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往3年有什么”人所共知的大事令香港股市上升?

2.谁知道2004年中国十大事件是什么?

3.我想了解自2000年到现在的石油股价涨幅情况

4.油价什么时候降价

04年油价多少钱一升_2004年汽油价

中国汽车群英榜

--独一无二的中国电视汽车颁奖盛典

国内第一个专为汽车打造的汽车专业榜单类多媒体节目--中国汽车群英榜开创于2004年,它整合了包括电视、电台、杂志、网络等多方面媒体优势,集合消费者及行业专家对各类汽车的评价,被形象的誉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金鸡百花奖”。

它依托中国最著名的汽车传媒集团——车世界共同传媒,联合东方卫视、星空卫视等众多主流电视台共同打造。

中国汽车群英榜最终榜单的诞生,经历了不间断的整个年度,它首先由观众投票选出的各个奖项的入围车型,之后每月对本年度中国汽车市场的所有国产车和进口车的进行入围盘点,最终获奖车型,以及企业、个人都将在中国汽车群英榜颁奖盛典中隆重揭晓。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获奖车型,企业,还是个人,都是深获业界认可的。

中国汽车群英榜颁奖盛典现场一年比一年热闹,每一届都聚集了众多明星

到现场喝彩和国内、国外知名品牌共同参与,来宾层次也一直保持在高规格、高水准,国内汽车销售量排名前十的汽车企业相关高层领导到场助阵,现场主持人是东方卫视王牌主持,每届颁奖盛典结果出炉,都获得了汽车界专业人士和广大消费者的空前好评。

东方卫视、星空卫视等主流卫视,包括多家高收视率的地方台,在黄金时间对这一颁奖盛典进行展播,同时也邀请国内各权威电视、杂志、报纸、电台、网站参与报道和广泛传播。

对整个活动,车世界共同传媒作为活动主办方,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所有推荐、入围、获奖车型都将完全按照观众投票数来决定。

无论是众望所归的车型和最终未获奖的车型,中国汽车群英榜颁奖盛典都会为观众们奉献出一道色、香、味具全的汽车饕餮大餐。 每届中国汽车群英榜颁奖盛典奖项的设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市场的变化与观众品味进行调整,努力做到符合大众需求和口味。

例:以下是2012年设立奖项

一、2012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人气车型:

(1)最受关注汽车:

(2)最佳性价比汽车:

(3)最具时尚汽车

(4)最具人气跑车:

二、2012中国汽车群英榜环保科技奖

三、2012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风云车型

(1)年度经济型轿车:

(2)年度中级轿车:

(3)年度中高级轿车:

(4)年度高级汽车:

(5)年度豪华运动轿车:

(6)年度行政级轿车:

(7)年度MPV:

(8)年度SUV:

(9)年度市场表现轿车:

(10)年度进口车:

四、2012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企业奖

五、2012中国汽车群英榜评委会特别奖 全方位的传播平台搭建,密集的车型展示,开始如火如荼评选第一步。

首先:我们将对全年登陆中国汽车群英榜电视榜单的所有车型进行汇总,从近百款车型中根据人气指数统计出排名前30位的国产车和排名前13位的进口车作为中国汽车群英榜推荐车型,在《车世界》各个平台中进行榜单的展示传播,

经过1个月的推荐车型展示,组委会收集、统计观众选票,从30款国产车及13款进口车中依据人气指数再次斟选,选出10款国产车和6款进口车作为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入围车型,在车世界相关媒体网络及合作媒体上循环展播,再次接受广大观众与消费者的评选。

最终,将有数款国产车和数款进口车从入围车型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汽车群英榜国产车人气车型”和“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进口车人气车型”,参加颁奖盛典。 消费者参与投票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在新浪微博输入“车世界”,查找车世界新浪官方微博,以及车世界官方网站等方式参与投票评选车型。

期待着您与我们一起见证这一充满着时尚动感的车界盛宴! 2004年中国汽车群英榜颁奖盛典

1、2004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十大新闻

进口汽车配额2005年取消

上汽首次冲进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

必比登环保节能挑战赛首次在中国举行

F1大奖赛首次登陆中国

全国轿车库存量已超过40万辆

国内成品油价持续上涨

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正式公布

大众汽车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汽车合作伙伴成员

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

北汽戴-克合资工厂在北京奠基并将生产奔驰

2、2004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人气车型(进口车)

最雍容大度车型 宝马760Li

最安全稳健车型 VOLVO S80

最佳全能驱动车型 大众途锐

最具成就品位车型 奔驰 S350

最经典运动车型 SAAB 9-3

最得体大方车型 起亚OPIRUS

3、2004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人气车型(国产车)

最华贵优雅车型 东风日产天籁

最活力休闲车型 上海通用凯越HRV

最先锋动力车型 一汽大众奥迪A4

最佳空间表现车型 上海大众途安

最豪华舒适车型 宝马530i

最创新进取车型 一汽马自达6

最富动感飞扬车型 东风悦达起亚千里马

最酷时尚越野车型 郑州日产帕拉丁

最杰出科技贡献车型 一汽大众宝来TDI

最简约精致车型 广州本田两厢飞度

最具现代精神车型 北京现代伊兰特

最沉稳大气车型 长安福特蒙迪欧

4、2004中国汽车群英榜特别奖

全国汽车销售业绩最佳经销商奖------上海永达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2004中国汽车群英榜特别奖

2005最值得期待车型 一汽丰田

上海通用凯迪拉克SRX

长安福特Focus

2005年中国汽车群英榜颁奖盛典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国产车年度人气车型 — 一汽大众奥迪新A6L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国产车年度人气车型 — 一汽轿车新马自达6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国产车年度人气车型 — 北京现代NF御翔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国产车年度人气车型 — 广州本田新奥德赛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国产车年度人气车型 — 上海大众帕萨特领驭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国产车年度人气车型 — 一汽丰田锐志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最具激情风尚车型 — 东风悦达起亚赛拉图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最具安全操控车型 — 福特福克斯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最具成就尊贵车型 — 上海通用别克GL8陆尊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最具个性飞扬车型 — 东风日产TIIDA 骐达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进口车年度人气车型 — 梅赛德斯-奔驰新S500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进口车年度人气车型 — 保时捷Cayman S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进口车年度人气车型 — 雪铁龙新C5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进口车年度人气车型 — 马自达RX8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最佳动感安全车型 — VOLVO 新S40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最佳豪华运动车型 — 雷克萨斯GS430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民族品牌特殊贡献奖 — 奇瑞汽车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民族品牌特殊贡献奖 — 长城汽车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民族品牌特殊贡献奖 — 华普汽车

2005中国汽车群英榜 2006最值得期待车型 — 广州丰田 凯美瑞

2006年中国汽车群英榜颁奖盛典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国产车年度人气车型 北京现代 雅绅特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国产车年度人气车型 奇瑞汽车 A5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价值风尚车型 一汽马自达 WAGON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创新风尚车型 上海通用 别克君越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国产车年度人气车型 长安铃木 雨燕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国产车年度人气车型 广州本田 思迪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成就风尚车型 一汽奥迪 新A6L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国产车年度人气车型 东风日产 骏逸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典范风云车型 广州丰田 凯美瑞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国产车年度人气车型 东风雪铁龙 凯旋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国产车年度人气车型 北京奔驰 新E级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智慧风尚车型 VOLVO 新S80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突破风尚车型 上海通用 凯迪拉克SLS赛威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精致风尚车型 东风本田 思域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2007最值得期待车型 东风悦达起亚 RIO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2007最值得期待车型 上海大众 斯柯达明锐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2007最值得期待车型 长安福特 S-MAX 2006中国汽车群英榜2007最值得期待车型 上汽 荣威 750

2007年中国汽车群英榜获奖名单

1、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经济型轿车年度车型 东风日产 骊威

2、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年度最佳市场表现车型 北京现代 新途胜

3、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中级轿车年度车型 上海大众 斯柯达明锐

4、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年度最具价值车型(越野车) 东风本田新CR-V

5、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中高级轿车年度车型 一汽大众 迈腾

6、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年度最佳性价比车型 上海通用 雪佛兰新景程

7、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豪华轿车年度车型 上海通用 别克 林荫大道

8、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年度最佳操控车型 上汽荣威750

9、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SUV年度车型 东风悦达起亚 狮跑

10、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年度最具价值车型(轿车) 广州丰田 08款凯美瑞

11、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环保技术创新奖 奥迪---绿色高效模块

12、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进口车年度SUV Infiniti FX45

13、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进口车年度轿车 梅赛德斯-奔驰 新C级车

14、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2008最值得期待车型 广州本田第八代雅阁

15、2007中国汽车群英榜 2008最值得期待品牌 道奇

2008年中国汽车群英榜颁奖盛典 2008中国汽车群英榜 年度两厢轿车 东风悦达起亚 赛拉图欧风 2008中国汽车群英榜 年度中级轿车 北京现代 伊兰特悦动 2008中国汽车群英榜 年度中高级轿车 广州本田 第八代雅阁 2008中国汽车群英榜 年度高级轿车 一汽-大众 新奥迪A6 L 2008中国汽车群英榜 年度豪华轿车 上海通用 凯迪拉克新CTS 2008中国汽车群英榜 年度豪华SUV 英菲尼迪 FX35 2008年度最佳市场表现企业 东风本田 2008年度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汽车品牌 广汽丰田 凯美瑞 2008年度最具价值轿车 上海大众 朗逸 2008年度最具人气新车 上海通用 别克新君威 2008年度最具时代风云轿车 东风日产 新天籁·公爵 2008年度最具典范尊贵轿车 梅赛德斯-奔驰 S级 2008中国汽车群英榜 2009最值得期待微型轿车 吉利 熊猫 2008中国汽车群英榜 2009最值得期待紧凑型轿车 上海大众 斯柯达晶锐 2008中国汽车群英榜 2009最值得期待中级轿车 广州本田 锋范 2008中国汽车群英榜 2009最值得期待中高级轿车 一汽马自达 马自达6睿翼

2009年中国汽车群英榜颁奖盛典

一、2009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人气车型

1、长安福特 新嘉年华 (颁奖嘉宾:高娅媛)

2、东风悦达起亚 SOUL (颁奖嘉宾:马海生)

3、吉利汽车 帝豪 (颁奖嘉宾:高娅媛)

4、华晨汽车 骏捷FSV (颁奖嘉宾:马海生)

5、上汽名爵 MG 6 (颁奖嘉宾:高娅媛)

6、上海通用 凯迪拉克新赛威 (颁奖嘉宾:马海生)

二、2009中国汽车群英榜特别奖:

年度最具突破创新车型: 东风本田 思铂睿(颁奖嘉宾:唐文龙)

年度进口最强劲SUV: VOLVO XC60 (颁奖嘉宾:邰正宵)

年度最具价值车型:上海通用 别克新君越 (颁奖嘉宾:吕颂贤)

年度最具时尚新车:北京现代 I30 (颁奖嘉宾:高娅媛)

