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现在油价只升不降

2.为什么现在油价跌得这么厉害,加油站的汽油价格还没有下降?(广州地区)

3.世界油价下降,中国油价为什么不下降

4.油价下调时间

那天降油价_今晚降油价不降价

油价上涨带来什么影响!

疑问一、石油价格上涨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我们日常中跟石油有关的产品非常多。如果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从而导致我们老百姓手中的钱发生贬值。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对此我想说,国家对这一现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油价上涨给老百姓带来的负面影响!

疑问二、石油价格的飙升会影响老百姓的柴米油盐的价格?

生产油盐厂家的机器是需要石油才能进行机械运转,石油贵了生产成本自然就提高。假如你是开小卖部的,如果不涨价,运费都付不起,那你不成为人民服务了。因为石油涨,最直接的就是运费成本高了。在运费高了的情况下,成本就高了。在同等利润下,生产商和零售商只能提高商品的售价,来维持原有的利润。这个不仅仅影响柴米油盐的价格,他可以影响所有需要运输的商品以及原材料。而原材料的成本高了,厂家也必须提高自己商品的出厂价。一环扣一环,所以,几乎所有的商品,都会涨价!

疑问三、我国汽车消费者如何应对石油价格上涨?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尽量买油耗低的车。既环保又省钱。

然后,再来看看油价下跌会有什么影响。

这个想必最直接影响到的就是有车一族了,得到的是最直接的实惠。如果每月平均行驶在1000公里左右,按每百公里耗油8升计算,每月耗油80升,以2015年1月12日93号汽油5.96元/升计算,一个月油耗支出476.8元。目前,93号汽油下降至5.44元/升,一个月油耗支出435.2元,减少支出41.6元。

其次就是物流行业,物流业与油价涨跌关系密切。随着全年油价在低位徘徊,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百公里下降10元左右,但由于受人工成本等因素影响,物流运费很难下调,将维持目前价格水平。但对于快递业来说,油价下跌也没有令各家快递公司下调快递费。快递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几年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快递费用不会因为油价下跌而随意下调。这就和油价上涨时不会立即调高快递价格一样。

最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柴米油盐,这个最好理解不过了。一般而言,油价上涨,送菜车辆的价格会上涨,导致菜价上涨。但油价降了,送菜的运输车价却没跟着降价,菜价也比较稳定,不会出现降价现象。而在一般情况下,菜价还是受季节、天气影响多。

我们接下来关注一下国际原油走势,由于沙特和俄罗斯都不愿意放弃增产的脚步,目前只有每日10万桶的差距。随着需求维持低点以及OPEC实现产量最大的决心再现,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的局面短期无法改善,将持续到明年下半年。短期关注巴林跟随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事件很难有太多空间的升级,但暂时性会对本就跌的不干脆的油价提供便利,油市的前景依旧让人堪忧,市场一致的认为油价跌到20美元附近才能让市场回归到供需平衡。油价反转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为什么现在油价只升不降

最近纯电动汽车关于电耗的话题热度不减,类似冬天电量缩减、未来充电桩电价提高等等持续成为大家关心的热点。说到电耗,不得不提燃油车的油耗,消费者买燃油车时同样非常关心这个问题,而油耗带来的后期使用成本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电动车得以推广的一大民生问题,每每提到油价上涨,大家都群起激愤、怨声载道......

油耗肯定是大多数人买车考虑的一个方面,因为每当加油时,你都能目睹加油机上不断飙升的油费数值,绝对是你能亲眼看得到的直接利益相关点。你可以自己做主,在买车前就剔掉一些高油耗的车,避免自己吃亏。

不过,油耗是否处于优先考虑范围,还要取决于车辆其他方面对你的吸引力大不大,比如外观、配置、安全性等。毕竟汽车仍属于大宗物品,大部分人还做不到像买衣服那样想换就换,说扔就扔。许多人一辈子辛辛苦苦攒钱,也就够买一辆车,所以大多数人会把车当做另一半,选车就像相亲,特别谨慎,方方面面都要权衡。

当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现在新车的油耗发展到什么水平,大家还是清楚的。毕竟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透明,消费者在买车前总会上网了解了解。如果10万元的1.5L排量小汽车,行业油耗通常在8L/100km,那么一辆20L/100km的同级别、同排量的汽车,就容易被市场及政策所淘汰。

对于油耗,大多数人可能认为一台车一箱油贵几十元钱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实际计算下来也并非小数,按18年全年油价变动的平均数1.5元/L来算,50L油箱加满要多花75元,按平均百公里耗油10L、一年累计15000km的行驶里程计算,一年则需要为油价上涨多花2250元…

