又投入2个装甲师,进抵距以本土数公里的地区。西线,埃陆军在海、空军协同下强渡运河,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线,步兵携带反坦克导弹、率先穿过以军各支撑点间的空隙,击毁大量以军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时打开60条通道,架设浮桥12座,保障2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师等后续部队渡河。海军则同以军舰艇进行海战并用舰炮支援地面部队进攻。10日,埃军按预定停止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运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近40万人,先以北线为重点,遏止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大城市。11日,以军3个师转入进攻,越过1967年停火线,形成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之势,并打击了伊拉克、约旦的援叙部队,夺得北线战场主动权。继之,以军将重点转向西线。当埃军于14日投入1000辆坦克展开第2次大规模进攻时,以军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协同作战,并使用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飞机发射“小牛”、“百舌鸟”式空地导弹、“白星眼”式电视制导等,击毁埃坦克250辆,迫使埃军当日撤回进攻出发阵地。15日晚,以军A.沙龙师向大苦湖地区埃第2、第3集团军接合部穿插突击,先头部队于16日晨在湖北侧德维斯瓦附近渡河,摧毁若干埃防空导弹阵地,为空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架设浮桥后,又有2个师渡河,向南迂回,发展进攻;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对苏伊士城和埃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态势,夺得西线战场主动权。24日,埃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1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1982年4月,根据19年3月埃以和平条约,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表2第四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军事实力与战争损失概略统计)。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
第五次中东战争(亦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打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从陆 地、空中和海上大举入侵黎巴嫩。到6月11日,以军占领了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国际公路 以南2800平方公里的黎巴嫩土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被全部摧毁,武装力 量的主力也遭到重大损失。驻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也受到以色列空军的重创,萨姆导弹设 施和空军力量遭到到重大损失。6月11日,叙利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接着,以色列调 集重兵对巴解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包围和攻击,后在联合国的调解 下,在维持和平部队的监督下,巴解总部及其万余名武装人员不得不撤出贝鲁特,分散到突 尼斯等8个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在贝鲁特的1000多名部队也同时撤走。
伊拉克战争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反对下去发动一场违背民意的侵略战争?
一、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超群优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确立了以维护美国霸权为总目标的国家安全战略,即霸权战略。同时制定了三大具体目标,即维护美国及盟国的安全;扩展美国经济;在世界推进美式民主。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围绕这"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展开的。美利用冷战后旧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确立这一"空前绝后"的"战略机遇期",加紧全球战略扩张,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单极世界。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美打击了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的局势;通过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布什上台后,受共和党保守主义的影响,开始调整美国安全战备和对外政策,突出维护国家安全,将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9·11"后,强硬的共和党新保守主义集团得势,布什将维护国内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击恐怖主义成了第一要务,将反恐与防扩结合起来,为此出台了"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理论。"9·11"后,美以反恐怖为名,通过阿富汗战争实现了首次进驻中亚,增加了对南亚局势的影响力。这次对伊拉克战争,是美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布什的心目中,发动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安全,关系到美国的世界霸权或准霸权地位。通过战争,不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这个钉子,在伊斯兰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走廊;还可以通过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这一箭双雕的作用。
二、基于地源政治的战略考虑美国《国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乔治·理博伊等人写的一篇文章:"应该根据各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可能性来确定重点关注的国家。它们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程度各不相同,威胁并不是单单来自一个潜在的‘匹敌的竞争对手'。在2001年9月11日前,这是对的。但是,由于美国的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须确定标准来决定哪些应该投入到哪些地方。"这实际是为美国构画了确定下一个目标的标准,即这个目标是否具有地缘政治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和价值,执掌这个地区(国家)的对美国威胁程度,其他国际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这一地区(国家)的战略意图,以及美国是否有合适的时机和条件来消除这种威胁。众所周知,亚太地区是全球地缘战略力量最集中的区域,美国在亚太地区有着广泛而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利益。美历来认为,自己在中东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利益。2002年夏,美国防部向布什总统和国会提交的《国防报告》中,将中东列入美国重点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9·11"后,美国把铲除中东的原教旨主义温床、遏制恐怖主义威胁作为自己在中东追求的又一战略目标。随着布什以维护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为核心的国际安全战略的确立,中东地区在美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伊拉克是地区大国,处于中东的中心地带,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在中东的地缘政治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个极具地缘政治经济意义的区域,铲除一大强烈反美的地区性强国,对美来说具有长远的战略利益,当然不会错过机会。美国有官员曾公开声称:伊拉克是美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的最佳位置。
三、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一直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美成功地对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的日本进行了改造,并因此深受鼓舞。布什更是将推行美国民主、价值观作为他这届的一大根本国策,并写入了2002年9月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之中,布什本人对推行美式民主具有一种近乎宗教式的热情。开战之前,布什就宣称他的目的是要为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的样板,进而向整个阿拉伯世界实行民主辐射,为建立一个美国治下的世界新秩序开辟道路。支持布什战争的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茨更是露骨地说:"伊拉克战争是为了实现改变,一个民主、自由的伊拉克将为中东国家的人民树立一种典型,伊朗、叙利亚人民将从中得到启示,沙特等国也会为形式而不安,从而实行改革。这充分暴露了布什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战争的真实用意。