年度最佳操控车型:一汽马自达 马自达6睿翼 (颁奖嘉宾:马海生)

年度最佳性价比车型:东风日产 新轩逸 (颁奖嘉宾:惠英红)

年度最佳市场表现车型:北京现代 悦动(颁奖嘉宾:吴辰君)

年度进口最具人气运动跑车:大众汽车 尚酷1.4TSI(颁奖嘉宾:巴哈古丽)

年度最佳技术匹配车型:东风日产 新天籁(颁奖嘉宾:陈美琪)

年度最受关注车型:东风风神 S30(颁奖嘉宾:佟晨洁)

年度最具人气新车:上海大众 斯柯达昊锐(颁奖嘉宾:谢晖)

三、2009中国汽车群英榜2010最值得期待车型:

1、上海通用 雪佛兰新赛欧 (颁奖嘉宾:东方天使1)

2、上海大众 Ti guan途观 (颁奖嘉宾:东方天使2)

3、广汽丰田 凯美瑞混合动力版(颁奖嘉宾:东方天使3)

4、一汽奥迪 Q5 (颁奖嘉宾:东方天使4)

5、铃木KIZASHI (颁奖嘉宾:东方天使5)

四、2009中国汽车群英榜评委会推荐特别荣誉奖:

2009年度品牌:大众汽车品牌 (颁奖嘉宾:吴迎秋)

2009年度最值得推荐自主品牌:吉利熊猫 (颁奖嘉宾:夏军)

2009年度最佳服务品牌:一汽轿车奔腾品牌 (颁奖嘉宾:李斌)

2009最受关注企业价值行为: 广汽本田 行人保护碰撞试验 (颁奖嘉宾:李斌)

五、2009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车型:

1、国产车年度微型车: 长安铃木 新奥拓(颁奖嘉宾:高娅媛)

2、国产车年度中级车: 东风悦达起亚 福瑞迪(颁奖嘉宾:巴哈古丽)

3、国产车年度两厢车: 一汽大众 高尔夫(颁奖嘉宾:吕颂贤)

4、国产车年度三厢车: 上海通用 雪佛兰科鲁兹(颁奖嘉宾:唐文龙)

5、国产车年度中高级车: 上海大众 PASSAT新领驭(颁奖嘉宾:马海生)

6、国产车年度高级车: 梅赛德斯-奔驰 C级(颁奖嘉宾:惠英红)

7、国产车年度高级车: 一汽奥迪 新A4L(颁奖嘉宾:吴辰君)

8、国产车年度SUV: 广汽丰田 汉兰达(颁奖嘉宾:佟晨洁、谢晖)

9、国产车年度MPV: 广汽本田 新奥德赛(颁奖嘉宾:陈美琪)

10、进口车年度豪华轿车: 梅赛德斯-奔驰 S-CLASS(颁奖嘉宾:邰正宵)

2011年中国汽车群英榜颁奖盛典

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风云车:广汽丰田第七代凯美瑞

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车型:一汽-大众全新迈腾

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企业营销大奖: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群英榜2012最值得期待车型:华晨宝马X1

2012年中国汽车群英榜颁奖盛典

一、2012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人气车型

最佳性价比汽车:东风日产 2012款新轩逸

最受关注汽车:东风悦达起亚 K3

最具时尚汽车:长安标致雪铁龙 DS5

最具人气跑车:PORSCHE BOXSTER

二、2012中国汽车群英榜环保科技奖

上海大众斯柯达 昊锐GreenLine绿动新一代

上汽 荣威E50

丰田 油电混合双擎动力

三、2012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风云车型

年度经济型轿车:东风日产 启辰R50

年度中级轿车:北京现代 朗动

年度中高级轿车:上海通用 雪佛兰 迈锐宝

年度高级轿车:广汽丰田 全新第七代凯美瑞·尊瑞

年度豪华运动轿车:全新BMW 3系长轴距

年度行政级轿车:一汽-大众 全新奥迪A6L

年度市场表现轿车:一汽-大众 全新速腾

年度SUV:上海通用 别克昂科拉

年度进口车:大众汽车 全新一代甲壳虫

年度MPV:东风本田 艾力绅

四、2012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企业奖

上海通用汽车

五、2012中国汽车群英榜年度汽车界领袖人物

上汽集团董事长 胡茂元

六、2012中国汽车群英榜2013值得期待车型

一汽-大众 奥迪Q3

上海通用 凯迪拉克XTS

东风标致 3008

过往3年有什么”人所共知的大事令香港股市上升?

汽车用汽油的质量标准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变化着。而车用汽油质量标准的水平对汽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纵观我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变化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6年—1985年)

中国车用汽油的质量标准基本上是按照前苏联的样本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车用汽油的牌号从五六十年代的56号、66号发展到七八十年代的70号、80号。由于这30年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缓慢、规模小、水平低、品种单调,对车用汽油的质量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因此我国车用汽油的质量标准基本上是停留在沿袭原苏联标准的水平上。这时期车用汽油的质量标准与国产发动机的技术发展水平可以说是基本相适应。当时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为6.2—7.0之间,汽车和客货车的品种较少,例如老解放、老上海、212吉普、苏联伏尔加、嘎斯吉普等车型。

第二阶段(1986—1999年)

中国车用汽油的质量标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首先是标准体系的转变,汽油标准居间脱离沿袭苏联的轨道,而向国际通用标准靠拢。原先以马达法辛烷值为基准划分的汽油牌号改变为以研究法辛烷值作为划分汽油牌号的基准。1986年首次出现的GB484-86车用汽油标准中包括90号和97号两个牌号,其抗爆性指标不仅列入了研究法辛烷值的限值,同时对马达法辛烷值也有要求,即抗爆指数的限值。1989年修订的车用汽油标准中又增加了93号汽油。

车用汽油质量标准的第二个重大变化是1991年颁布了我国第一个车用无铅汽油标准包括90号、93号、95号三个牌号。与普通汽油标准相比,除了不允许加铅外,将高标号汽油97号改为95号,即降了2个辛烷值单位,这是因为靠生产工艺,而不是靠加铅提高汽油辛烷值要困难得多,成本也高,这在国外通常也是这样办的。因此,含铅汽油与无铅汽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存。

所谓汽油无铅化是一个从有铅到无铅的发展过程,时间有长有短,各国情况不同。美国的无铅化经历了20多年,我国从91年第一个无铅汽油标准颁布实施,到2000年车用汽油实行全面无铅化经历了10年。在此期间淘汰沿用20多年的70号汽油老标准。高标号无铅汽油的出现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车用汽油质量标准明显的提升。这时汽油机的压缩比开始提高,达到8.5左右,具有代表性的是83年出厂的第一批化油器桑塔那轿车,当时进口的一些日本轿车如丰田、皇冠等,也采用这一类型的发动机。

第三阶段(2000年以后)

2000年是中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关头。

汽车数量的急增、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严重危害迫使政府加强了治理汽车尾气的力度。汽车排放标准愈来愈严,但是,没有高质量汽油的配合,新的汽车排放标准就不可能实行,仅仅是汽油无铅化已不能满足要求。

2000年国家颁布实施了新的车用无铅汽油标准GB17930—1999,与旧的标准相比,不仅提高了一些项目指标的限值,而且增加了新的项目内容。如硫含量指标由原先的不大于0.15%降为0.1%,铅、铁、锰等金属含量规定的更严了。增加了笨含量、芳烃含量、烯烃含量的限值指标,此外对汽油中的含氧量也做出了规定。为保证电喷发动机能长期正常工作,新的汽油标准还要求加入有效的汽油清净剂。

这一时期汽油发动机为适应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和节能要求,发动机压缩比提高,大部分达到9.0以上,少数达到10.0以上,发动机喷射技术开始淘汰化油器技术,大多改用电脑喷射技术。目前市场上见到的汽油发动机都能体现这一特点,从最近中国汽油工程学会和中国环境保护协会推荐的车型就很明显。

2004年起我国将实施相当于欧洲Ⅱ号法规的汽车排放标准,这仅靠汽车自身的技术水平是不够的,严格的排放法规需要汽车技术和油品质量两者共同匹配才能实现。我国现有的车用汽油质量标准还有待提高。尽管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真正统一的汽油质量标准,但是在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将迫使我们向国际通用的产品标准靠拢。

1998年世界各汽车厂商推出了世界燃料规范,其中汽油规格列出了4个等级的标准。按照汽车排入法规的要求,如果实施相当于欧洲Ⅱ号法规的标准,则汽油的规格应达第二等级的水平。

从现有情况看,我国车用汽油的质量标准还差得很远。如2级汽油规定硫含量不大于0.02%,而我国现行标准的硫含量为不大于0.08-0.1%;烯烃含量规定不大于20%,而我国现行标准为不大于35%;金属含量(铁、锰、铅等)规定检测不出来,而我国目前还允许加锰抗爆剂;更重要的是在汽油规格中增加了过去所没有的使用性能项目,如发动机喷嘴清净性,进气阀清净性,燃烧室沉积物测定等,并规定了限值。这就要求车用汽油必须加清净剂,否则就达不到规格要求。

可见我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这些年来虽然有较大提高,但与国外相差距还很大,需要炼油行业加速前进,跟上国内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步伐。

另外,当今世界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石油能源危机。二是环境污染。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近几年已进入汽车的高速发展期,汽车产业已成为国家的主要支柱产业,它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伴生而来的一些问题日益严重,例如,中国近年来石油进口量不断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会不断扩大,能源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已经造成人居环境空气质量的严重恶化。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所说:“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积极寻求和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我国的头等大事。

从保证中国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双重角度出发,都要求我们必须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并解决, 解决矛盾的途径不会是单一的,也不具排它性。我们不能再重复发达国家过去曾走过的路,从现在起就应抓紧开发清洁代用燃料,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充斥的都是世界各大汽车公司以石油为基础的汽柴油为燃料的车型,选择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清洁代用燃料和清洁汽车路线,才有可能走出一条有自主发展和有特色的汽车工业路线,并能保证百年以上的燃料安全供应。

中国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由煤转化为汽车清洁燃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由之路,我们基于多年研发和推广应用,从甲醇汽油重要性、可行性、优越性、环保性等方面,论证建议我国应大力发展甲醇汽油。

一、加快推进甲醇汽油发展意义重大

甲醇汽油替代化石燃料量比大,环保效果好,从量化和时空观点看,是替代车用清洁燃油的最佳选择,加快推进甲醇汽油的推广和应用,发展意义重大。

1、是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能源战略安全保障方面需要。

从石油持续涨价和我们进口石油逐年递增因素考虑,M50甲醇汽油和甲醇柴油(正在研发中)的替代作用关系到国家进口、外汇和能源安全问题,也涉及到中国国力的承受能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问题。

我国的能源状况是贫油少气富煤,从1994年起已成为石油纯进口国,此后平均每年都递增约1000万吨,目前年原油消耗量达2亿吨以上,年进口量达到7000万吨,成品油年进口量达三千多万吨,在巨大用量的压力下,我国能源安全已成为严重问题,迫切需要寻找新能源。以煤制甲醇是较好的出路,甲醇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就成为甲醇汽油,它可以直接代替普通汽油,缓解汽油的紧张局面,同时甲醇汽油燃烧完全,有很好的环保效益,其应用前景非常看好。