如今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不大会纠结于微不足道的油耗差异,同样的价位下,官方平均油耗8L/100km的A品牌,跟8.1L/100km的B品牌、7.9L/100km的C品牌,油耗差别真的大吗?我想不会有多少人在乎。在乎的人,可能都不会去买车,而更倾向于如骑车、坐公交地铁这种绿色出行。因为只要买了车,后期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哩,油耗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以20万元的车,每年行驶2万公里,百公里9升油耗来计算:

每年油费约:20000公里÷100×9升/百公里×7.4元/升=13320元

每年保养费约:500元×4次=2000元

每年保险费约:6000元

每年停车、过路费约:3000元

每年折旧费:200000×(100%-50%)÷5年=20000元

因此很多人忽略的折旧费才是大头,而油费只占30%而已,油耗涨跌假设有10%的差距,对于整个用车费用的影响也就是3%而已。10万元级别的汽车,年行驶2万公里,按8升油耗计算,油耗也不过占总用车费用的42%。

或许有些人认为油价涨跌对于私家车日常用油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整个商业环境来看,每日不停跑在路上的货车、卡车、客车都才是用油大户,而它们作为联动整个消费体系的细胞,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为客运、货运用车的成本在增加:快递、水果蔬菜等物流、建材货运、而这些成本最终也会转嫁到每一个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成本。一切需要燃油的行业都会面临成本增加,成本增加的结果就是要提高利润收益来平衡,最终受到影响的可不仅仅是车主本人。油价俨然已经代表了民生产品的基础价格,尤其在食品农产品这些大量的低价值货物运输中,运费占比较高(运输成本中油比例也很高)。

拿前几个月的国内成品油价出现“三连降”来说,汽、柴油标准品最高零售价格累计分别下降1425元和1375元,相当于92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下降1.12元和1.18元。汽、柴油价格连续三次下降,明显减轻了消费者用油负担,从而也可以客观推动GDP的增长。

对于私家车主而言,按油箱50升测算,三次降价后加满一箱油可省钱56元;按出租车每天运行300公里、百公里耗油8升测算,每月可减轻出租车司机负担800元以上;按重型卡车每天运行600公里、百公里耗油30升测算,每月可减轻重卡司机负担6000元以上。

油价下调,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降低,对于普遍依靠货运输送商品的消费者来说,购买响应物品也将付出更少的钱。正因为每个消费者的吃穿用度都是物流运输带来的,高油价自然会带来连锁反应。也正因为如此,油价升降对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所以国家对每一次油价的涨跌都非常慎重。

对于那些由燃油车更换为纯电动车代步的普通车主来说,虽说燃油车日常费用较高,也并不是负担不起,不过想想换了电动车以后,每年光省下来1-2万元的加油费似乎就已经够开心一阵子了。然而纯电动车续航里程限制了车辆的使用半径,几百公里的远途行驶依然离不开燃油车,因此我们对于油价上涨依然保持着敏感。

因为经常需要补充燃油,尤其是在车主开的是一台比较费油的车,那么加油开销是一直存在心理影响的,甚至见过很多人,每次即将去加油的时候,都要感慨一下:车太费油了。一年开一万公里基本算是上下班代步,偶尔出门也不远。但是这仅仅是用车群体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人,每年的行驶里程在两万,三万,四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价位不同的车还好说,如果同价位的车,你发现每个月总是比同事多花几百块钱的油费,那就很别扭了。如果出个远门自驾游,加油频次都会不一样。不仅仅是油耗,在购买第二台车的时候,车主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选购需求,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结合自身进行考虑,再也不用像买第一台车那样迷茫了。

现在汽车技术越来越发达,几乎所有车企在宣传家用车时都会用到"省油",什么缸内直喷、小排量趋势,最后几乎全部指向节油性好。省油几乎成了家用车的标志,那么我们买车时考虑油耗考虑的究竟是什么呢?

1.实用性

影响汽车油耗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车重(车重与油耗的关系成正比,据说车重每下降10%,油耗也会相应下降若干个百分点。),风阻,发动机热效率等等。

以上几点都会影响汽车的设计,而在这点上,主机厂比消费者刚在乎油耗,三缸化,小排量化都朝着省油的方向发展。而通常我们日常的城市行驶不会涉及极端情况,所以市面上的家用车除了极个别车型之外,油耗差别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2.驾驶性

对油耗影响最大的不是车,而是人。同样一款车,工信部油耗是一个数值,你自己跑出来的又会是另一个数值。与其考虑油耗,不如多考虑一下自己的驾驶习惯。当然一味的追求省油驾驶,开起来油耗可能会低一些,但是牺牲驾驶体验且影响其它交通参与者就不好了。

所以买车时究竟要不要考虑油耗的问题就很清晰了,如果是追求驾驶体验,空间大等等因素,买SUV之类的车型肯定是不在乎油耗的;但是如果你追求的是家用省心,日常代步,那么市面上的车型油耗差别其实并不大。所以想省油除了买混动车型、纯电动车型外,也可以从日常驾驶习惯做起,实在不行,少开车多坐公共交通+步行岂不是更强身健体!

