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一天消耗多少石油

2.为什么油价已经下跌了,燃油税却涨了?

3.委内瑞拉穷到什么程度

4.石油的首次发现时间,地点?

5.新型电动汽车对石油行业的影响

20世纪石油价格_21世纪的石油价格是多少

经预测,GDP年均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势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3.2%左右,比前几年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保持农业继续较快增长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保持农业生产有较快增长、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2.2%左右,比上年增速有所减慢,同时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增长的局面不会改变。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0.9%左右,增速与上年相比也有所减慢。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仍然慢于第二产业,这种状况不利于调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关系。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08年将达到170260亿元左右,实际增长率和名义增长率分别为19.1%和24%左右。根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要求,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将继续比上年有所降低,同时又仍然保持一定的较快增长速度,以防止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目标。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仍然明显高于GDP增速和消费增速,使得投资占GDP的份额上升。按现价计算,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将达到59.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多年持续明显上升的趋势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总的来看,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同时存在需高度重视的通货膨胀压力。面对国内外各种因素存在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继续努力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变为过热,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同时要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争取主动,力争在深化改革和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的发展。 需要高度重视的通胀问题 2007年以来,我国的消费品价格呈现出加速上涨的趋势,CPI年度涨幅达到4.8%,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最高。中国政府针对物价快速上涨的问题,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CPI目前仍在高位运行。虽然目前CPI上涨在开始阶段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直接引起食品价格上涨,但是在其背后隐含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积累的价格上涨因素和近期新出现的价格上涨因素,已经形成了可能造成总体价格水平明显上涨的压力。物价上涨既有成本推动因素,又有需求拉动因素;既有总量性原因,又有结构性原因;既有国内问题的影响,又有国际问题的影响。 2008年在面临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情况下,我们要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需要进一步分析造成当前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的各方面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既治标又治本的措施。 首先,扭转农业生产增速连续四年下降的局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状况特别是粮食生产状况与物价水平是否稳定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1994年出现较高通货膨胀时,当年零售价格指数上涨有70%是食品价格上涨的结果,而当年食品价格上涨31.8%,粮食价格上涨50.7%。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通货紧缩问题,消费价格明显下降的原因除了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以外,1996-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历史高峰,促使粮食价格下跌也是原因之一。2003年-2004年CPI走高,一个直接原因是21世纪初的几年农业增长速度不足3%,明显偏低,粮食产量下降造成食品价格上涨,推动了CPI的上涨。而2005年CPI能够迅速回落,主要是因为本轮宏观调控实现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2004—2007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连续攀升,但是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却连续下降,由2004年增长6.3%下降到2007年的3.7%。这一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我们必须坚定地把坚持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地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争取增产,才能从根本上奠定抑制通货膨胀的基础。 其次,处理好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十七大提出要增加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长期以来存在不合理问题的重要举措。十七大这一精神的落实,以及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行,在一定时期内会提高劳动力成本。此外,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增长,以及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造成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都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未来物价总水平上升中必须考虑的长期因素。 第三,更加重视国际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密切关注、谨慎对待。目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造成国内市场相关商品价格上涨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输入型成本推动造成价格上涨的影响,将随着我国对国外石油等重要资源性商品依赖程度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它可能成为价格上涨原因的长期因素。 第四,解决好流动性过剩问题,抑制需求拉动因素。流动性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造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原因。我国近几年流动性过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的根源在于,外贸顺差增加过快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由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迫使人民银行被动地大量发行基础货币外购外汇,基础货币发放产生的乘数效应使得社会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虽然人民银行采取向银行机构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两项措施进行调控,仍然不能完全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因此,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和金融体制改革,是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抑制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因素的重要治本措施之一。 就2008年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工作来说,有三个特殊因素需要注意。一是翘尾因素将使得年内CPI涨幅难以大幅度降低。据测算,单纯因为翘尾因素影响就将使2008年上半年CPI上涨高达5%,虽然下半年翘尾因素影响会下降到1.8%,但是即使没有其他物价上涨因素,仅翘尾因素就会使全年CPI上涨3.4%。二是较高经济增长形成的通货膨胀预期粘性。经济的过高增长可能造成物价上涨,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时,仍然有可能使通货膨胀预期继续在一段时期内粘在较高水平上,而不是立即下降。2008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出现回落,但是通货膨胀预期很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多因素的叠加效应可能加大价格上涨压力。由于一段时期以来积累的价格上涨因素已经形成价格上涨压力,2008年初我国南方出现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物价的影响,以及国际市场石油、粮食等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的不确定性,将可能对价格上涨产生叠加效应,需要我们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化解或减弱这种叠加效应。 总的来看,虽然2008年存在多种价格上涨的因素,CPI等价格指数将停留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完成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是我们确实有条件避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的各项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正在产生效果;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这些年形成的巨大生产能力会不断增加有效供给,大多数工业产品的供过于求的局面不会改变。我们确实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使价格上涨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