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的一项预测表明,全球化石类能源的可开采年限分别为:石油39年,天然气60年,煤211年;全球的石油生产将于2010—2050年间的某一年达到顶峰,然后会逐渐下降。石油资源量的有限、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和竭力控制中东等地石油资源已是不争的事实,其政治、经济上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不少专家认为,像中国这样发展中的大国,如果不努力开发自身的石油替代能源,将会出现一些悲剧后果。

中国是一个煤炭资源相对丰富,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较缺少的国家。国家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可开采煤炭储量为7650亿吨,石油可采储量约为50亿吨,天然气预测资源约为38万亿m3,但现探明可采储量为2万亿m3。在世界已探明的的储量中,中国的煤炭占15%、石油占2.7%、天然气占0.9%。这就造成中国能源结构在相当长时期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必然事实。

2、可提高我国燃油的品质,满足“节能降排”的环保需求。

甲醇汽油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国家2007年7月1日推行国标车用燃油3号标准的实施。在国内炼油厂投巨资(500-600亿元人民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油品质量不能按期达标的情况下,M50甲醇汽油以少量的投资,快速的增量可部分满足“节能降排”的环保需求,可以迅速降低燃油硫含量,提高燃油品质。甲醇不含硫。对于推广利用先进的尾气燃烧技术创造了条件,进而维持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实施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适应国际《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

目前我国车用汽油标准仅能满足欧I标准的要求,还远远不能满足北京、上海、广州等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环保计划的要求。其次对于汽车的排放指标是与汽车本身的品质和燃油的性能紧密相关的,国内汽车的升级换代比较快,目前燃油的标准低已经成为排放指标升级的瓶颈。因此,必须对现有车用燃油标准和品质进行改变,一方面,提升燃油的标准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加强燃油排放指标的监测。

3、对国家石油能源的储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据有关机构研究发现,在可用混和气浓度范围内,发动机使用甲醇的热效率比对应汽油高7%~13%。同时甲醇可用可再生资源进行生产,又有利于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甲醇汽油的推广有利于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可以减少石油需求,保障能源供给。目前对外依存度接近50%,随着油价持续攀升,石油保障受到影响。

4、能带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目前世界甲醇生产原料中,天然气大约占80%,我国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价格较高,从而使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的成本比以煤为原料高出35%左右。煤炭是中国储量最多、产量最大的主导能源,且我国煤制甲醇生产技术成熟,因此,甲醇汽油研制成功将会带动煤化工及可燃物质提取混合醇工业的发展。从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与合理利用来讲,甲醇车用燃料的推广可以拉动甲醇销售市场,带动甲醇产业的发展,促进甲醇原料的多元化,合理化与廉价劣质煤原料的增值和环保利用。如可以回收炼焦尾气生产甲醇,减少大气污染。仅山西,如将所有炼焦尾气回收,可生产甲醇1000万吨/年。

二、加快推进甲醇汽油发展条件基本成熟

从国家经济发展,能源战略安全保障方面需要,全面推广甲醇燃料条件已成熟,甲醇燃料的发展已到了关键时刻。

1、M50甲醇汽油项目概况。

北京欧亚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M50甲醇汽油采用自行研发的添加剂改性配制,克服了甲醇热值低、腐蚀性、储运分层等固有缺点,解决了大比例甲醇催化燃烧技术和尾气净化,互溶性与分层,低温起动,高温气阻,发动机零部件材料腐蚀性问题。可替代常规汽油,其特点是:

适应性好 - 使用时无需改变汽车发动机和加油站设备便可以直接使用,并可与常规汽油任意混合使用,对汽车发动机和加油机没有任何不良影响。M50甲醇汽油的互溶性好,产品质量稳定,储运周期可达一年之久,不分层,不变质。 动力性好 - M50甲醇汽油分子量小,蒸发潜热大,有效提高了发动机热效率。辛烷值高,抗爆性好,动力性强,发动机噪音低。

环保性好 - M50甲醇汽油通过添加剂改性,含氧量高,燃烧充分,其生成的有害气体比汽油低,尾气污染排放量少。检测表明其二氧化硫(SO2)碳氢(HC)氮氧化物(NOx)和一氧化碳(CO)优于同类汽油;排放指标达到了国3号标准,接近欧洲4号标准。生产过程在常温常压下密闭进行,全过程计算机监控,清洁安全无三废污染。

腐蚀性小 - M50甲醇汽油单车行驶17万公里,经上海内燃机研究所解体表观检查证明,腐蚀性与常规汽油类同,未发现塑料、橡胶等零部件有溶涨现象、金属等零部件也没有腐蚀现象。

2、项目稳定质量保证

该项技术成果被认定为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产品有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局核发的产品质量企业标准,工厂有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许可证,港口经营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为对用户负责,该产品由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提供了两亿元人民币产品质量责任保险,承诺由于使用北京欧亚新能源公司生产的M50甲醇汽油所引发的发动机损坏和导致的责任事故均进行高额理赔。一年多的销售和近二十万辆车次的使用,用户反映良好,没有一例质量投诉。

3、推广甲醇燃料条件已成熟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BP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指导委员会主席倪维斗认为,我国能够代替石油的产品,首先要量大、成规模,其次是原料要充分。从这一点衡量,最符合条件的应该是甲醇汽油。

相对于电能、液氢、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核能等,醇基燃料以其优异的品质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汽车代用清洁燃料。

M50甲醇汽油作为替代能源具有很多优点。

优化能源结构 - 提高甲醇和汽油的利用效率,能优化国家能源结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

原料来源广泛 - 因为甲醇的来源广泛,其中煤制甲醇更具重大意义,尤其对含硫量高、不易民用或工业用的煤,也不影响生产甲醇。我国的能源状况是贫油少气富煤,尤其是我国大量的含高硫、低热值、不易民用或工业用的煤,都可用来生产甲醇,利于资源综合利用。从煤中制取甲醇,也可从植物废弃物中提取,再将甲醇作为燃料代替汽油,等于汽车烧煤烧柴。中国甲醇产能已占世界产能的1/4,总在建规模为1700多万吨,其中绝大多数在2007~2008年间达产,预计到2010年国内甲醇总能力将达到2000万吨以上。

绿色环保燃料 - 甲醇汽油含氧量高,燃烧充分,能有效地降低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按照国家标准,碳氧化合物下降98.9%,碳氢化合物下降88.11%,达到欧III标准,部分指标达到欧IV标准,有利于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故有绿色环保燃料之称。

提高动力效率 - 因为甲醇汽油的燃烧特性,甲醇是一碳醇,燃烧充分优于乙醇,其环保性为业界公认,能有效地消除燃烧系统各部位的积炭,避免了因积炭的形成而引起动力下降、燃烧不充分等现象,且可降低各工况排气温度,有利于降低零部件热负荷,延长发动机部件的使用寿命。甲醇汽油辛烷值高,动力强,适用于高压缩比发动机,可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同时含氧量高,可适应沙漠及高原缺氧地区等特殊环境;

有效节约能源 - 因为甲醇汽油中的甲醇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溶剂,能有效地消除油箱及油路系统中杂质的沉淀和凝结,有良好的油路疏通作用,减少为清洁疏通油路而购买的如油路通、燃油精等添加剂的费用开支,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使用方便快捷 - 因为使用甲醇汽油无论是电喷式和化油器式的任何一款汽油发动机,无须作任何改造即可正常使用,整个销售渠道除了作必要的清洁外也不用改造。

经济效益显著 - 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众所周知,甲醇的生产成本仅相当于乙醇的1/3(注:2004年每生产销售1吨燃料乙醇,国家补贴2736元,后逐年降低到2006年补贴降到1373元);

而且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甲醇汽油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产量在1.7~2.0亿吨,相当于2.09~2.28亿吨甲醇,而且还不包括甲醇作为四大基本有机原料的消耗。2020年甲醇的市场销量可能在3亿吨左右,尽快出台甲醇发展产业政策,促进甲醇工业发展,形成国家支柱产业是我国当务之急。

中国是世界石油消费大国,但石油储备刚刚启动,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这点储备只能是杯水车薪。将资金用于大力发展甲醇燃料,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既是最好的石油战略储备,也能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三、加快推进甲醇汽油发展形势十分紧迫

甲醇燃料的快速发展势在必行。

1、大规模推广甲醇汽油,可以保证国三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尽快实施。

我国国3机动车尾气强制性排放标准应当今年7月1日实施,但目前市场供给的燃油质量满足不了要求,若等两大石油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改善油品质量,国3标准的实施不得不推迟3年。

2、目前地方推广甲醇汽油的积极性非常高。

山西已经出现规范使用甲醇汽油的情况。上海、大庆在相当部分车辆中使用M50甲醇汽油,积累了经验。甲醇燃料在经济、环保、动力、安全、替代及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清洁的替代燃料,有关毒性、材料腐蚀等问题已经解决。

3、推广甲醇汽油也是国家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迫切要求。

众所周知,醇醚燃料是一种新型环保替代能源,但鲜为人知的是醇醚燃料还有显著减排温室气体CO2的作用,而且使用大比例M50甲醇燃料减排CO2可达32.71%以上。

改变石油短缺、污染严重的唯一方法,就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开发绿色替代能源。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减排CO2等温室气体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使用低碳清洁燃料与可再生的新能源已是众望所归。

同时,甲醇是一种相对廉价的一碳化工产品,最理想的低碳清洁燃料非甲醇莫属。甲醇目前主要由煤炭、天然气、煤层气或焦炉煤气化工合成;而在不久的将来则可以实现用农林作物纤维、生活有机垃圾等可再生资源经气化合成燃料甲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醇醚燃料在我国的全面推广,不仅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国家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及可持续和谐发展是一大贡献,而且是最终实现人类在能源方面梦寝以求的生态平衡。

四、甲醇汽油项目发展建议

加快发展煤基醇醚燃料具有很好的发展条件,已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可以扩大发展规模,替代石油,以解决我国石油短缺的问题。为此,我们建议:

1、国家宏观必须重视。

国家能源战略也不完全是市场行为,煤基醇醚的推广在国家的定位、导向、规范、激励以及投入是不可缺少的。

把发展煤基醇醚燃料列入《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列入国家发改委 “国家替代能源发展计划”,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只要有条件的企业都应许进入能源领域,打破“能源领域企业必须戴国企帽子”的现象。

成立国家专门组织或部门,如“国醇汽办”,有如行业组织即“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全国醇醚燃料及清洁汽车行业建设、发展、协作和服务。

国家参照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关于《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方案》(发改工业[2004]230号),国家应以支持车用乙醇的政策支持煤基醇醚燃料发展:如对国家批准的燃料甲醇生产企业免征5%的消费税,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对使用燃料甲醇的享受补贴政策,补贴额按规定比例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等。