四、控制中东的石油伊拉克石油丰富,1993年已探明了石油储量达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10%,美官员从不讳言他们这一目的:控制伊拉克石油。白官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国防部助理卿沃尔弗维茨公开声称,对伊动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石油。据《世界日报》报道,美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在新加坡参加亚洲安全会议期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让我们简单地看这个问题,伊位克与朝鲜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经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别无选择,伊拉克这个国家到处都是石油。"在接受《名利场》杂志访时又讲道:"由于美国官僚政治的原因,我们就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国防部组成了由伊拉克前石油官员和美国公司的执行官参加的一个委员会,负责监督伊拉克油田管理和尽快出售伊拉克石油。这一事实说明,美国想一手垄断伊拉克石油的图谋已成为司马昭之心。
五、项庄舞剑,意在暗算欧洲这是欧洲经济界流传的一种观点,认为美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石油的出海口,钳制欧洲的石油来源,削弱欧洲经济,震慑欧洲资本大量进入美国,从而打击欧元,甚至使其破产,以维护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地位。欧洲的经济规模和金融市场的规模与美国相当,如果未来不出现其他主要货币挑战美元地位的情况下,欧元的确可能与美元平分秋色。那么,欧元的挑战会给美国带来多大损失呢?有人进行了计算,美国的损失最高可达到2.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人均1万美元左右。与伊拉克战争做比较,战争及战后经济重建所需费用,尽管各方的估计很不相同,但最高的估计是2000亿美元。这样看来,通过伊拉克战争打垮欧元,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暗算欧元的动机确实可以成立的。但我认为现实的可能性比较小,尽管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大约占世界的70%,但其出口却是占世界石油交易的40%,中东之外的俄罗斯、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等都是石油大国,因此,即使欧洲一夜之间无法从中东进口石油,仍然可以从其他地区获得部分石油,不至于使自己的经济瘫痪。况且在自由经济条件下,管制世界石油贸易比根除毒品还难,即使欧洲无法从中东直接进口石油,它还可以通过提高油价的方式,轻易地让本来驶往其他地区的油船改驶欧洲。
此外,为小布什捞取政治资本,借伊拉克战争提高自己威望,以便能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连任。同时,对伊位克开战可以从沙特阿拉伯撤军,由此解决美沙等国因基地组织而产生的主要裂痕,也无不是美国对伊动武的一个次要因素。
关于美国所发动的战争
现代战争,指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出现了军队和战争信息化的倾向,于是出现了由传统的机械化作战开始向信息化作战转变的趋势。所谓的信息化的战争,指的是在现代通信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通过研制大量的先进的军事通信装备,实现从指挥、传达重要的战斗指令,到战场信息反馈、敌情侦查等一系列的通信信息化;通过研制和使用现代化的雷达、间谍卫星、无人侦查机以及预警机,以及其他的一些侦测手段,实现战场实行早期预警和对敌情的实时侦测;通过大量的导弹和精确制导的炮弹、等,实现对敌方重要的战略和战术目标的精确打击;通过卫星以及其他太空军事装备,实现空天一体作战;通过信息对抗与反对抗(如利用计算机、黑客技术等瘫痪敌方的军事计算机系统以及与之对应的反瘫痪、通过电子对抗手段对敌方的雷达、导弹制导系统进行电磁干扰等等),争取制信息权、制电磁权等等。总之,第三次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化革命,使战争形态发生了质变,使作战样式发生了飞跃。
这种现代化的战争,开始于海湾战争,其后经历了1999年南斯拉夫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以及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即伊拉克战争)
1 海湾战争
1989年-1991年,国际政坛发生了巨大变化,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演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苏联也逐渐走向解体。于是,自冷战以来所形成的两极格局终结,苏联(即后来的俄罗斯)实力大为削弱,已经不具备与美国全力抗衡的实力。由此,在国际舞台上只有美国唱独角戏了。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急剧膨胀。同时,也由于苏联的解体,在世界很多地方,出现了所谓的“权力真空”,即所谓的原有平衡被打破,这样,一些地区性的大国的霸权主义也开始滋长。
伊拉克是当时中东地区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当时的执政党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其***是萨达姆侯赛因。在8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进行了长达8年的战争,史称两伊战争。这场战争使这两个国家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长年累月的战争,拖垮了两国的国民经济。伊拉克在两伊战争前是一个富裕的国家(其有丰富的石油可供出口),而两伊战争结束后却欠债累累。为了摆脱债务危机,萨达姆决定吞并当时的另一个小国科威特。
科威特原来是伊拉克领土的一部分,20世纪70年代独立成为一个国家。其领土面积很小,人口只有200万人,军事力量十分薄弱,基本上军队只能作为维护社会治安所用。
1990年8月的一天晚上,伊拉克出动大批部队,突然开进了科威特这个小国,科军只进行了零星的反抗,其首脑人物就分别逃往国外。伊拉克宣布将科威特并入其一个省。
伊拉克的侵略行迳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特别是触动了美国和西方大国的神经。众所周知,中东是世界的产油地,全世界的石油蕴藏量有超过50%的都在中东地区。而西方国家其发达的工业和巨大的消费(主要是汽车的消费),都几乎完全依赖于石油的进口,特别是从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可以说,石油是西方的生命线。
美国在伊军侵科后不久就发表声明予以谴责,但是萨达姆并不买美国的账。这样,当时的布什决定用军事手段强迫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而一贯在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的英、法、德等大批西方国家,由于他们也依赖从中东进口石油,自然也站在了美国人的一边。而一些阿拉伯国家,如沙特阿拉伯,担心伊拉克在侵略了科威特以后把下一个侵略目标指向自己,也选择了投向美国人的怀抱。这样,一个反伊联盟形成了。
美国自1990年下半年开始向波斯湾地区和邻近的国家(主要是沙特)集结军队,为了在政治上取得优势,美国还打联合国安理会这张牌,并最终促成了安理会通过了对伊动武的决议。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空袭。美国动用了大量的战机、巡航导弹等现代兵器,对伊军的首脑机关、指挥中心,特别是伊的防空系统进行了饱和式的轰炸,开战后不久,伊军的防空系统就全面瘫痪。随后,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空袭转向地面部队,试图削弱伊拉克地面部队的作战能力,为以后的地面进攻作铺垫。随后,经过20多天的空袭,多国部队发动了地面进攻,不久,伊拉克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从科威特撤出全部军队。这场战争,以美国的彻底胜利和伊拉克的彻底战败而告终。
这场战争是现代化信息作战的第一次尝试。美国动用了大量的精确制导,并首次动用“爱国者”防空导弹拦截伊军发射的“飞毛腿”地对对导弹,开创了以导反导作战样式的先例。
2 1999年南斯拉夫战争(又称科索沃战争)
美国在世界两极格局终结后,出于树立全球霸权的需要,实施了所谓的“东约东括”战略,企图将大批的东欧国家和独联体国家拉入北约,从而使美国的势力扩大至俄罗斯的周边国家,全面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于是,波兰等东欧国家陆续投入了美国的怀报,可唯独南斯拉夫拒绝加入北约,并且拒绝美国的军事渗透和经济援助。美国视南斯拉夫为其北约东扩的拌脚石,必除之而后快。
南斯拉夫是一个以塞尔维亚民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美国于是利用南斯拉夫内部的民族问题,支持南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南斯拉夫自然不能容忍国家分裂,于是便动用军队对其境内的分裂分子进行武力正压。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此为借口,以“保护”为幌子,公然发动对南的武装侵略。
1999年3月24日,美国纠集一些欧洲国家,以北约的名义对南斯拉夫实施了空袭。由于南拒绝美国的无理要求,并实行顽强的抵抗,空袭持续了78天。空袭给南斯拉夫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特别是南境内的国民赖以生成的民用目标被美国大量摧毁。后在俄罗斯等大国的“斡旋”下,南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条件,从科索沃撤军,并由北约部队和俄罗斯以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名义进驻科索沃,这实际上就是造成了科索沃事实上的独立。从此,美国扫除了北约东扩的拌脚石,而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的威信进一步下降。
这场战争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避免了使用地面部队,仅通过空袭便达成了战争目的的一次现代战争。
3 阿富汗战争
2001年九一一后不久,美国出于霸权主义的需要,发动了阿富汗战争。美国对阿战争的动机并不单纯,反恐自然是其一方面的要求,但美国人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反恐,而是为了借反恐之机,在阿富汗实现其所谓的“军事存在”,这样可以对俄罗斯和中国两个大国实行所谓的“战略威慑”。
美国于2001年10月7日开始对阿进行空袭,并且配合阿富汗境内的反塔利班的武装力量,一起推翻了当时控制阿富汗的塔利班,并削弱了“基地”组织的实力。
4 伊拉克战争
2003年,美国和英国等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支持恐怖活动为由,对伊拉克发动了全面的武装入侵。4月9日,美国占领了伊首都巴格达,4月14日占领了伊全境。2003年12月美国逮捕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并操纵伊拉克高等法院将其于2006年绞死。
这场战争是一场空地协同作战的案例。美国在空袭发动后几个小时就发动了地面戟,因此其作战样式与海湾战争大相庭径。
为什么美国要攻打利比亚?我想知道深层次的原因,谢谢!