乐淘车事

淘你所爱

视觉?/?阳仔

撰文?/?阳仔

编辑?/?阳仔

校对?/?阳仔

审核BOSS?/?Mr.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什么现在油价跌得这么厉害,加油站的汽油价格还没有下降?(广州地区)

据中国石油销售站的说法就是:升价只要有电话就可以了,降价却要收到文件才能执行! 在能源价格是由中央调控,中国石油石化一直都由中央财政占着很大的比例,中国石化的老总是有国务院任命的;所以中国石化的办事也带着非常浓厚的政府办事特点。 在1999年(大约)一个文件就是中国的油价与国际接轨,只要是成本高了,石油公司就可自己调价,但要下降时就需要上级部门(发改局及国家工商物价局)批准,这个文件在当时的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经常出现因一些国有企业高层为了私利而故意将国有资产“超低价”出卖或转让,导致国有资产大量的、严重的流失,所以对中国石油公司的高层也一样。 这个政策也一直尚用至今,所以在油价升降上,只要是升的,石油公司只要一个电话或传真2小时内将可以到达全国每个加油站,立即就可以升油价,而要降油价,需要发改委、国家物价总局联合发文,出台一个文件,多方会签,讨论再讨论,斟酌再斟酌,没有一二个月是下不来的,而石油公司却利用此机会,故意拖延而不用传真了,需要正式文件进行邮寄,这个流程也非常“合理”,理由也非常“充分”。责任当然也不在石油公司了,也就是今天这样的结局了!

世界油价下降,中国油价为什么不下降

国家已经出了政策,要求不许再升了,还要降,不过只有民营加油站肯听,把油价降到6块一下,因为从国营那里买油,国营的价格撑死不降,民营也无法降太多,而国营不降是因为国际油价下降,保持原油价每天能多赚3亿以上,这么大的利润国营是不会放过的,所以不肯降,知道国家的强制降价文件塞到它们董事会再打算吧,开征燃油税时会把油价强制下调1块多,油企的利润就会减少,所以要在开征燃油税强制降价前尽可能赚更多,上面两位的应该一个不懂产业经济一个不知国家政策,运输开发过程的费用早就算到油价去了,国外也用同样的运输方法,为什么会便宜,这些方面对油价的所谓影响不存在,而国家是要搞燃油税,但不肯降油价的是三大石化巨头,国家还要求它们降价,但撬不动它们而已

油价下调时间

中国汽油猛涨的真正原因

月23日,在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再次提高成品油销售价格。北京地区93号汽油再创历史最高价位。有关方面对此的解释是,上次涨价没有调整到位,我们成品油销售价格仍旧低于国际市场,今后将考虑国际市场情况和社会承受能力继续推进价格调整。谎言是多么的的圆满,但是,我们早就有各种手段来论证,这是明目张胆的欺骗。

一、中国进口的石油没有达到60美圆的(2005年发改委公布大是51美元)。国际市场达到60美圆的是北海清质石油,其质量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东地区、南美、俄罗斯出口的石油是无法达到60美圆的。而中国大量进口的是低质高含硫石油。据著名的经济情报杂志分析,国际油价在54美圆时,中国进口的石油价格大多在30美圆左右。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质石油买家。

二、美国与中国石油价格比较。美国平均每升93号油大概是人民币4.7元,可是人家那是加了30%的燃油税,并且人家公路没有收费,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费或者收费很低。而北京的类似汽油销售价格已达4.24元,实际价格高于美国。如果有关方面说,中国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更将被下面的例子驳斥的体无完肤。海关宣布上半年查获的走私案件中,成品油、香烟等位居前三名。既然中国成品油便宜,那应该是从中国向国外走私才对,为什么要从国外向中国走私?过去查获的特大走私案件,都与走私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有关,可见内外差价巨大,吸引走私者挺而走险。

三、石油企业报表显示利润巨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成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挣钱的,报道说利润接近千亿元,而其年经营额在5000亿元左右,利润空间已相当可观,利润率非常可观。以净资产收益来分析,即使是风光无限的房地产,其优质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为5%到10%为主,而中国石化的净资产收益,根据其2004年年报为17.32,其加权平均的净资产收益为20.32%。大家说这是不是很惊人!是房地产行业优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四倍多。这才是惊人的暴利证明!我不久前与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士接触,他们去年的利润超过40亿元,总结因素是价格高、市场好。可见,中国石油企业是很不错的业绩,怎么还有长期亏损的说法,这不是欺负老百姓没头脑么?