2、实施示范工程。

有选择的成立国家醇醚燃料生产基地和国家醇醚燃料汽车产业化示范地区。一是M50示范工程;二是甲醇混合动力汽车试点。

把清洁车用甲醇汽油(柴油)的研发推广与实施国3号车用燃油标准对接,作为“节能降排”,能源替代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大事来抓落实。

当务之急是扩大示范,以点带面,对资源配置合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方便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示范项目工程。充分发挥民营和国有大中企业的优势,鼓励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种资金,创造条件设立“节约示范工程”专项发展基金,促进甲醇生产、甲醇车用燃油调配与储运设施项目工程的建设。

战略导向:首批示范工程设点3个,形成100万吨/年规模。

1)东北地区(低温和高纬度)

以大庆油田为低温区域示范项目工程,辐射整个东北和华北地区。大庆甲醇厂和炼化厂相距近(≤2Km),基础设施完善,密闭输送管线工作量小,铁路、公路运输条件齐备,投资少,见效快,油气资源有保障。抓紧立项,加快实施,明年奥运会之前即可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清洁汽油。

2)华东地区(中温和中纬度)

以上海为中温区域示范项目工程。建立研发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立足上海研发,幅射江、浙沿海及华东沿江区域。

3)华南地区(高温和高纬度)

以广东珠海为高温区域示范项目工程,辐射华南包括港澳地区。

在首批示范工程取得经验基础上,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种资本形成规模产业区,面向全国重点城市服务。2008年在甲醇与成品油生产集散地扩大示范,力争2010年形成1000万吨以上的甲醇替代规模,生产销售2000万吨以上的清洁车用M50甲醇汽油生产能力,以促进产业化和规模化。

3、抓紧制定国家甲醇汽油标准。

我们需要国家相关部门能给予支持和归口管理。

早在2001年7月12日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审阅《关于发展甲醇燃料有关情况的报告》时就明确批示:“要抓紧制订质量标准,使用规范、规划……”。事到如今,关于甲醇汽油标准的出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资源和市场调研、评价、统筹布局、总体规划、分期实施、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与无序竞争。同时避免行业垄断和侵犯知识产权(冒牌、等)的不良行为发生。

4、鼓励地方推广使用。

在煤基醇醚燃料产业化示范阶段,国家发改委在重点甲醇生产项目、甲醇汽车及发动机项目、输配工程项目方面给予贴息贷款扶持,加快各地方有能力有信心进行建设和市场培育。

5、国家石油公司应当在推进甲醇汽油使用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打破部门、地方界限,尤其是国家石油公司也要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开放市场,建立市场有序竞争机制,使各投资者、国内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都有机会进入国内油品流通市场。使我国石油市场呈现出市场开放全方位、资源配置多层次、市场主体多元化和流通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

综上,我们建议在产业化示范阶段,车用M50甲醇汽油示范地区的甲醇汽油的推广由国家专门组织或部门如“国醇汽办”,统一管理。为防止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出现管理漏洞造成安全隐患和负面影响,由北京欧亚新能源定点企业负责添加剂配方的研制生产,清洁汽油的调配供应,以石油公司系统的业务渠道为主进行推广应用,实行许可证制度。

随着试点推广条件的成熟,建议引入竞争机制,经下列程序:“企业申请—条件认证—专家评审—国醇汽办批准”,适度扩大甲醇汽柴油调配示范企业的数量,并按照市场化运行模式,纳入甲醇燃料推广渠道。

在政府行为主导下, M50甲醇汽油在边实践边完善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符合国情较为成熟的实施计划和总体目标。

谁知道2004年中国十大事件是什么?

2006年

一)新股集资三千二亿冠全球,工行AH同步上市开先河

人民币趋升,A股与H股股价互相追逐,加上资金流入推波助澜,中资股份炒味甚浓,359只内企股份已占港股总市值约五成,即逾6万亿元。国企指数屡创新高,突破一万点关口;金融类股份更频创新高。工行、中行、招行、交行与建行,以及三保,即国寿、平保及财险轮流炒作。国寿股价一年升三倍;以市值计,工行更超越汇控,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值银行港股破二万市值13万亿,抽水活动频繁蓝筹纷配股

港股于中资股带领下,节节向上,恒指于年底创出20049点历史新高,汇控年内高见150﹒83元,中移见68﹒7元。由于内地多只大型银行本港挂牌,令港股市值增至逾13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七大市值市场;每日成交额动辄达五、六百亿元,并曾创出单日成交额760亿元纪录,仅次于98年港府入市。

今年是内地「宏观调控年」,但雷声大,雨点小,经济仍保持快速增长。年内沪综指创出历史新高,深综指数分别上升约一倍,而人民币贷款于今年首季已超出全年调控目标的一半。

为遏止投资增长过快行业,经济过热,人行于年内先后两次共加息0﹒54%、3次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共1﹒5个百分点;并4次针对贷款过快的银行定向发行惩罚性央票共3700亿元人民币。

除了收紧银根外,中国 *** 亦抛出多项宏观调控措施,遏抑水泥、焦化及铁合金等增长过快行业;房地产行业方面, *** 推出「国六条」,严格执行住房开发、销售有关政策,完善住房转让环节税收政策,引导和调节住房需求(六)人民币年内已升值逾3%,势头强过港元联汇受关注

人民币兑美元更曾于11月尾首次进入港元联系汇率兑换保证7﹒75-7﹒85的区间,中间价报7﹒8402,之后更长期滞留该区间内,内地甚至出现汇率倒挂现象。市场关注人民币持续升值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并令港元强方兑换保证有上移压力(七)港经济增6﹒5%通胀升,楼市两极化山顶地创天价

经济向好,但本港楼市却呈两极化,中小型住宅表现呆滞,豪宅往往升幅惊人。年底拍卖的山顶地皮,更以天价成交,每呎楼面地价4﹒2万元,成为全球纪录,估计落成后呎价将逾5万元(八)美国加息四次中国香港反减息,美元偏软油金高位齐回落

美国上半年加息四次共1%,下半年四次议息利率均维持不变。中国香港方面,由于资金充裕,大部分银行全年只加息两次,并逆美国而行率先减息。

国际油价于7月创下每桶78﹒4美元历史新高后,逐步回落至54﹒86美元。金价由年初每盎司516美元升至730美元的26年高位后回顺,年底于约630美元水平上落

(九)电盈卖台消息扰攘逾半年,星盈拓小股东否决终告吹

电盈「卖台」引起轩然 *** 。最先由外资基金新桥及麦格理提出逾500亿元的收购建议,惟建议因第二大股东网通反对而告终。其后由梁伯韬(组成的财团接手这个「烫手山芋」,但由于财团名单涉及李嘉诚在内,引起市场及监管机构关注,而李泽楷更「表态」不满父亲参与收购。「卖台」事件扰攘近半年,最终于11月底被新加坡盈拓小股东否决而告吹(十)三间证券行年内相继爆煲,证监加强会计师对帐核数

今年内有三家证券行接连出事,引起市场对投资者保障的关注,监管当局更计划加强会计师与证券行的对帐核数。

5月,鸿运证券的流动资金不足,被证监会冻结其资产;该行一直将客户证券扺押,换取银行贷款。7、8月间,大发证券及永业证券先后出现财务问题;前者涉及非法转移客户资产,后者大股东则挪用客户资金,并向客户提供伪造预结单

2005年

美元见底反弹足1年

1月3日﹕去年底几乎所有外汇分析员都唱好外币,有说日圆兑美元会升至95,欧元兑美元会持续2004年12月31日的高位1.36水平。但踏入2005 年,美元便出现接近一年的反弹。除了加元外,其他主要货币都出现不少跌幅,当中欧洲货币和日圆都下跌逾10%。市场焦点从美国双赤转为息差。

2月

汇控业绩后 全年跑输大市

2月28日﹕汇控由今年2月底公布业绩后开始,股价转弱,管理层指未来暂不再有大型收购,而分析员认为美国汇丰融资经过两年大幅增长后,未来增长动力将会放缓,令股价在历史高位133.5元开始回落,至今仍跑输大市。

4月

恒指见今年收市低位

4月18日﹕今年大部分环球股市都在4月中见底,港股亦不例外,中日关系紧张和中国宏观调控政策,都是之前跌市主因。而当日因美国公布较市场预期为低的消费信心指数,令美股下挫,亚太区股市亦急跌,港股大跌2.1%,至13355点的今年低位。

5月

任三招 *** 银行拆息急升

5月17日﹕人民币升值声不断,兼热钱持续流入本港,除了港元持续强势外,亦令银行同业拆息低企,银行亦不愿加息,最优惠利率在5月时仍处5.25厘低位不变。市场便憧憬中国香港会长期低息。金管局在当日推出强化联汇的措施,订下港元最高价位,随即令拆息?升,1周内1个月的同业拆息便上升1厘,而随后银行便「追加息」,现时本港银行的最优惠利率便介乎7.75厘至8厘。

6月

电盈购Sunday 触发并购潮

6月14日﹕本港电讯业今年出现较大变化,较小型的电讯商纷纷落入大财团手上,电盈于6月中宣布收购Sunday﹔10月5日,中移动亦突然宣布收购华润万众,本港电讯业重组声再起。新移动亦于11月宣布与CSL合并,令本港流动电讯商减至5 家。

交行上市

6月23日﹕内地首家银行交通银行正式来港上市,公开招股部分录得204倍超额认购,上市后表现不俗,其后窝轮发行商一齐推出新交行轮,在8月8日曾带动股价上升6.4%,至3.325元。

7月

人民币「出其不意」升值

7月21日﹕总理说过,人民币升值会出其不意,经过多番传闻,人民银行终在7月21日宣布人民币升值2.1%,并称与一篮子货币挂?,当日马来西亚亦宣布放弃其联汇制度。这令港股突破今年闷局,冲破14300点阻力,直扑今年高位。

8月

中移业绩佳 推高大市

8月10日﹕中移动公布优于预期中期业绩,令股价单日升逾7%,亦令中移动近半年股价一直维持强势,一度逼近40元的4年多高位,为恒指贡献700点之升幅。

港股创今年高位

8月15日﹕人民币升值后,港股动力一直维持至8月,在地产股和中移动带动下,港股创下今年暂时的收市高位15466点。

油价冲破70美元大关

8月30日﹕油价反复上升多年,今年也曾出现爆炸性?升,在飓风卡特里娜影响美国南部及其炼油设施后,纽约期油创下自1983年开始交易以来的新高每桶70.85美元,其后在美国释放战略储备才出现下挫。

9月

迪士尼开幕 零售股玩完

9月12日﹕中国香港迪士尼在9月中开幕,在最后的好消息都出笼后,投资者梦醒零售业要面对大幅加租的后遗症,近两年好景的零售股,纷纷出现大幅回吐,近期陆续公布业绩的本地零售股,不是下跌便是勉强保持盈利水平。