上边的明显是复制来的~~~~~
我来说把:美国90年代对南联盟进行长达53的24小时不间断空袭,发动科索沃战争,意在打击俄罗斯势力范围.(成功)
还有猪湾登陆,妄图打跨卡斯特罗.(失败)
再有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就是和苏联争亚洲地盘.给分吧~~~
科索沃战争 请用几句话介绍一下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
利比亚局势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三个问题来看。一是当前的世界局势。二是利比亚问题的实质。三是利比亚局势的走向。
一、当前的世界局势。
在过去文章中我讲过,近代世界格局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欧洲称霸格局,欧洲利用工业革命优势,在全球建立了殖民地体系,主导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这一阶段一直到二战结束。二是美苏称霸格局。二战葬送了欧洲的霸权地位,美苏通过二战顺利成为世界新的霸主。美苏各挟两大阵营,展开了全球争霸风云。那家伙,搞得全球乌烟瘴气。最后以苏联崩溃为结局,促成了新的世界格局产生。三是美国一超独霸格局。美国获得战略优势后,即开始穷兵黩武,先后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发起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四场大规模战争,而且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新殖民主义的方式,进行了军事占领。这四场战争,不但没有巩固美国一超独霸的世界地位,而且使美国逐步失去了对多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优势,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演变成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面临崩溃的险境。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美国失去了政治、经济、金融、军事、文化霸权,美国全球的霸权体系,将面临地区大国的强烈挑战。自2008年以来,世界各地的热点问题,实质是美国主导的区域霸权与本区域大国的主导权之间的博弈结果。东北亚也好,亚丁湾也好,南亚也好,中亚也好,中东内乱也好,乃至北非内乱也好,外表看是其内在矛盾,实质是美国与区域大国博弈的火花而已。这种碰撞后的结果,将是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新秩序的产生。
能和美国博弈的世界性大国,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政治上足以自立。这需要在联合国,具备常任理事国资格。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中、俄、欧,其中欧盟必须以联合姿态出现,否则也无法自立。二是军事上足以自立。这需要是导弹大国、核武器大国和国防工业自立的国家,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中、俄、欧、巴基斯坦、印度。三是经济上足以自立自保。这需要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有丰富的各种、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有独立的经济政策,有门类齐全比较先进的工农业体系,符合这一条件的,有中、俄、欧三国。所以,能够有资本有实力与美国进行全球博弈的国家,只有中俄欧三国。中俄欧三国的影响力将随着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消退而逐渐增长,在全球发生的所有热点矛盾中,中俄欧都将积极参与,不会袖手旁观。
二、利比亚问题的实质。
法英美等西方列强对利比亚大打出手,在于以下三大原因:
(一)在多极化战略态势下,欧美想继续主导世界事务,杀利比亚这只“鸡”,吓唬第三世界的众多“猴子”。
说实在的,法英美意为主的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大打出手,这一点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为美国刚有侵略伊拉克血的教训,北约正在经受阿富汗战争的煎熬,在联合国不授权的情况下,法英美是无法对利比亚进行军事侵略的。我意外的不是发英美不对利比亚取军事行动,而是为什么中俄等没有投反对票,而是投弃权票,无形中给了法英美军事行动以某种“师出有名”的理由。
近几百年来,从中国的战争到现在利比亚战争,主导世界的一直是西方的炮舰政策。所谓的国际法和仁义道德,不过是西方列强嘴里的遮羞布和而已。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深刻认识。从近代世界格局的演变中,先是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主导世界;后是美苏主导世界;后演变成美国主导世界;现在是欧美有联合趋势,想争夺世界主导权。这次法英美联合行动,对利比亚取军事行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世界主导权的争夺,杀“利比亚”这只鸡,来吓唬第三世界的众多猴子。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千万不能低估了法英美意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力度,如果可能的话,卡扎菲可能面临着米洛舍维奇的同样命运,以显示欧洲的权威。
(二)利比亚是一块肥肉,是西方列强在新世纪进行新殖民主义的开始。
利比亚的特点是:一是北非国家,是欧美列强登陆非洲的前进据点。二是石油大国。石油是工业化国家的血液,美国需要石油价格猛涨,欧洲需要稳定石油来源,具备侵略价值。三是地中海国家,对控制地中海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利比亚的这三个战略价值,注定了它是列强掠夺控制的对象,而卡扎菲这个民族主义者,注定成为欧美列强的挡脚石、拦路虎。这才是美英法为什么一定出手,用武力推翻卡扎菲的原因所在。什么大于主权,什么人道主义援助,都不过是列强入侵的借口和遮羞布而已。从战争到利比亚战争,欧美列强主导的世界历史,从来没有改变过侵略战争的性质。相信欧美嘴里的仁义道德,那无异于与虎谋皮、与狼共舞。
(三)法英美意各怀鬼胎,战略意图和利益不一致,将在军事行动后,矛盾凸显。
这次军事行动,是举着联合国允许设立禁飞区的旗帜去打的,但参与的法英美意各大国都心怀鬼胎,心思不一。法国想通过打利比亚这只鸡,吓唬地中海的众多猴,获得整合地中海联盟的主导权;美国想通过打击利比亚,打击欧元区后院,挽回自己在世界影响力下降的颓势,同时搅动石油价格暴涨,缓解美元霸权被挑战的压力;英国是打酱油,既讨好美国,又讨好欧盟,同时想趁机渔利,获得一杯羹。
所以,法国想速战速决,甚至不排除和卡扎菲和解谈判的可能,促使卡扎菲下台,达到主导北非局势的目标;美英则想持久战,倾向于科索沃模式来塑造利比亚危机,彻底摧毁卡扎菲基础。在第一阶段目的达成后,法美英对利比亚的战略分歧将日趋凸显,同时欧元和美元的战略冲突矛盾也会凸显,同时中俄德等大国在联合国层面、非盟层面、阿盟层面的互动,也会对利比亚局势走向形成制约。
三、利比亚局势的走向。
如果没有外来大国力量的武装干涉,利比亚问题就只是国内内乱问题。从力量对比和民心对比看,卡扎菲胜算在望。但是法美英现在武力干涉了,利比亚局势的走向将由大国博弈的结局来决定。利比亚的内乱问题,已经上升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层面上来。论法英美与利比亚的军事力量对比来说,利比亚的军事力量根本无法与法英美的军事力量相抗衡。因为信息化水平太低,沙漠地带最有利于法英美武器威力的发挥。所以,卡扎菲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法国倾向于通过“以打促谈”,来扶持反对派力量获得,从而获得利比亚的主导权;反正利比亚是欧盟后院,美英倾向于“越乱越好”的意图,想用“科索沃模式”来瓦解利比亚,甚至将卡扎菲送上西方海牙国际法庭。中俄德,则主张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利比亚内乱问题,不赞成武力干预,非盟、阿盟也是如此观点,更不主张用科索沃模式、或者伊拉克模式来解决利比亚问题。所以,利比亚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大国之间博弈的战略问题。目前还只处于第一阶段,随着纵深发展,牵扯到大国的全球利益,大国之间的博弈会日趋明显。