四、上游垄断掠夺下游竞争性行业,扭曲经济结构肆无忌惮的涨价,使中国经济和宏观调空的复杂局面加剧。可怕。成品油涨价,因为你是垄断,但下游产业却是竞争性行业,不能涨价。比如公交和出租车,关系群众生活,其价格调整要经过严格审批,油价从2元涨到4元多,公交价格和出租车价格并没有什么提高,可见,油价上涨只能消化在成本和政府补贴中。汽车制造业是国家寄希望的产业,但消费环境不良,加上油价上涨,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近两年的工资并没有显著增长,翻倍上涨的油价让大家很难受。可见,这是赤裸裸的掠夺,扭曲中国经济结构,增加了所谓的膨胀压力。尽管,中石油的滚滚暴利,让国家,同时也让某些不可明说的利益群体欢欣鼓舞,但是,这种危害中国经济的掠夺经济思路,将贻害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观察大家对油价上涨虽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捣鬼,但是不知道要点!我在这里澄清一下!

石油是战略物资,国内的油田都是这两个集团垄断的。只有他们有开采和销售权利。近几年国家进口石油越来越多,今年会达到1.5亿吨。进口石油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岂不是两大集团就没有话语权了放心。关键的石油进口权还是只有两大集团所有。国内的炼油企业就算是油价再便宜,也无法自主进口,只能从两大集团买他们加价进口的原油。

这样两大集团对内把持油田,对外把持原油进口权。国内原油价还不是他们说得算?国内的炼厂,包括两大集团自己的炼厂是在亏损,那是因为原料石油(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的价格是两大集团定的!两大集团自己的炼厂亏损无所谓,反正在贸易/开采环节已经有足够惊人的利润了!!

而且炼厂亏损的情况可以成为汽油涨价的借口,掩人耳目。于是我们就这样因为所谓的炼厂亏损,口袋的钱被淘空!!!!

石油是工业血液,现代基础工业的王道!!两大集团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的是整个国家竞争力甚至国家安全!!90#油从今年3月份的3.18上涨到7月份的4.06,快一块钱了,还不到半年!!

到底有多少物流企业破产阿?到底有多少企业背上沉重的运费成本阿?无耻的抢劫!!2004年两大集团净利润2000亿,咱们国家gdp才多少?11万亿,各行业综合净利润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亿。可见40%的国家利润都是两大集团的!大家伙都在给两大集团打工呢!!

有人会问,油田是国家人民共有的,这两大集团虽然垄断,毕竟是中国自己的企业,为什么这样丧心病狂的掠夺财富不顾危害国民生机?其实这两大集团都是海外上市企业!!所有权和资本不是纯粹国家的了。资本是贪婪的,对利润的追求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看到这里,国内油价未来的走势相信每个看过帖子的人已经很清楚了。

我很担心国外投资者利用两大集团的垄断地位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从这个角度讲,两大集团已经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上了!!有时候看到纺织厂的女工虽然一天12小时的拼命干活,居然连500块钱的工资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厂因为纺织原料涨价(非棉的纺织品大部分是石油变得)或者停产/或者破产。心情真是无法描述。前一阵子还听说北京有的哥为了多跑出点钱过劳死...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亿的纯利还叫嚣亏损要求涨价的嘴脸是什么麽样那2000亿人民的血汗钱又有多少进了原本已经很富裕的老外口袋里!!

无论如何,两大集团正在挤垮国内非自有的炼厂,同时也正在挤垮社会上的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现在的情况不得到改变,两大集团的目的很快就会完全实现。

可能有人问,目前发改委已经批了19个非国营的公司可以进口石油。其实私营企业进口石油除了要有进口权,还要有配额,2005年非国有进口配额一共才0.1亿吨,根本没有影响市场!而且两大集团除了因为自己是国有公司,进口不受限制之外,还注册了非国有企业,也在这19家里面混,用他们的实力抢占绝大部分配额!!太狠了!!关于私有企业石油进口权/配额计划具体详情大家可以查询国家商务部网站看看!!

谢谢大家帮顶,大家有工夫就转贴,不要让整个社会被两大集团“炼油厂亏损/加油站亏损”的幌子骗了

2022年4月15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下调;2022年6月28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下调;2022年7月12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下调;2022年7月26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下调。

2022全年油价调整窗口时间表一览

2022年1月17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2022年1月29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2022年2月17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2022年3月03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2022年3月17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2022年3月31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2022年4月15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下调

2022年4月28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2022年5月16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2022年5月30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2022年6月14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2022年6月28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下调

2022年7月12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下调

2022年7月26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下调

8月09日24时

8月23日24时

9月06日24时

9月21日24时

10月10日24时

10月24日24时

11月07日24时

11月21日24时

12月05日24时

12月19日24时

油价反复调整的原因

1、经济原因

受全国经济影响:多个世界的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当国有经济雄厚,需求量也会增多,油价自然也会上涨,反之不景气也会降低油价。

2、政策原因

每个国家政策都是不一样的,当因为某种事情发生了变动之后就会出现相应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