11月

领汇掀起新股热

11月25日﹕延迟了一年上市的领汇,成为首只于港挂牌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招股时认购反应并不算太热烈,超额认购19倍,但股份上市后表现强劲,在对?基金TCI入股后,基金价格更火上加油,最后促成年尾的新股热潮。

12月

金价屡创新高

12月12日﹕在多种商品都创出新高后,金价亦不理美元强势,年尾出现急升,于上周创下每盎司544.5美元的24年新高。不过,近日金价走势飘忽,上周二至四连跌3日,跌至每盎司500美元边缘。

2004年

由于中东和伊拉克局势不稳,与及全球需求增加,石油价钱在一年内上升了超过三分一,每加仑汽油在今年亦超过$2,幸好未大幅推高通膨率。

虽然联邦储蓄银行将短期利率分五次升高1.25%,长期债券利率和固定房屋贷款利率完却不升反降,十年公债利率在年初是4.3%,在年底是4.23%。原因是市场对长期通货膨涨率放心,目前通膨率大约是3%。

随着经济复苏,大公司收购合迸的风潮又起,最受人注目的包括﹕KMART 与SEARS合迸、AT&T WIRELESS 与CINGULAR合迸,与及ORACLE恶意收购PEOPLESOFT。

不单止收购合迸大幅增加,连沉寂了好久的初上市活动也再活跃起来,最受人注目的当然是GOOGLE,以不常见的「荷兰拍卖」方式上市,可惜处理上有瑕疵,结果只能以每股$85价钱上市,但第一天已经升到每股$100,之后短短四个月价钱已经加倍,令人担心市场泡沫又再次来临。

零四年多位大公司负责人被判入狱,最触目的是「家政女王」MARTHA STEWART被判入狱五个月,目前仍在期间。此外,有几家大公司的首脑,与及华尔街著名的投资银行家都被订罪判刑。

MERCK药厂最畅销和最赚钱的药VIOXX被发现可能会导致心脏病,马上要停止售卖,MERCK股票价钱下跌了三分之一,损失市值高达$33 BILLION。之后,PFIZER公司的CELEBREX药也被发现有同样问题,市值损失为$23 BILLION。,参考: .business.yahoo/051218/216/1jopy?cat=bs_in_finance,有人在2010年中不幸帮衬天誉国际金业有限公司( Prestige ) 的经纪后出事啊.

电邮地址: [email protected]

QQ : 4006762425

网址: prestigegroup/index

有人在那里投资伦敦金(现货金),

被那公司姓陈及姓林两女经纪游说交密码使她们代为投资,

但原来她们投资经验好差,好容易就输清光.

所以做伦敦金(现货金)买卖就不可以假手于人呀,要亲力亲为呀!

之后竟然被自称那公司男职员电话警告不可以投诉啊呀!

希望那公司加强监管经纪啦.,大家做伦敦金/银(现货金/银)投资时要特别小心!

设勿将阁下的该投资户口密码交给任何人呀!

包括阁下的经纪呀.

因为阁下要对阁下的投资负责任呀!而且投资前要问清楚呀!请勿心急呀!

即使阁下的经纪催促做买卖决定下也先停下来,想清楚呀!

警讯话:[源于贪念];

小心做金融大鳄点心呀!

小心有[天遇]伦敦金呀!,董先生脚患退休.,

我想了解自2000年到现在的石油股价涨幅情况

2004年中国经济十大事件

1、宏观调控:“点刹”过度投资

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2004年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宏观调控。由于一些行业的过度投资,使得煤炭、电力、石油、运输等相继出现紧张,发展下去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央及时注意到了这种现象,认真研究了产生的原因,并且适时、有效地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宏观调控可以说是今年各大财经媒体都不能回避的报道重点,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做如下点评:

宏观调控实际上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中央和国务院对这次宏观调控发现是早的,措施也是果断的。虽然我们不能说,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控,今天的经济就崩溃或者怎么样了?但是肯定地说,如果不调控,经济要健康持续地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说钢铁产业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发展过多,铁矿石就可能短缺。据我所知,我们的铁矿全国目前的存量资源90亿吨,其中辽宁地区就占50%。那么他钢厂怎么办呢?就要依靠进口,依靠进口运费是昂贵的,同时出口国要抬高价格,那么你炼出一吨钢需要多大成本,这都是可以算出来的。你的钢铁价格是高的,会不会影响其他方面的价格,物价上涨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首先要肯定,这次宏观调控是很有效果的,多数的企业、多数的地区感觉是比较好的。有几组数字可以证明:首先,全年GDP的预测可能是9%,或者是9%多一点;财政收入预计增长20%;农民增收的幅度根据有关资料是11.4%,实际增长是6%;城镇新增就业可能达到900万人。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前三个季度与第一个季度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回落了15%,钢铁水泥投资增幅分别回落了65%和43%,就是说回落一半以上。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新增13%,进出口贸易大家都知道,今年很可能突破1.1万亿美元,再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一直控制在4%以内,就是说,人们原来担心出现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这种情况没有出现。

这几组数字给出一个印象,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势头。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宏观调控就结束了,或者我们可以鸣金收兵得胜回朝了。宏观调控取得了成效,并不意味着宏观调控已经结束,就经济运行而言宏观调控永远是一个主要课题。

我说宏观调控是一个常态性的东西,就像我们总要在万有引力下在地球上生活,走路的时候也得找一个平衡啊,但讲常态不意味着作为宏观调控这个特定的词提出来,一直就要得很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随着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观念不断地更新,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宏观调控应该如影随形地在我们的经济生活里经常闪现。就好像我们的路走熟了,还要想办法走得直一点,尽管可能左右摇摆是不可避免的,终不至于大起大落。

2、聚焦能源:破解燃“煤”之急

有人说,2004年是“电荒”年,而在电荒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煤荒”。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预测,2005年我国煤炭仍将有8000万吨的缺口,供应紧张的局面将继续存在。在煤炭紧缺的现象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做如下点评:

从煤炭产业本身来说,这几年来它的投入比较少,生产增长能力比较慢,新增加的可开采的储量也都比较少。而且很多煤矿的生产条件比较差,所以今年以来,一出现煤炭供应的吃紧,就造成了煤炭生产比较被动,不太容易适应突然增加的需求,你让它增加更多的煤炭的产量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因为它的基础已经比较薄弱,但这方面可以说不是很主要,更主要的原因是国民经济的高增长,带来了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度的上升,所以煤荒主要原因在煤炭之外,尤其是电荒。电力要吃掉煤炭产量的50%-60%。电力今年以来增长了10%以上,它就必然带动对煤炭的大量的需求,但这种需求增长起来之后,从煤炭方面说,它会提高煤价。因为市场需求增加了,按照市场规律,按照价值规律,这个价位应该反映这样一种变化,但是从电力企业这个角度说,他们又不太愿意承受、承担煤价上涨这样一个因素,因为在我们国家煤炭的价格已经放开,是市场调节的。而这个电价没有放开,是由政府来控制的。

这样从去年开始到今年煤电之间在价格上的矛盾一直非常突出,这种矛盾由中央政府出面调停,虽然有所缓解,但是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煤炭供求这个矛盾从根本上说,有赖于国民经济从局部的过热降温,这是最根本的。从技术层面说,这种煤电的矛盾是这里边很重要的一个关节点。煤电的矛盾专家们有各种不同的建议,有的是现在提的比较多的是煤电价格的连动。就是煤价涨,电价要跟着涨,至于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这有一个非常复杂的价格体系,现在正在探讨比较多的,或者说已经进入政策视野的煤电的价格连动提的比较多。我认为从根本上恐怕有赖于电力的市场化的改革,这个改革完成之后,电价就能够基本上反应供求规律,这样不管是煤价上涨还是下落,在电价上也能得到相应的反应。这是从长期来说,从根本上说的,应该靠这样一种机制,从近期说就是靠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能够抑制经济过热的苗头,降低需求,给过热的经济泼点水,降降温,宏观经济达到了健康的、可持续的状态之后,煤炭这个产业也能够恢复供求的平衡。

3、钢铁虚热:回归投资理性

2004年钢铁行业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价格的变动,价格走了一个V字形,年初的时候往上攀升,大概从5月末开始下降回落,然后到6月末又上来了。这个V字形反映了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性,从盲目投资到回归理性。

《经济日报》前总编辑艾丰做如下点评:

先说说年初的攀升,其实钢铁价格的攀升并不是从今年年初开始,要往远了说大概从2002年开始攀升。逐步抬高,大概今年年初达到了最高点。为什么会这样呢?最基础的原因就是经济拉动,我们国家经济生活里边,对钢铁的需求增加的很快,而增加很快的需求又是两个产业起的作用:一个是房地产,因为盖房子需要大量的钢材;还有一个产业就是汽车,这两个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对钢铁的需求。从这种意义上讲,虽然涨价不能说是好事,但这是个好兆头。因为我们国家过去一个建筑业,一个汽车产业,没有形成支柱产业的态势。这些年通过改革,特别是房改,住宅商品化,住宅信贷这样一些措施把住房产业推上去了,所以才有了钢铁产业大发展。

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中间掉下来了,为什么掉下来了呢?这是宏观调控的结果。因为钢铁价格很高,就引起了一种投资热。大家要赚钱,根据当时比较高的价格,钢铁的利润至少可以达到12%,个别的可能达到22%。这个利润很高,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结果就出现了投资过热,如果这些投资项目都建成的话,有人测算了一下,炼钢的能力至少要增加1.5亿吨。我们原来的能力是3.1亿吨,3.1亿吨加上1.5亿吨就是4.6亿吨,这种能力远远超过我们实际的需求,所以感到一种投资过热,如果都把它变成项目,都把它投入生产将来会有很大的问题。除了量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个质的问题,也就是说许多投资项目并不是高科技的,没有达到严格的环境污染、技术水平要求等等。这样的话,钢铁产业的量上去了水平就会下来,特别是还要占用很多土地,有的建设项目主要是银行资金,一旦出了问题,风险在银行身上,所以国家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

4、粮食增产:农业稳则天下

4、粮食增产:农业稳则天下安

在中央“一号文件”等优惠政策的拉动下,今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的夏粮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8%,秋粮的生产形势同样让人感到乐观,预计今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预定的9100亿斤。这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将结束1998年以来出现的连续下滑的局面。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保护价等措施的实施,让农民看到了种粮带给他们的实惠。但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粮食价格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上涨势头,粮食是多了还是少了,百姓对此十分关心。甚至引发了关于粮食安全的议论。

《经济参考报》总编辑王海征做如下点评:

今年中国的粮食生产有两点值得关注,一个是增产,一个是涨价,这恐怕也是大家共同关心的粮食方面的两个问题。我们觉得增产当然是一件好事。那么在增产的同时,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对下一年以至以后的粮食生产产生影响。从粮价的绝对水平来看,不能说就是粮价很高了,因为粮价增长了以后,影响到的实际上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粮食的生产者,一方面是消费者,消费者主要是城镇居民。从城镇居民来说,粮价上涨,对大部分城镇居民应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或者说这个影响对他们的生存、生活角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说粮价现在上涨的水平不是那么高呢?我想说一个数字,就是我们从改革开放以前来看,当时的粮食价格基本上是保持稳定的,而且是低水平的一个价格。从大家最熟悉的标准粉来说,当时北京的价格是一毛八分五一斤,到现在标准粉的价格涨了大约是8倍,可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算起到2003年,大约是增长了19倍。那么相对这样一个数字,我觉得粮食价格从城镇居民来说,应该是还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且粮价也没有超过整个这么多年的物价上涨水平。