世界一天消耗多少石油

天然气前景引人瞩目 世界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勘探技术提高和开发成本降低,天然气产量逐年俱增,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逐步上升。预计全球2040年天然气供应将超过原油,年产将达61.5亿吨油当量,2050年常规天然气产量将达到81.3亿吨油当量。此后非常规天然气将加快发展,有机构预测,2090年两者合计生产近120亿吨油当量。以上某些数字虽属乐观的估计,比相对保守的数字高很多,但表明了人类即将进入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时代。天然气在化石燃料中是一种最清洁高效的能源,目前大部分直接作为燃料(发电厂、工业炉或民用),少量作为化工原料(制造合成氨、甲醇、甲醛、醋酸等)。

(单位:亿吨油当量)年份19902000200120102015202020252025年的份额,%2001—2025年均增长率,%石油31.936.83743.848.252.957.939.41.9天然气17.721.62225.628.832.83725.12.2煤21.622.122.625.527.529.933.122.51.6核能4.866.277.47.57.24.90.6可再生能源6.27.77.69.210.21111.98.11.9总计82.394.295.4111.2122.2134.1147.11001.8

全世界各种能源消费量预测(据美国能源信息署)

非常规天然气有煤层气(CBM)、深层气、致密岩气、富有机质页岩气以及天然气水合物等,比较易于开采的是埋藏1000米以内的煤层气,美国已有多年开采经验,我国正在着手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埋藏于我国北方冻土地带和近海深处的天然气水合物总储量达15万亿吨油当量(由于勘探深度不够,只列举一个粗略的数据),超过其他化石燃料资源一倍,是一笔巨大的潜在能源与化工资源,只是开采的技术难度很大,应努力争取在21世纪中期开发成功。将煤炭气化使之转化为合成气、甲醇和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的技术早已开发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工业应用。但由于经济指标因素,目前难以普遍推广。今后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天然气和原油价格的进一步提高,必将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届时人们将可利用尚十分丰富的剩余煤炭资源,实现部分煤炭资源向油气资源的转化。

非常规石油进入角色 世界非常规石油资源远较常规石油资源丰富,但开采成本较高。而且其原始状态(超重质油、油砂、油页岩、沥青等)多为氢碳比低并含硫、氮化合物的重质烃,加工费用也大。资料表明,在超过1.4万亿吨的总地质资源量中,采出成本20~40美元/桶(1995年价)的可采资源约1700亿~8300亿吨。以上价位在当前已经开始与常规石油形成一定的竞争,但是由于成本的制约和国际油价的波动,将决定其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很难替代常规油气资源的,到2030年以后,常规石油产量越过峰值走向低谷,油价将成倍上升,届时非常规石油的竞争力将逐渐处于优势。目前,加拿大油砂商业开采量已达100万桶/日,预计2015年增长到270万桶/日,已引起投资热潮和业界的高度关注。

专家预测,致密地层天然气(包括煤层甲烷)和重油(包括油砂和油页岩)可采储量在21世纪至少增长650%。到2101年,所有烃类储量的一半将由这部分组成。

天然气水合物是20世纪发现的一种新的矿产资源,有“可燃冰”、“固体瓦斯”之称,被誉为21世纪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从数量上看,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的含碳总量大约是地球上全部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含碳总量的两倍,世界上绝大部分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在海洋里,储存在水深300~500米、海底之下500~1000米的范围以内。海洋中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约为18000万亿立方米,约合1.1万亿吨油当量。预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总资源量约为22000万亿立方米。

替代能源发展加快 环境与发展已成为21世纪的主题之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替代能源成为对这一主题的最好诠释。可以替代油气资源的能源很多,主要有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电力等二次能源。

2050年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世界能源理事会)

目前,绝大多数国际大石油公司均已经涉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正在逐步实现由石油公司向能源公司的转变。随着传统化石能源市场的竞争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为寻求技术创新、应对市场竞争、弥补储量递减以及推动环境保护,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成为各大石油公司的必然选择。