个人认为,利比亚局势很难用伊拉克模式来解决。即法美英意等列强,如同入侵伊拉克一样入侵利比亚,夺取利比亚的石油和财富。这种侵略行为,中俄、非盟、阿盟等世界大多数国家不答应,利比亚人民也不会答应。美英入侵伊拉克,已经制造了大量的灾难。伊拉克人民现在所承受的苦难,就是利比亚人民的未来,这活生生的血的历史,必将迫使利比亚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法英美意等列强的入侵。美军在伊拉克的失败,使美国对地面占领一个国家将投鼠忌器。法国如果坚持这样做,那么法国将失去在欧盟的主导地位。
利比亚也很难用科索沃模式来解决,因为中俄德、非盟、阿盟不会支持。作为欧盟来说,战略目的在于收服地中海区域国家,杀了一个卡扎菲,可能将迫使地中海周边诸国都纷纷寻找其他大国庇护,造成战略上的被动。科索沃是过去苏联的势力范围,本不是欧盟的地盘,欧盟出兵,是在抢地盘。利比亚本是欧盟后院,对欧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欧盟想主导北非、地中海,但不想搞乱北非、地中海,区域的不稳定,将使欧盟经济雪上加霜。所以,目前卡扎菲具有一定的谈判资本,通过中俄出面和欧盟谈判,应该可以达成目标,局势可能会很快趋于稳定。通过中俄出面,是给卡扎菲做担保用的,也可监督停火协议的真正实行。
所以,利比亚局势走向,关键点在于卡扎菲战略思维的转变。卡扎菲要认识到,自己是处于欧盟腹地的小国弱国,是处于美国掌控的地中海区域的小国弱国,抵挡不了法美英的高科技武器打击。而要善于借势,就是借助大国的势,来最大限度维护本国的利益。作为欧盟来说,战略思维也要转变,要深刻认识到,北非内乱,最受损伤的是欧盟经济,美英是外来户,唯恐此地不乱,想依仗美英力量来狐虎威,最后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只会造成自己战略上的被动。我还是那句话:北约不瓦解,欧盟难自立。欧元和美元,斗争会日趋激烈,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
评论下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 急呵!!
1991年的 海湾战争是因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部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导火索是南联盟反对科索沃地区独立,并引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行军事打击。而科索沃危机是由于巴尔干半岛长期复杂而产生的。而美国正好利用这种危机将俄罗斯从其传统的势力范围巴尔干地区排挤出去。这场看似简单的地区背后夹杂着大国之间博弈的色彩。
科索沃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新世纪伊始,欧盟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今年初,为适应东扩的需要并推动一体化进一步深化,欧盟签署了新的联盟条约——《尼斯条约》;2002年,欧元将正式取代欧元区各国原有货币,进入流通领域;2003年,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将完成组建工作,承担北约解决本地区危机及维和的任务。与此同时,欧盟东扩将拉开序幕,新世纪头10年,欧盟将通过吸收中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成员国由目前15国增加到27国。在对外关系方面,欧盟利用自身优势,大力推行具有“欧洲特色”的外交政策,其国际影响较以往明显增大。从长远来看,欧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德国主张由目前的“国家联盟”过渡到“欧洲联邦”,最终产生“一个、一个强大的议会和一部宪法”。法国却认为欧盟应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组织,“既包含各个国家主权的内容,也包含联邦性质的内容”。(注:德国外长菲舍尔、总理施罗德、总统约翰内斯·劳先后对“欧洲联邦”设想进行过具体阐述。法国总统希拉克对此作了正式回应。Le Monde,13 Mai,2000.) 英国首相布莱尔去年10月6日访问波兰时提出,欧洲一体化应使欧盟变成一个“ 超级力量”,而非“超级国家”。(注: Financial Times, 28 Nov.,2000.)法国和德国历来是欧洲联合的发动机,被称为 “法德轴心”。它们在欧盟建设目标上的分歧将对欧盟未来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可见的将来,欧盟将保持“主权国家联盟”的性质。
一、欧盟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及重要性
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为避免重蹈战争覆辙,开拓了一条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欧盟集近半个世纪一体化之磨合,在平衡成员国利益、协商解决冲突和争端方面积累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经验。经过多次挫折和摸索,欧盟已经形成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体系。欧洲经济一体化联合自强的历程给世界展示出欧洲特色的区域化进程:通过和平、经济的方式实现欧洲统一、最终将欧洲建设成为有强大实力的区域组织。今天欧盟已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中确立了重要地位。在21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欧盟将凭借其不断增长的实力和地位,参与制定“世界政策”,参加“全球管理”,在全球重要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欧盟参与塑造全球经济新秩序的能力日益增强
1、90年代以来, 随着欧盟统一大市场和经济货币联盟等重大举措接连出台,欧盟整体增强了对美、日的竞争实力。
目前美、日、欧盟人口分别为2.74亿、1.26亿和3.77亿。 (注:Europaeische Wirtschaft,Eurpaeische Kommision Generaldirektion Wirtscaft und Finanzen,Nr.71,2000,S.247. )按照欧盟的统计(以当年价格计算),2000年美国的GDP仍为三驾马车之首, 欧盟仅相当于美国的 79.7%, 日本相当于美国的 46.7%。 (注: EuropaeischeWirtschaft, Eurpaeische Kommision Generaldirektion Wirtscaftund Finanzen,Nr.71,2000.)但根据OECD统计(按1995年价格计算),2000年美国的GDP为90380亿美元,欧盟为588亿美元,日本为54584亿美元。 (注: OECD, Main Economic Indicators,April/2001,p.269.) 总体看, 欧盟与美国占世界产值的比重各约 30%左右。 (注:Wilhelm Noelling, Karl Albrecht Schachtschneider und JoachimStarbatty, Waehrungsunion und Weltwirtschaft,Lucius,Stuttgart,1999,S.339.)随着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以人口、 产值和市场为背景的规模优势将更为显著。在资本输出方面,欧盟显示出其雄厚的资金实力。1990—1998年,欧盟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9845亿美元(包括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此间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为6051亿美元,日本 136 亿美元。 (注: OECD, Eurostat.Also see Gerrd Fels,Standort Europas- Zukunftsfaehig im internationalen Wettbewerb?,in Internationale Politik,Nr.8,2000,S.38.) 欧盟同时也是世界出口大国。以1998为例,欧盟向第三方的出口(不包括内部贸易)达到8220亿美元,而美国为6800亿美元,日本为3880亿美元,分别为欧盟的83%和47%。(注:Internationale Politik,NR.8,2000,S.39.)90年代,美国经历了1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与其相比,欧盟在劳动力市场、经济活力、信息技术的运用及金融市场规模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如在劳动生产率方面,1995—2000年,欧盟和日本平均年增长率为1.3%和1.5%, 而美国为 2.3%。 (注: Wolfgang Gerstenberger,Wettbewerbsfaehigkeit der europaeischen Wirtschaft:Ziehen dieUSA don?,in Ifo Schnelldienst,2/2001,S.19.)在克服失业、改善就业状况方面欧盟的差距依然明显。虽然经过努力失业率已趋向下降,但2000年欧盟失业率仍为9.1%,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4%和4.7%。 (注: Tendenzen der Wirtschaftsentwicklung 2001/2002,in DIWWochenbericht,28—29/2001.)为了进一步缩小同美、日的差距,欧盟还需在发挥内部市场和经济货币联盟优势的同时,加快推动改革。
2、自莫奈(Jean Monnet)提出建立煤钢共同体促成欧洲迈向经济一体化,到今天统一货币,欧盟逐渐形成可称为“质增长”的区域性发展模式。它向受全球化浪潮冲击的世界展现出一种着眼于长远稳定发展、多国合作趋同的制度和政策构想,为区域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参照。
当前国际贸易和全球资本往来急剧增大,高科技迅猛发展。它给欧盟以及参与全球化的各个国家带来巨大挑战,即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必须克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贫富分化增大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从欧盟制定的经济政策和法规看,其经济制度是经济与社会结合在一起的总体设计。它不再是单纯追求“量”的最大化,而是同时重视经济增长“质”的内涵,即强调以适度稳定的均衡增长、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公正为增长前提。短期内这种导向对快速增长和经济效益有一定制约,但长期看它是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创造必须的不可替代的基础。
(1)“共同稳定、同步发展的区域化模式”。 这种制度模式指的是欧盟以立法方式制定“一揽子”稳定指标,从币值、财政和汇率等方面建立健康的宏观经济基础,抑制景气大起大落,以避免经济过热或衰退引起经济政策急剧扩张或紧缩。这一模式的形成是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为契机的。根据1991年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各成员国必须达到多项“趋同标准”,(注:《马约》趋同标准有所调整,现在为:每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得超过3%;国债占GDP的比重控制在60 %以内;通胀率限制在2%以下;长期银行利率不得超过3个最低利率国家平均数的2%。)才可以加入经济与货币联盟。为此, 各国纷纷取经济改革措施,以往通胀率高、金融不稳的国家均被纳入稳定框架,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70年代欧盟国家平均通胀率为 10%以上, 80年代约为 7%,1990年为5%强,2000年约降至2%。(注:2001年上半年欧盟通胀出现上涨趋势,是由于国际油价和疯牛病引起的食品价格等非货币因素所致。欧盟的核心通胀率没有明显上扬。)
——70年代欧盟国家财政赤字占GDP的平均比重远超过10%,90 年代中期平均为5%以上,2000年降低到约0.5%。(注:Gerhard Fels,Standord Europas,in Internationale Politik,Nr.8,2000,S.38.)欧盟稳定同步增长的区域化模式给世界其他国家提出经济发展的一条佐证:经济增长要有“质量”标准。为降低内部风险和外部冲击,各国必须建立致力于稳定的、加强自律与调控的制度。只有形成币值稳定、财政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良性基础,才能降低外来干扰。
这种稳定趋同标准对欧元区抵御外来冲击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欧元启动以来,美元不断升值,持续高估,欧元一面世就须应对美元引起的国际股市和汇市的急剧波动。加之国际石油价格几次大幅攀升,加重了进口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胀压力。由于欧元区实现趋同标准初见成效,所以尽管欧元疲软,欧元区的宏观经济指标基本稳定。核心通胀率在控制之内,财政赤字和国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5年的70.5%下降到2000年的64.5%,(注: Quoted from Deutsches Institut fuer Wirtschaftsforschung,DIW Wochenbericht,26/2001.)国际收支基本保持平衡。 (注:Europaeische Wirtschaft,Eurpaeische KommisionGeneraldirektion Wirtscaft und Finanzen,2000,Nr.71.S.41)
这种区域集团政策同步、景气趋同、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给经济区域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注:〔日〕实哲也和丈西康:“出现新秩序的前状”,《日本经济新闻》1999年2月2—3日。 )阿根廷和巴西已要求在南美共同市场按照欧盟的财政赤字、利率和国债的趋同标准稳定区内的经济关系。中东欧、亚洲也开始研究《马约》提出的稳定意义,并都不同程度转向稳定的经济政策。
(2)重视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欧盟提出, 生态与环境保护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前提。欧盟强调全球经济发展应以生态平衡为导向,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欧盟国家不仅制定政策和法律,比较严格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取市场导向的政策,利用经济措施,如价格和税收等手段促进环保。由于欧盟重视推行环保政策,近10年来欧盟国家因经济增长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经减少。在主要工业国家对比中,欧盟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和废气污染程度明显较低。(注:据伦敦世界能源BD—Statistical和OECE的统计,19年欧盟的人均初级能源消费为3.7吨原油单位,日本为人均4吨,美国为人均8吨。像CO2等有害物质,美国的人均值(21.2吨)明显高于欧盟(9.2吨)。见 BD—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London 1999,OECD:AnnualEnergy,Paris 1999.)