中央政策对农业扶持,这个是每个国家都做的事情,在国际上也是正常的,世贸组织的规则也是允许的。通过今年一年这么多政策下来以后,我们的支持力度确实比过去大多了,但是还是有空间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仅仅靠政策扶持毕竟空间是有限的,它不会无限制地靠政策扶持,仅仅靠政策扶持,我们的粮食增产也不会有一个长期的、永久性的发展。

要保证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一个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再有一个是农业产业链向工业方向的延伸。我先说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中国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主要就是一个是现代化,一个是市场化。那么现代化呢,一般想起来是提高科技含量,科学技术运用于农业,这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说种子、化肥以及各个方面的种植方式,包括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除了现代化这一个因素之外,第二个因素是市场化,市场化主要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农业生产。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好的苗头或者趋势。黑龙江有一个地方,它的农业合作组织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而是市场意义上的合作,发展的很快,实际上也是促进了农业内部的专业分工。

5、民工短缺: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民工潮曾让我们无数次感叹我国劳动力的充足,但是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国一些地方却陷入了“缺少工人”的尴尬境地。很多媒体纷纷发问:延续了十几年的民工潮,为什么变成了民工荒,是因为经济发展过快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足?还是因为随着农村生活越来越好、就业机会增多,农民们已经对进城打工不屑一顾了呢?

《经济观察报》总编辑何力做如下点评:

民工荒这个叫法本身可能并不准确,今年发生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比较低技能的劳动力的供给出现了局部短缺,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更准确的描述。从整个判断上来讲,民工的短缺应该不是全局性的问题,它是局部的,跟今年整个的经济形势是非常相关的。比如说今年粮食丰收,今年粮价上涨的比较多,农民的收入会因此增加的比较快,这样他可能选择说我在家里种地是不是更好一点,这是一个原因。再有一个,城市里面今年的物价涨幅比前几年要快一些,今年全年算下来,城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在4%左右,这样民工在城里的成本也会高一点。

另外还有一点,这些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民工的工资待遇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劳动力的成本,这个价格是不是扭曲的,包括劳动保障的条件是不是真正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水准,这些方面可能都会有一些差距。我觉得可能是这些原因导致了民工在局部地区的短缺。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民工的这种不断城市化,或者从农民变成工人的这样一个进程,应该说还是很长的一个进程,不会一下子就结束,也不会一下子出现非常规模、大规模的劳动力短缺。

虽然我们说这件事情的影响本身现在还不能说是一个全局性的,但是媒体或者学者非常关注,是因为这件事情释放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我们的劳动力价格只有马来西亚的1/4,相当于现在日本和美国的1/30和1/40,就是比较便宜。而且我们的人口比较多,这个比较优势对国家的对外出口,就是制造业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我们今年外贸出口,进出口总额可望达到1.2万亿美元左右,占整个GDP的比重也非常高,这是我们过去这些年发展的一个很成功的地方。民工短缺就给了一个问号,是什么呢?就是这样一个趋势还能不能持续下去呢?

首先,我觉得这可能是个好事情。因为从信号的角度来讲,它至少给我们一个提醒,就是说我们将来可能不能永远地靠比较低廉的劳动力,我们除了这个优势以外,看来还应该发展别的优势,比如技术、比如知识产权、比如服务业的优势。我觉得这是第一个提醒。

第二,在这个过程之中,民工的医疗条件、工资和生活水平也会不断地提高。

第三,从长远来讲,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它一定是整体的方方面面能力的提升,而不简单的是某一个方面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现在就开始重视和研究这个问题,倒是很及时,或者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6、油价攀升:中国直面能源挑战

被人们称为经济命脉的石油,在2004年牵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在高位徘徊,并且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根据中国油库网信息中心统计的数据:今年国际油价最高时曾在10月25日达到每桶55.50美元,尽管到11月底,国际油价已回落到50美元以下,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每桶仍高出18美元左右。有人甚至形容说,2004年的国际油市,就像场疯狂的过山车之旅。

《竞争力》杂志主编方向明做如下点评:

如果把国际油价的整个走势再拉得更长一点,可以看到在近30年以来,国际油价有三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第二个高峰期是在90年代初期,第三个高峰期就是以今年为一个高峰点,但它是从1999年开始缓慢地攀升上来。今年比较突出的反映是连续地突破每桶40美元、44美元、45美元、48美元大关,一直到突破50美元大关。

在一年之内连续如此狂涨,我们基本上有这么一个判断:今年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不是来自产能的问题,因为今年在全球石油产能方面波动性并不是很明显。那么其他的几个因素可能会成为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第一个是全球对石油需求的迅猛增长;第二个是中东政治局势的不稳定;第三个是国际石油炒家的一些投机行为。

再具体分析一下,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是一个整个基本面的问题,中东局势的不稳是一个政治问题,而石油炒家的运作,我们认为是一个非理性因素,这个非理性因素在今年的油价上涨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有这样一个细节,大概在4月20日左右,美国、德国、法国的高级分析师们预测,石油价格将突破44美元,达到45美元。此话音刚落,油价应声而涨,5月的第一周就突破了每桶40美元的大关,到第二周就接近了42美元。这件事情给我们当时关注整个石油价格上涨的非理性因素一个信号。

国际上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中国石油的大量进口导致了原油价格的迅猛增长,我认为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尽管近两年中国对石油的进口在逐渐增加,但是在国际油价的问题上,惟一对国际油价有发言权的只有美国。

如果说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有影响的话,首先大家感到最强烈的就是加油站里汽油涨了价。第二个我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数据,就是最近对各行业职业经理人收入的一个大规模调查,今年各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当中,石油化工行业变成了第一位,每月达到将近8000块钱。去年在第一位的是汽车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油价的上涨对各行业的影响,已直接反映到了行业职业经理人的收入上。第三个我们感觉到的是整体的化工价格随着石油开始上涨,当然更直接的行业是交通和运输业。从更宏观的角度上讲,全球石油价格的上涨,给我们国家进口石油可能会增加损失近80亿美元左右。它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到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据专家估计可能会在0.7个到0.8个百分点。

7、央行加息:启动价格工具

今年以来,无论是经济界还是各大财经媒体,几乎每个月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一个经济指标的统计结果,这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而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今年出现的不断攀升,也使加息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究竟加还是不加,什么时候开始加,加息幅度该有多大等一系列关于话题,曾掀起过几轮热烈的讨论。

《财经时报》副总编辑钮文新做如下点评:

从2003年底一直到2004年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话题就是宏观调控,这一轮紧缩调控当中,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货币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利率当然是考虑之一。到底是不是该使用这样一个手段,利和弊到底是什么。大家进行了大量的评判,实际上也在帮助市场梳理、理清思路:到底加息还是不加息?应该在什么时候加息?加息的程度如何?这肯定是需要非常充分的探讨才行。

今年6月份《财经时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报道,说即使CPI上涨到5%也是不需要加息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判断呢?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加息的作用不会太大。为什么?两个非常重要的理由:第一,我们要看这一轮经济过热,或者说投资过热是什么拉动的。我们考量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地方政府换届之后,出于对政绩的需要,投资的冲动非常大。如果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加息的话,地方政府就不会太在乎。为什么?你不过就是资金成本多了一两个点而已,你说你加多少管用?你加两个点、三个点对它的刺激作用非常小,因为它还会去追求政绩。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投资一定会下来。但是你需要两个点,还是三个点、五个点?这就有一个程度的问题,加一两个点的话,作用不会太大,这是第一点。

第二,从去年10月份我们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非常大,国际上对我国的压力非常大,这种压力之下,如果我们再加息的话,那么热钱套利的钱,就会更多地流入中国市场,至少它在赌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当中,你的利益上升了会给它平抑掉一些成本,所以会更鼓励它往里走。因此在这两点考量之下,我们认为加息可能作用不会太大。

另外,加息肯定是要抑制整个货币的过快增长。但如果我们加息了,那么热钱进来了,外汇账款所构成的基础货币投放又增加了,这样它就起不到抑制货币过快增长的效果,通胀往下压就很困难。所以根据这样一些判断,我们认为加息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适宜的。今天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今天加息了,是为了紧缩货币才加息的,其实在这个公告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法,就是说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没有说进一步的紧缩。实际上这次加息最重要的是另外两层意义。一层就是利率结构的调整。一看长期贷款增加得多,涨得多,短期贷款涨得少,长期的存款利率涨得多,但是短期的存款利率涨得少,实际上有一个结构调整问题。在今年年初大量的储蓄分流,储蓄增长速度在下降,存贷款期限错配的问题出现了,这就需要结构政策来调整。在这一轮加息的过程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第二层就是,我们看到贷款的上限被放开了,存款的下限被放开了,实际上这是在向一个市场化的方向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要远远大过宏观调控的意义。

8、股市风云:规范与发展并行

今年我国证券市场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不小的波动,市场在创造了4年以来最大一次反弹的同时,也创出了5年来的新低。到底该怎么看待今年的证券市场?未来的市场走势又将如何?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吕平波做如下点评:

对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来说,来自政策面的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它把股市政策提升到了宏观政策的层面上,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部分,应该讲是高层对证券市场的最大支持。但是我们也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局面:发表“国九条”的时候,跟提出要落实“国九条”的时候,上证指数相差了300点。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宏观调控。宏观背景肯定是要决定股市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在中国也不会例外。今年不可能有大行情,这个基调是可以肯定的,即使有政策面支持,上涨行情也不会出现。

第二,虽然政策层面上做了最大限度的支持,但“国九条”中的九条意见怎么贯彻、落实也有个过程,还充满着不确定性。比如说股权分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是一个很大的悬念。

第三点,跟市场的扩容有关。这在根本上影响供求关系,也会影响到这个行情的起伏。

大家会觉得非常奇怪,一方面中国的GDP在高速增长,另外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经历前几年的下滑之后,最近两年是连续的、每季度都在增长,可股价确在下滑。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存在偏高的成分,有泡沫,有一个挤干的过程。另一方面,跟我们对中国市场股价的估值论这种观念也有关系,就是把内地股市跟香港股市做对比,会得出内地偏高的结论。实际上这两个地方的市场价格是不能做类比的,因为中国大陆的市场是一个本土市场,香港市场基本是国际市场、海外市场,这个定价标准应该不一样,盲目地照搬照套就会发觉,这个市场还有下跌的空间。这是出现矛盾的两方面的原因。