欧盟意识到,生态与经济相互依存,能否将其处理好不是欧盟独家能够解决的问题。只有从全球角度制定世界政策才能标本兼治。在工业化国家中,欧盟率先举起保护全球生态的大旗,一方面,要求大国进行国际协调与合作,特别在保护臭氧层、气候、土壤和水质等方面敦促制定具体目标和措施,积极推动制定“世界环保政策”,(注: 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 und Frank Biermann, Eine oekologischeWeltordnungspolitik, Globales Umweltmanangement statt Untergangskultur,in Internationale Poliitik Nr.12,2000.)另一 方面,自90年代起,欧盟一再将生态问题提到发展政策的重要议事日程 ,主张在发展援助中增加对环保的投入,将生态与环境保护列入与发展 中国家合作的重点,并具体参与同非加太、拉美以及亚洲等发展中国家 在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合作项目。
3、欧元问世以来国际作用趋向增大, 中长期对国际金融具有稳定作用。
1999年1月1日欧元问世是当代经济史首次出现区域集团整体放弃国家货币政策主权,通过统一货币结成货币联盟的新尝试。欧元启动后虽汇率疲软,但货币购买力没有损失。中长期看,欧元的国际作用将增强:(1)中短期内美元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结算货币。 但欧元作为交易手段的分量将随贸易比重增大。欧盟以外的国家将根据欧元的市场规模和贸易比重把欧元作为支付货币。(2 )欧元作为国际投资货币地位将上升。在欧元酝酿阶段,全球范围内欧洲货币在国际有价证券和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已明显增加。欧元启动后汇率疲软并未抑制这一趋势。(3 )欧元启动后币值低估,对欧元储备货币的地位有一定影响。欧元区以外的地区对增加欧元储备持观望态度。鉴于两年半以来欧洲央行始终坚持将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在国际油价飙升和欧元疲软的不利因素影响下,欧元的通胀得到控制。中期看,欧元进入现金流通后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可能上升。
欧元启动后,其内部汇率风险消除,为欧洲建立规模大、流动性强、覆盖面广的金融市场创造了基本条件。欧洲债券市场改进了交易体系和融资方式,效率和透明度均有提高。其股市和银行经过联合、兼并和收购出现了结构性调整。(注:Europaeische Wirtschaft, Eurpaeische Kommision Generaldirektion Wirtscaft und Finanzen,2000,Nr.69.)欧洲货币联盟内部资本往来不再受阻,运作稳定,具备了从外部吸引更多资本的条件。欧元启动推动的新一轮银行兼并也加大了欧洲金融市场全球性的融资能力。
欧元的启动在美欧日三足鼎立的金融体系中大大强化了欧洲一“足”。欧美金融力量趋向平衡打破了原有的结构对比,美国和日本的金融当局需针对欧元的崛起作适应性调整,由此引起的调节与竞争将直接反映在汇率波动上。到目前为止,美元兑欧元的波动小于美元兑马克的波幅,国际枢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幅可能减少,这对国际金融有稳定作用。
中长期看,欧元具有升值潜力。但欧洲货币联盟还存在大的挑战:欧元区没有统一的政治实体,在政治机制、经济趋同、地区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问题和差异,这影响到货币联盟的信誉。另一方面,由于各国均实行各自的结构、就业、工资收入和财政政策,从而使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和效果受到影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欧元币值稳定,也对欧元国际化的进程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4、未来欧盟在景气发展和经济政策上的自主性将更为明显, 其参与制定全球经济秩序的决策和谈判实力也随之增强。
冷战结束后,欧盟国家看到,在世界经济关系中,多国协定及其调控有利于制止单极大国追求经济利益。因此欧盟期望在WTO和IMF基础上建立“全球”和制定“世界政策”, (注: Stormy Mildner,Reform von IWF und WTO,in Internationale Politik,Nr.5,2001.)使全球化置于相对控制之下。未来欧盟参与世界经济决策和谈判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其经济实力,而且要看欧盟能否在景气与经济政策上减少对美的依赖性。从欧元启动以来的发展形势看,欧洲货币联盟在景气和货币政策方面已出现自主趋向:
在货币政策上,欧洲央行不再紧跟美联储进行“尾随协调”。在欧元启动的第一年,美联储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时欧洲央行已经审慎保持距离。今年年初以来,欧洲央行从欧元区的利益出发,同美联储强力扩张的政策进一步刻意拉开距离。欧洲央行暂不降息的货币政策对短期刺激增长不利,但给欧元区长远低通胀、无泡沫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并有利于欧元币值的长远稳定。
在景气方面,美国景气急剧下滑仍对欧元区的增长产生消极影响,但欧元区没有如同以往“因美国感冒,立即患上肺炎”。未来欧元区不能取代美国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作用,但有可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稳定锚”的作用。欧盟景气逐渐趋同,从长远来看将为其经济政策打下稳定基础。目前欧盟在国际重大经济问题决策中的能力还有限,但随着其自主性增强,欧盟通过对话和协商方式平等参与决策的空间将会增大。
(二)欧盟正形成国际上一支日益重要的独特的政治力量
由于欧洲一体化迄今为止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欧盟整体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但冷战结束后,欧盟成员国特别是主要大国一方面凭借其固有的与世界的联系和影响,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使得欧盟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大。
1、英、法等欧盟大国通过其传统影响方式, 在世界政治中继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欧盟15国中,英国和法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因而在大国关系和全球事务中地位非同一般。就英国而言,战后以来还一直通过所谓“英美特殊关系”,对美国政策施加影响或通过美国来发挥作用。英国和法国又是核大国,对国际战略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欧洲多数国家过去曾是殖民大国,至今与世界各地区和国家保持着广泛的联系。如英国与英联邦国家、法国与非洲法语国家均通过援助与合作等手段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随着各成员国对“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CF—SP) 的日益重视,欧盟整体的政治潜能正日益发挥出来。制定和实施“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是欧盟在《马约》中首次提出来的。但由于欧盟在包括外交和防务等政治领域的一体化属于成员国“间合作”范畴,真正落实这一规定十分困难。但近年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受统一货币的鼓舞,欧盟内特别是法德等大国要求加强政治联合的呼声日增,另一方面,欧盟多数国家希望欧盟能够成为世界一极,在国际事务中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因而积极推动欧盟实施真正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19年,欧盟通过《阿姆斯特丹条约》,对“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即制定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原则及基本指导方针;制定共同战略;取共同行动;确立共同立场;强化各成员国间在执行政策方面的制度化合作等。它同时决定在欧盟机构内增设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一职,并由被称为“欧盟大管家”的欧盟理事会秘书长来担任此要职,代表15国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这是《阿约》在加强“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方面所做的最重要的贡献。1999年5月1日《阿约》正式生效,欧盟随即任命当时任期将满的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为首任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3、欧洲快反部队的建立, 将进一步提高欧盟在欧洲及其周边地区的地位,并增大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自主性。冷战期间,西欧国家在安全上依赖美国,因而在外交上也基本上跟随美国,其国际地位大打折扣。苏联解体后,欧洲国家原以为从此可以“站起来了”。但波黑战争尤其是科索沃战争表明,欧盟本身连独立处理地区武装冲突的能力也不具备。北约秘书长罗伯逊甚至将欧盟比作纸老虎。 在科索沃战争的刺激下 ,1999年6 月欧盟科隆首脑会议通过了《加强欧洲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的声明》,决定于2000年将西欧联盟纳入欧盟,使之成为欧盟名副其实的“武装臂膀”。同年11月15日,欧盟外长和国防部长首次在布鲁塞尔举行联席会议,提出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12月10日,欧盟赫尔辛基峰会正式通过《欧洲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报告》,决定在2003年前建立一支5至6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从而使欧盟有能力独立完成处理地区军事危机以及维和等任务。欧盟建立独立防务的从一开始就遭到了美国的怀疑和反对,但欧盟不断向美国保证快反部队不会取代北约,而是对北约的补充。目前,有关的军事机构包括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的政治与安全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及总参谋部已宣告成立。此外,欧盟成员国也已就快反部队的组成作出了人员和装备承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欧盟会放弃或改变这一。欧盟成立快反部队,将使其对美国在安全上的依附程度进一步降低,从而增大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性。