我们一定要看清楚中国的市场跟海外的市场本质上的差异,不在于差距,说它早发展了多少年,我们晚发展了多少年。这两个市场本质上是有差异的,是不一样的。海外股市基本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的一个市场,中国股市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这个大的社会政治背景不同,这一点千万不能忽略。

2004年是经历转型阵痛的过程。从政策的量变到政策的质变,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一个质的转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这么一个临界点上。去年有专家做过一个时间判断,认为经过两三年

2004年是经历转型阵痛的过程。从政策的量变到政策的质变,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一个质的转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这么一个临界点上。去年有专家做过一个时间判断,认为经过两三年的调整,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进入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我觉得这个判断是比较准确的。我们现在都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这个市场一定要把投资者放在首位,一定要以投资者为本,如果这样来认识这个市场的话,圈钱这种恶习就有可能从这个市场上得到唾弃,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扭转市场的不利局面。

最近几年这个市场的变化,实际上是从2001年之前过度投机,到2001年之后由于挤泡沫所形成的过度融资,处在这么一个变化中间。现在又是从过度融资向一个有序融资这么一个转变过程中间,最终会实现一个比较理想状态,就是从无效融资向有效融资转变。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投资才有可能从无效投资向有效投资转变,大家的利益才能够得到回报。

中国证券市场本质上跟海外资本市场的差异,就是股权分置。股权分置不等于全流通,我们应当怎么把投资者利益保护落实到实处,这要看明年股东表决体系建设怎么样,具体的效果怎么样,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融资,是不是能够从过度融资到有序和有效。这就需要管理层做出重大调整,对于市场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改变以往传统的思维定式,真正转移到以投资者为本,给市场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给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一个时间,这两点做到的话,明年的资本市场应该比较乐观。

9、土地调控:“闸门”紧缩的背后

农民种粮需要土地,企业扩大规模也需要土地,城市发展更离不开土地。今年国家收紧了这道经济发展的“闸门”,使得“土地”成了今年经济领域被广泛关注的一个关键词。究竟该如何看待土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呢?

《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赵彬做如下点评:

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大的宏观背景上说,宪法现在进一步对私人财产权的问题给予关注,中央对于推进这种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的工作思路力度也很大;另一方面,三农问题近些年为大家普遍关注,而农民的土地问题恰好是这个财产权问题、群众利益问题、农民问题集于一身的问题。

具体来讲,这些年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大量占用耕地,使得农民的土地丧失得比较多,引发了许多的社会矛盾。另外,从去年以来,粮食减产也是使得土地问题成为一个时期非常关注的重点。

应该说,如果限制土地的供应,肯定会对那些以土地为主要赢利来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起到制约,这非常正常。因为调控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要抑制这种低层次的、低水平的发展。这是一种盲目的,以牺牲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进行发展的模式。今年8月28日,已经通过了修改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1月20日,国务院出台了一个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这样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的第一句就是这样说的,说现在我们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是最严格的。有一些专

油价什么时候降价

由于美伊战云密布,加上委内瑞拉发生罢工,国际油价在元月21日一举创

出两年来新高,达到每桶31.21美元,二月原油期货合约同时飙升,一举突破

了每桶35美元的大关。而欧佩克前主席曾警告说,如果美国打响伊拉克战争而

伊拉克又放火烧毁其油田的话,国际原油价格可能会升至每桶100美元。

油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是欧佩克增加的产量不足以填补委内瑞拉出口锐

减造成的供应缺口;二是市场担心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将影响来自中东地区

的原油供应。只要这两个因素存在,2月份油价就可能涨到每桶35美元或更高

,而一旦美国对伊动武,油价可能会超过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创下的每桶40美

元。

国内产油股企业股价已经闻风而动,元月21日,辽河油田揭竿而起,一度

涨停,中原油气和石油大明也紧紧跟随。元月24日,石化股发力, 上海石化

以涨停报收,扬子石化也有6%以上的涨幅。

那么,国际油价上涨的时间会持续多久?国内成品油价格会否大幅上涨?

相关上市公司所受影响有多大?

大多分析人士都认为,一季度国际油价将持续目前每桶30元左右的价格。

一方面,欧洲与北美目前正处冬季,原油需要量较大,另一方面,由于伊拉克

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各国都在加大石油储备量,因此,原油价格短期

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一旦战争暴发,油价很可能出现瞬间冲破每桶40元的情

形。

不过,这种局面不可能持续太久,欧佩克决定从2月1日起,除伊拉克外的

10个成员国将每天增产原油150万桶,使日产最高限额从2300万桶增加到2450

万桶,不过,这对稳定国际油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现代的战争特点是

准备充足,时间不长,比如在海湾战争期间,国际油价仅在很短的时间报价达

到了40美元/桶,很快就回落到正常水平,而在伊拉克和科威特战争期间,国

际油价也在10多美元/桶之间徘徊。这是因为产油国目前的协调能力很强,能

够在战争期间控制价格。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国际油价目前应处于其波

动周期的顶部。

至于国际油价走势对国内油价的影响,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内油价爆涨可

能性不大,根据以往的经验,即使美伊战争爆发,国内油价也未必跟随暴涨,

如在海湾战争期间,国际油价达到每桶40美元,国内油价也没有很强的反应,

在伊科战争期间也没有出现国内油价暴涨的局面。

这是因为尽管石油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但是目前还属于国家可调控管理

范围。

翻开近3年来国内汽柴油价涨跌记录,发现90号汽油零售价最低时为2.29

元,最高时为3.10元。跌幅最大时达两位数,为10.7%,而涨幅最大时仅为9%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国内已建立分步到位的汽柴油价涨跌调控机制,

且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原油和成品油库存已控制在1000万吨左右。如果开

春美伊开战,国内汽柴油价也只可能跳“小步舞”———逐步、小幅调整。

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相关的上市公司中,原油开采企业将成为国

际油价上涨的最直接受益者,如中原油汽、石油大明、辽河油田,中国石化由

于有70%的利润来源于原油开采,今年一季度业绩也将受益。另一方面,原油

价格上涨,会使国内的炼油厂和石化厂感觉到成本压力,因为原油是作为原料

,如果不将这种成本转移出去的话,这些炼油厂和石化厂的利润空间就会减少

。从这种角度来说,炼油与石化类上市公司所受的影响,充满了不确定性。

(水 木)(证券时报)

美伊战争对油价影响深远

“美国攻伊”是“打击庄家” 翻开1979年以来的世界油价走势图,可以

发现一个现象,这就是近25年来世界油价的几次大起大落,都与伊拉克有着直

接的关系。 为了谋求对海湾地区———这个“世界油库”的支配权,

伊拉克先是在1980年9月发动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之后又在1990年8月

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这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与目前正在发生的“

美伊危机”,无一例外地造成世界油价的巨幅波动。如果把“世界油价”当作

一只股票,那么伊拉克无疑是其中最出名的“庄家”。

今后3年油价重心下移 如果美国战胜并控制了伊拉克,世界石油市场的

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改变,可能形成OPEC、美国利益集团(包括伊拉克、英国

等)与俄罗斯(包括前苏成员)三强各占37%、20%与15%的局面。在美国的

控制下,如果伊拉克的原油日产量每增加150万桶/天,OPEC在世界石油市场的

份额就将下降2个百分点, OPEC成员为了稳定各自的石油收入,可能选择“价

格战”。(李 晨)

石油石化股闻风而动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李晨

慎买石油股

欧美市场石化股的走势,不会简单重现于国内股市。

从市场环境分析,国内股市目前尚处于熊市之后的平衡市,整体略微偏弱

;与此同时,国际石油价格高于30美元/桶,继续大幅上涨的空间有限,因为

就算上涨到40美元/桶以上,价格变化率也就30-40%,根据对英美市场的历

史表现分析,在“高位上涨段”买入石油股,就算油价仍有30-40%的涨幅,

油股指数的收益率水平也比较低,并且风险比较高。所以,在目前原油价格处

于3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时,应慎买石油股。

石化股影响各异

中原油汽、辽河油田、石油大明作为原油开采企业,将直接受益于油价上

涨,其近期的股价也有提前反应的迹象。但由于原油价格上涨,中下游石化产

品的价格亦会上涨,其对石化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原油价格与中下游石化

产品的价差变化上。

数据显示,原油价格高时,价差水平未必低;而原油价格低时,价差

水平未必就高。

目前,国内石化企业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单纯炼油的企业,如茂名

炼厂、石炼化、锦州石化等;一类是纯化工业务的企业,如齐鲁石化等;还有

一类就是综合石化,即有炼油又有化工,比如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等。

对于单纯的炼油企业而言,影响其效益的关键是,原油与成品油价格的价

差,一般可以通过将成品油出厂价,按不同油品产量进行加权平均,减去原油

成本,得出炼油价差。国内炼油价差在2002年逐季走高,预计2002年炼油股业

绩将有明显提升,大炼厂将更为明显,比如茂炼转债,2002年中期为-0.044

元/股,三季度为0.06元/股,全年预计为0.20元以上,上升态势明显。值得注

意的是今年1月份,由于原油价格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未作调整,炼油价

差环比下降明显,可见油价上涨对炼油企业的影响可能较为负面,当然炼油业

同比仍增长了18%,可继续谨慎看好。

对于纯化工业的企业,影响其效益的关键是石脑油与中下游石化产品的价

差,石脑油,又名化工轻油,是炼油的产品、但却是化工的主要原料。各主要

石化产品与石脑油的差价在2002年下半年以来,逐季增长明显,2003年1月,

继续保持明显增长的态势,所以,目前可看好纯化工业务的盈利前景。值得注

意的是,齐鲁石化主营产品聚乙烯(HDPE、LDPE等)的化工价差在2002年2季

度冲高后,3、4季度持续下降,预计2002年公司业绩将可能出现亏损,但是

2003年1月,聚乙烯等产品的价差水平迅猛增长,预计公司2003年盈利将有明

显改观。

对于综合类石化企业,2002年主要得益于炼油价差的上涨,业绩普遍出现

大幅增长,2003年,预计将主要凭借化工毛利的提升,来推动盈利水平继续增

长。2002年,上海石化与扬子石化,分别大幅扩张了炼油产量与乙烯产量,大

幅增长的产能,不仅会带来商品量的增长,而且降低了单位成本,提升了毛利

水平。所以,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等综合类石化股今年的盈利前景可继续看好

西方经验油价升不一定带动股价升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李晨

为了研究油价上涨对石油股的影响,我们选取20年内3次油价主要的上涨

阶段:“1990年6-10月”、“1999年1月到2000年9月”与最近的“2002年1月

-2003年1月”。

我们将上述三个时间段按照原油价格涨幅的中间值,分别分为“低位上涨

段”与“高位上涨段”两段,例如,将1999年1月到2000年9月的持续大幅上涨

阶段,以涨幅中间值23美元/桶价格分为“低位上涨段”(即从11美元涨到23

美元)与“高位上涨段”(即从23美元再涨到35美元)两段。

现将这6个上涨阶段的原油价格涨幅,以及英国与美国市场石油股指数的

绝对收益率与相对收益率水平,分别列于下表。我们认为上涨中的石油价格与

石油股价格存在以下两条简单的规律,即推动石油股价格的是“原油价格变化

率”而非油价本身,此外,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石油价格对石油股价产生的影

响也会不同。

原油价格变化率决定石油股价

在上述三个油价上涨阶段中,不论英国市场,还是美国市场,不论是绝对

涨幅,还是相对涨幅,“低位上涨段”对应的石油股指数表现,均优于相应的

“高位上涨段”。此结果表明,影响石油股指数收益率的主要是———“原油

价格的变化率”而非实际的原油价格数值。这一点,在比较石油股指数的绝对

涨幅中更为明显,比如在上表的2组中,低位上涨段与对应的高位上涨段相比

,前者的原油价格涨幅是后者的两倍,与英美石油股指数绝对涨幅对应的比例

相近,均为2倍左右。

当油价高于28美元/桶以上,英美市场石油股指数普遍出现“滞涨”。比

如1990年的8-10月,以及2002年的11月至今,均出现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以

上继续冲高的过程中,石油股指数却出现“滞涨”的情况,如果原油价格高位

震荡中出现阶段性回调,出现负的变化率,石油股指数将会随之下跌。

市场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市场环境,石油股跑赢大盘的表现也不同。

牛市中,油价大幅上涨,轻易的推动石油股跑赢大势,以2组数据为例,

其中“低位上涨段”由于更高的变化率,石油股指数相对涨幅是“高位上涨段

”的3倍(超过变化率倍数);

在熊市或弱平衡市中,只有油价处于“低位上涨段”时,才能有效的推动

石油股跑赢大盘。以1组与3组数据为例,“低位上涨段”对应的油股指数相对

表现,要远远强过“高位上涨段”的表现。

只有在“低位上涨段”买进石油股,才能更有效地跑赢大势。也就是说,

在平衡市或熊市中,就算预期油价将大幅上涨,在30美元/桶以上高价区买进

石油股的收益率也比较低。

海湾战争时期油价与英国油股表现

不论从任何角度衡量,与目前“美伊危机”情形最具有可比性的,无疑是

12年前的那次“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前后,正是欧美市场的熊市,美国市场标准普尔500指数,

从1990年6月的370点左右,一路下跌至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时的310点,半

年跌幅16%,这一点,不仅与现时欧美股市相近,而且也与中国股市相近,国

内证券市场亦从2002年6月的1700多点,下跌至目前的1450点左右,跌幅也在

16%左右。

所以,分析1990-91年间的那次“海湾战争”前后石油股指数的收益率情

况,对中国市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为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我们选择英国的石油股指数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假设分别在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前的一周、半个月、一个月

或是三个月、半年等时点买入英国石油股指数,并且分别持有到1991年的1月

10日或者1月24日,即在战争爆发前后各一周的时点上,卖出石油股指数。

研究上表,有两点参考较有价值:买入时机宜早不宜晚。只有在开战前6

个月以前,即在1990年7月底前,买入石油股指数,可以获得相对大盘为正的

收益率,而在战前3个月到战前一周买入石油股指数,其绝对与相对的收益率

均为负数;介入时,油价水平宜低不宜高。

伊拉克的产量增长将改变世界石油供需关系 单位:万桶/日

平均增速% 2003F 2004F 2005F 2006F

82-01 92-01

世界需求 1.14 1.46 7750 7860 8050 8250

世界供给 1.16 1.47 7600 7720 7950 8080

伊位克产量* 150 300 500 750

预计世界供给富余* 0 160 400 580

美伊战争三种预期对油价的影响 单位:美元/桶

情形 概率 未来3-5年油价运行区间 油价中枢

A 战争没有发生 25% 18-24 21

B 战争了,但美国没赢 5% 22-28 25

C 战争了,但美国赢了 70% 17-21 19

平均期望 17-21 19.8

2002-200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测 单位:美元/桶

2002F 2003F 2004F 2005F 2006F

原油均价区间 24.9 20-23 17-21 16-20 18-22

四家采油股基本情况

名称 代码 简要点评

辽河油田 000817 公司总股本11亿,流通股本2亿,年原油产量在80万吨左右,所

产原油油质偏低,国际参考油价为印尼杜里原油.2001年EPS

为0.32元,2002年预计为0.38元,同比增长18%,由于目前油价

水平远远高于2002年1季度的水平,预计公司今年1季度业绩

同比仍有明显的增长

中原油气 000956 公司总股本8.16亿,流通股本2.04亿,年产原油60万吨左右,

所产原油油质较高,国际参考油价为印尼米纳斯原油.2001年

EPS为0.624元,预计2002年基本与上年持平.预计公司今年1

季度业绩同比明显增长,而全年业绩同比下降

石油大明 000406 公司总股本3.64亿,流通股2.66亿,年产原油约40万吨,所产

原油油质适中,国际参孝油价为印尼辛塔或米纳斯原油。

2001年EPS为0.55元(送股摊薄后),预计2002年基本与上年持

平或略低.1季度与全年判断同上

中国石化 600028 公司总股本867亿,流通股A股28亿,年产原油3800万吨,而且

具有1.3亿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原油总体品质中等,国际参考

油价为印尼辛塔原油.2002年业绩预计为0.165元/股,2003年

预计将受益于化工毛利的上升,业绩同比增长10%左右

近20年内油价涨幅较大阶段英美油股指数的表现

组别 时间阶段 原油价 油价 英国市场指标涨幅% 美国市场指标涨幅%

格起止 涨幅% 大盘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 油股指 油股指

数绝对 数相对 数绝对 数相对

1低 90.6-90.8 15to28 81 -6.9 8.3 15.2 -7.5

1高 90.8-90.9 28to41 46 -9.7 -8.7 1 -5

2低 99.1-99.10 11to23 110 4.8 25.4 18.6 -4.4 12 6.7

2高 00.1-00.9 23to35 55 5.8 11.2 6.5 5.5 6 2.5

3低 02.1-02.5 20to26 30 -0.6 7.9 8.3 -6 6.2 12.5

3高 02.5-03.1 26to32 23 -27 -29 -2 -16 -17 -1

注:以上六个时间段,最近20年来主要的几次油价上涨阶段,其中时间阶段1

和2为海湾战争时期;原油价格指布仑特原油价格,油价涨幅指对应时间阶段内

的涨幅

买入点 开战后一周卖出 开战前一周卖出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指 油价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指 油价

数绝对 数相对 数变动% 变动 数绝对 数相对 数变动% 变动

收益率% 收益率% 收益率% 收益率%

战前一周 -4.5 -3.5 -1 -22

战前半月 -9.2 -2 -7 -23 -4.9 -3.8 -1.1 -1.3

战前1个月 -7 -3 -4 -25 -2.7 0 -2.7 -4.7

战前3个月 -8.5 -8.5 0 -46 -3.9 -5 1.2 -27

战前6个月 -12.1 2.6 -15 18 -6.7 7.6 -14.3 52

注:上表假设在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前不同的时间点买入英国石油股指

数,并分别在开战争前后一周卖出石油股指数,对应的指数收益率水平,并且包

括石油股的分红

 自去年年初以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连续三次上调。但去年11月后国际油价下降后,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成品油出厂价跟进下调的情况下,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却始终居高不下。

从今年1月开始,海南、四川等地相继下调不同标号油价,国内成品油价格“坚冰”开始出现松动迹象。

成品油价格“只涨不降”?

翻一下近年来的“旧闻”便会发现,油价“只涨不降”的说法是不确切的。

2000年12月20日,原国家计委曾发出通知,汽、柴油出厂价格和零售中准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0元和300元。

2001年11月24日,汽、柴油出厂价格和零售中准价格再次降低。

最近的一次宣布调低成品油价格是在2003年5月10日,当时广东成品油批零油价全部下调了近一成,上海油价降幅在7.5%到8%之间。

那么,人们为什么还会有油价“只涨不降”的印象呢?

从总体上说,近几年油价是在涨落起伏中螺旋式攀升的。特别是进入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笼罩在供求紧张的阴影之下,油价一度出现大幅上升。从5月到8月,油价连续形成两个上涨高峰,国内成品油价格迅速跟进,在不足半年时间里连续上调三次。在北京,97号汽油涨至每升3.90元。

油价涨落究竟谁说了算?

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突破1.2亿吨,创下历史新高。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人们越来越有理由相信,没有一种商品能像石油这样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得如此紧密;同时随着私家车的快速增长,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国际石油的波动。

由于此次国际油价下跌未能传递到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不少车主质询加油站,加油站的说法是“没有接到上级降价通知”。媒体采访到了加油站的“最上级”———中石油和中石化有关领导,得到的答复是:“成品油市场价格管理权在国家发改委。”而国家发改委给出的回答是:发改委物价管理部门正在密切关注国际油价走向,目前尚不做调价决定。

根据目前中国的价格管理体制,由国家发改委管理的不止是油价,还有电价、水价、农资价以及颇受关注的电煤价格等等。近年来,由于能源、水资源等全面紧张,价格呈增长之势,发改委正处在公众关注的“火山口”上。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蒋洁敏日前关于油价问题的解释,给了目前“沉稳”的成品油售价一个较好的“说明”。蒋表示,2004年8月即国内成品油第三次涨价以后,国际油价仍一路疯涨,到10月下旬,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突破了55美元/桶。但国家发改委当时从稳定市场出发,并没有第四次调高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两大石油公司也为保稳定而亏本经营。由于当时国内油价一度明显偏低,甚至出现从国内向境外走私油品的现象。

国内油价还会不会降下来?

国内、国际油价的“脱节”果真源于两大公司此前的“亏本经营”?

答案是否定的。来自国家发改委的声音说,目前国内油价虽然已与国际油市接轨,但为了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安定,国内油价的涨落一般要滞后于国际油价1到2个月。也就是说,影响油价涨落的最终决定因素还是市场。

来自市场的信息也证实了这一点:2005年1月5日,中石化在成都下调90号、93号汽油零售价,平均每升降价0.06元;1月6日,中石化海南省加油站93号和97号汽油零售价也悄然下调。2005年1月10日夜,中石油在四川全省范围内开始降价行动,成都地区90号、93号、97号汽油分别为3.37元/升、3.71元/升、3.99元/升。

现在,更大的期待是: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但总体分析国际油价走势可以发现,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空间很小。

首先,可以对国际原油市场做个回顾。2004年8月9日,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涨至44.98美元/桶;8月22日,又涨到49.40美元/桶,这个价格在当时是“继1983年原油期货推出以来的最高价”。国家发改委正是在此压力下于8月25日做出当年内第三次上调国内成品油的决定。

同时,再看看眼下国际原油市场的最新行情:从2005年1月油价止跌回升后,到1月1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又涨至去年11月末以来的最高价位,即48.38美元/桶。这个价格与国家发改委去年8月25日做出上调国内油价时的价格相差无几。“如果在国际原油价格几乎相当的价位上,期待国家发改委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做出降价调整,这种可能性显然微乎其微。”一位业内研究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