4、 通过与世界其他主要地区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和加大对热点问题的介入程度,欧盟的影响力正在由欧洲向全球范围扩展。近年来,欧盟通过创立各种新型合作机制,扩大了同世界其他主要地区的经济与政治联系。较突出的有:两年一度的亚欧会议(包括首脑会议和部长会议)、欧洲与地中海、拉美和非洲等地区定期部长级或首脑会议。在巴尔干、中东以及朝鲜半岛等热点问题上,欧盟也通过增大经援、高访及其他手段加强与冲突各方的对话,扩大了欧盟的影响力。以朝鲜半岛为例,去年以来,欧盟与朝鲜的接触显著增多,截至目前,欧盟15国已有13国同朝鲜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欧盟委员会也宣布不久将与朝建交。今年5月初, 以欧盟轮值瑞典首相佩尔松为团长的欧盟高级代表团分别访问了平壤和汉城,对半岛南北双方的和解和合作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5、独特的“欧洲联合文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重视。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欧盟都是国际舞台上一个独特的行为者。有人将欧盟成员国划为“后现代”国家,以区别于其他所谓“前现代”和“现代”国家。(注: Robert Copper, The Post—Modern State and theWorld Order,London:Demos,1996.)的确,欧盟整合的方式以及所达到的程度在世界上无与伦比。50年的欧洲一体化实践,不仅造就了一个崭新的国际实体,而且也形成了一套具有欧洲特色的“联合文化”。欧洲的联合过程是一个成员国不断合作,同时也不断谈判、讨价还价和相互妥协的过程,因此欧盟尤其重视在国与国之间,通过接触、对话与合作来扩大共识和解决分歧,不搞硬性对抗。同时,欧盟又是一个由许多中小国家组成的集团,其所有决定、政策都是集体而作,因此欧盟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十分重视并寄希望于“多边主义”,强调共同利益、权力分享和遵守有约束力的共同游戏规则等。这些主张对于后冷战时代塑造新型国际关系以及建立新型地区合作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欧盟对中国的重要性
欧盟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和扩展,使得其“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得到显著增强,对中国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大。为了制定中国对欧盟长期政策,加强与欧盟的关系,有必要明确理解欧盟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1、欧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组织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经济集团,欧盟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对象。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中欧贸易总额达690亿美元, 占中国全年外贸总额的14.5%,欧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和美国)。199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大幅下降,但对欧盟的出口保持了上升趋势。这表明,在中国市场对欧盟吸引力增大的同时,欧盟也正成为中国产品日益重要的市场。在外来直接投资方面,截止到2000年,欧盟在华投资项目达11376个,协议金额为 456.27亿美元,实际金额262.74亿美元。在技术设备出口方面,截止到2000年,中国引进欧盟设备数目额为12445项,合同金额为627.5亿美元,是中国引进技术和设备最多的地区。
2、欧盟是中国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合作力量。 欧盟虽是美国的盟友,但法、德等主要成员国对美在冷战后企图维护“独超”地位和建立“单极世界”深感忧虑和不安,因而主张并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注:德国《明镜在线》2001年1月19日刊文指出, 长期以来在欧盟内只有法国公开指责美国傲慢、独断和无视国际协定,在华盛顿更迭后,法的支持者越来越多了。柏林也不想再听大西洋彼岸的说教了。)在法、德等国看来,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都应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极”;多极化本身并不意味着平衡和稳定,极与极之间必须保持合作,才能够维护世界的稳定;在多极化世界中,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作用应得到足够重视。上述主张与中国对未来世界发展的看法有许多共同点。近来,在诸如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欧洲独立防务建设、《京都议定书》、等问题上,欧盟与美国发生了分歧。在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改革问题上,欧盟与美国的主张也不相同。鉴于欧美具有巨大的共同经济和安全利益以及长期和广泛的历史、文化联系,双方一定会努力维护跨大西洋联盟。但随着欧盟实力地位的不断上升,今后欧美关系中竞争的一面会更加突出,这将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欧盟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正逐步上升。与美国相比较, 欧盟在东亚地区的影响一直较弱。事实上,在美国、东亚、欧盟三角关系中,欧亚一边最为薄弱。90年代初,随着东亚经济的飞速发展,欧盟及其成员国对该地区的兴趣和重视程度显著增大。1994年欧盟发表《走向亚洲新战略》,之后又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分别对日本、中国等东亚国家的政策文件,提升了东亚国家在欧盟整体外交中的地位。作为回应,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访问法国时向欧盟提出了召开亚欧首脑会议的倡议。1996年3月,首届亚欧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 与会各国***一致决定今后亚欧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注:参加亚欧会议的国家欧盟方面除15个成员国还有欧盟委员会,东亚方面则包括东盟10国以及中、日、韩三国。)亚欧会议将经贸合作、政治对话、文化与人员交流作为两大洲合作的“三大支柱”,通过一系列积极的“后续行动”,成果显著。欧盟及其成员国通过亚欧会议、东亚地区论坛等多边组织以及对朝鲜半岛问题的介入,在该地区正逐步发挥一种平衡力量的作用。
二、中欧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中欧在诸如、西藏、宗教等问题上分歧犹存,并对双方关系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以及环保等各个领域的合作进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一)中欧关系已取得的成果
1、多层次政治对话机制已基本建立。 双边方面:欧盟一些主要成员国如法国同中国已建立了国家元首、首脑、部长以及外交部各级别的定期会晤机制,此外中法***热线不久也将接通。多边方面除亚欧会议(注:亚欧会议包括三个级别:每两年一次的首脑会议、定期和不定期的部长级(外长、经济部长、财政部长、环境部长、科技部长)会议以及高官会议等。第四届亚欧会议将于2002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外,还有中欧***会晤以及欧盟“三驾马车”(指现任轮值国、下任轮值国和欧盟委员会代表)与中国的定期对话机制。中欧***首次会晤是在1998年伦敦亚欧会议期间举行的。今年9月5日朱总理将参加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四次中欧***会晤。出席中欧***会晤的欧方代表为欧盟现任轮值以及欧盟委员会等。
2、经贸关系快速稳步发展。中欧经济的互补性,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双边经贸交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战争起因
科索沃战争的内在原因是由来已久的。科索沃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有200万人,其中90%是阿尔巴尼亚族人,塞尔维亚人不到10%。由于阿尔巴尼亚分离主义分子主张成立“科索沃共和国”并且想与阿尔巴尼亚合并,他们的非法武装“科索沃解放军”残酷虐杀塞尔维亚族军民,塞当然不能坐视不管,坚决镇压了阿族分离主义分子,由此引发了科索沃危机,并最终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介入发展为战争。
科索沃战争的外部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寻求各自战略利益的必然。
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高新技术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各种力量加速重组,多极化得到新的发展,但美国的“一超”地位尚未受到动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战略失衡加大,干涉与反干涉的矛盾更加突出。世界军事领域发生着深刻变革,发达国家从中获取的军事优势已成为其推行强权政治的重要手段。
在这一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欧洲推行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和意识形态的全面扩张战略,与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统一的巴尔干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形成了尖锐的战略冲突。随着南联盟内部科索沃独立问题的出现,西方国家借机大举介入,导致双方矛盾全面激化。南联盟坚持反对多国部队进驻科索沃,同时反对北约支持该地区阿族分裂势力独立和干涉南联盟内政,但遭到北约的拒绝。
3月23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下达了对南联盟大规模空袭的命令,科索沃战争爆发。战争的本质是一场北约集团以新干涉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一个主权国家取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北约由此开了一个危险的先河。
◎战争经过
这场战争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首轮空袭与全国总动员阶段,增大空袭强度与支持持久作战阶段,扩大空袭规模与继续顽强抗击阶段,继续猛烈空袭与接受停火条件阶段.
⒈战争第一阶段(1999年3月24日至3月27日,历时4天)
北约:对南联盟发动首轮空袭,基本夺取制空权。
南联盟:实施全国总动员,奋力抗击敌人。
1999年3月24日晚19时55分,北约发动了首轮空袭,对南联盟军队的防空导弹阵地,雷达站,机场,指挥控制中心和通信系统等军事目标实施了重点打击,企图迅速瘫痪南军的防空体系,全面夺取作战地域的制空权,以确保北约飞机在南联盟上空活动的安全,为后续阶段的大规模空袭创造条件。
在这一阶段,北约对南联盟共进行了四轮空袭,主要目标是摧毁南联盟各地的雷达和发电站。南军民在米洛舍维奇的领导下,立即进行全民战争动员,奋勇进行反侵略战争,使用萨姆-3型防空导弹击落一架F-117A飞机。这是该型号飞机自问世以来首次被击落,极大地鼓舞了南军民的士气。同时,南军飞机也升空作战。但由于双方力量相差悬殊,南战机无力与敌机抗衡,损失严重,先后有5架先进的米格-29型战斗机被击落。
北约共出动飞机1300多架次,发射巡航导弹400余枚,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比例高达98%,基本取了战场制空权,但并未完全达到作战目的。南军防空设施虽受到严重破坏,但指挥系统仍在运转,南军通过机动防空等方式保存着有生力量和战争潜力。
⒉战争第二阶段(1999年3月28日至4月4日,历时8天)
北约:重点打击南联盟防空系统,并不断增大空袭强度。
南联盟:适度调整作战方针,坚持持久作战。
3月28日下午,部署在亚得里亚海的美国战舰首先向南联盟黑山共和国的波德戈里察地区的场发射了2枚巡航导弹,进而开始了北约第二阶段的作战行动。随着南联盟天气状况的好转,北约扩大了空袭规模,由过去的间歇式空袭改为24小时不间断打击。
在这一阶段,北约空袭的决心与强度远远超出了南联盟方面的预料。南军调整了作战方针,取保存自己,持久作战的方法,将飞机,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装备隐藏在各战略要地的战备工程和防空设施里,并巧妙设置大量目标,阵地,使敌人难辨真伪;进一步加强要地防空;继续进行地面作战准备,在科索沃边境地区重要通道埋设大量地雷,加强南马,南保边境的防御力量 ;继续执行“马蹄铁”,向“科索沃解放军”发起猛攻;加强情报工作,防奸反特。在作战中,南军继续取得新战果。3月29日,俘获3名美军特种部队士兵。与此同时,南联盟积极开展政治外交活动,争取外援和世界舆论的同情和支持。由于南联盟的军民的抗敌意志十分坚强,北约原数日内用军事手段解决科索沃危机的企图彻底破产,被迫向战区增派兵力,其中包括一个航母编队和B-1B战略轰炸机在内的130多架作战飞机。
⒊战争第三阶段(1999年4月5日至5月27日,历时53天)
北约:扩大空袭规模。
南联盟:继续顽强抗击。
北约为了加强对南联盟打击的力度,尽快实现其战争目的,继续向战区增派兵力,到本阶段作战行动结束前,北约部署在亚德里亚海海域的作战舰艇已达40余艘,参战飞机达到1100余架。北约重点打击的目标,一是南军的指挥控制系统和雷达站,导弹阵地,机场等防空体系;二是南军的军事基地,有生力量和坦克,火炮,装甲车辆等重武器及运输设备等;三是南联盟的通讯系统,重要的交通运输干线和枢纽,重要的工业基地等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但是南联盟的内务部,国防部,空军防空司令部甚至总统官邸等重要机构。
北约在这一阶段还加紧实施对南联盟的海上石油禁运等经济制裁措施,并广泛取了心理战,电子战,情报战和特种作战等多种作战样式。
南联盟在整体防空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仍能依靠小规模的防空游击群打击空中之敌。在顽强抗击的同时,南联盟继续加强外交斗争,取国际社会支援与援助。尽管南联盟竭尽全力抗战,却难以扭转战争态势,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一是损失巨大。到5月22日,北约出动的25万架次的空袭行动,已造成南联盟6000余人伤亡,财产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大量桥梁,道路,电厂,油库等基础设施,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二是外援无望。俄罗斯等国对南联盟的支持仅限于道义上的声援和人道主义救援。三是周边安全环境恶化。自战争爆发以来,与南接壤的所有国家都站在北约一边。四是国内悲观失望情绪。有的部队士气低落,发生了数起兵变或叛逃,反对党也乘机发难,要求尽快同北约就科索沃问题达成协议,早日结束战争。南联盟不得不正视面对的严峻形势,在继续抗战的同时,积极寻求其他途径结束战争。
⒋战争第四阶段(1999年5月28日至6月10日,历时14天)
北约:继续保持猛烈的空袭势头,削弱南作战势力和战争潜力。
南联盟:难以继续抵抗,决定有条件接受北约的和谈条件。
1999年5月28日,北约实施了自战争爆发以来最猛烈的一次空袭,共出动飞机792架次,击毁或摧毁南军几十处军事目标及桥梁,电厂等基础设施,致使几个大城市断电停水。6月1日起,北约主要集中打击科索沃境内的南军地面部队,警察部队,重型武器装备,防空阵地,机场等军事目标。同时,北约扬言,如果南联盟在未来3周内仍不接受北约提出的条件,将考虑实施地面作战的可能性。
北约两个多月的狂轰滥炸,给南联盟造成极大的战争灾难,使其蒙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面对这场以空袭为主的战争,南军取疏散,隐蔽,机动等战术,有效地保存了相当程度的作战实力。但由于国力弱小,缺少反击武器,南军御敌乏策,退敌无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打击。在这种局势下,南联盟举行高级军政会议,决定接受八国集团就解决科索沃问题提出的协议,与北约举行停战谈判。6月10日,南军按照撤军协议开始大规模撤离科索沃。当晚,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克拉克下令暂停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78天的科索沃到此结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