目前,大型跨国石油石化公司涉足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主要有太阳能光伏、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和燃料电池等。壳牌、BP和雪佛龙等公司在这些领域已经进入商业运作阶段。近几年,这些公司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的年均投资超过1亿美元。壳牌和BP均于1997年成立了独立的可再生能源部门,并逐年增加业务投资。目前,它们在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成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公认的行业领头羊。

在21世纪人类对能源需求空前高涨时,我们不能不考虑替代能源对21世纪石油工业发展的影响。在高油价的催生以及在各种创新技术的发展下,或许会出现一种我们没有预见到的能源来替代油气资源,那时我们的石油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变革。假如对风能和太阳能继续强制使用并给予补贴,此类能源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比烃能源供应增长快5倍。如此,替代能源在能源供应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什么油价已经下跌了,燃油税却涨了?

问题一:全世界石油储备还有多少,全世界每天消耗多少石油 15分 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中国750万桶.全球保有储量还可开采大约41年.

问题二:全球一天要烧掉多少石油 ――加速世界末日到来的凶手是人类自身这群怪物德国石 *** 业协会曾在2003年公布了全球2002年的最大石油消费国名单,前五位分别是美国(8.88亿吨)、日本(2.49亿吨)、中国(2.48亿吨)、德国(1.27亿吨)和俄罗斯(1.27亿吨)。上述五国占全球石油消费量的46%。中国虽然石油消费是排名第三,但人均石油消费量又大大靠后。美国人均消费量是3.28吨,日本为1.96吨,德国为1.55吨,俄罗斯为0.87吨,而中国仅0.19吨,略等于美国的1/20,尚不及俄罗斯人均的1/4。以上资料来自百度,我们将2002年最大石油消费国前五位的国家消费石油累加一下应该是16.39亿吨。世界所有国家每天烧掉的石油,大家只从你所在的城市的立交桥上往下一看,滚滚车流是那么宽阔、是那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然后你再想像一下你所在城市其他街道上的情况与你所在的街道基本一样,也是车流滚滚。于是依次类推,你想象一下全世界各个街道的车流都同时在波澜壮阔的前进!于是你脑子里应该不仅仅看到车在流,相信不是弱智者,此时此刻都会在你的眼前出现大海似的石油在地面同时流到了火海!至于,我很想统计,但我搜索了一下资料,应该是无法得到相对准确的答案。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每天仅各国车辆烧掉的石油就像一条江、一片海(姑且不计航空、航海、工厂、军事等等用油)。目前,有种趋向,认为改善生存环境主要从排放污染着手,这完全是本末倒置,我想人类生存危机不在地球外部,而在地球内部已经出了问题。如果说等到地球内部问题严重了,那不是世界末日,是个鬼呀!我不是唯心主义者,我不相信恐怖主义的异端邪说所宣扬的哪种主所主宰的世界末日,但依据我自己的分析判断,

问题三:石油 地质年 全球每天消耗 多少倍 消耗和生成 亿 不可持续 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煤炭也将消耗殆尽、深地层:“自1979年以来。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还能供人类用多久,约有1万亿桶到1.6万亿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价开采的地层中。据估计,今后10年左右,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即将来临的石油危机――真正的危机》的文章认为。虽然市场力量和石油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使石油供应继续保持到21世纪,全世界已烧掉约8000亿桶石油近海。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天然气的资源不断被发现,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开始持续下降。目前,世界石油供应似乎是充足的。还有一些报告指出。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近地的石油。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并未停滞,已经发现的就可以用80年,可供人类开采不超过95年的时间。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地球上的石油和天然气,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采的,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2050年到来之前。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到1997年底,1.6万亿桶石油大约60年就会消耗光。 加上近期可以被勘探到的。 在本世纪内。石油资源是有限的,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如果石油枯竭那么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 1998年6月7日,可以够用100年。在不久的将来。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但是,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矿物燃料供应枯竭?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几乎每年增加2%,而是在逐年增加,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 这位教授认为。有专家认为地球上的石油仅够三四十年,开采石油已达8070亿桶。 美国托莱多大学地质学教授克雷格?哈特菲尔德指出,有专家则认为可使用一二百年。《中东报》认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可以用50年,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每年只有50亿桶,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到2010年,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全世界已烧掉的石油比到那一年为止人类整个烧油史中烧掉的石油还多,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包括远海,即一方面节约能源,但是石油危机的到来可能比一般人的设想早得多,自从石油时代开始以来

问题四:全世界每天要消费多少石油 石油分布 财富论坛开幕式全揭秘腾讯财经观察专题华新系派人管沈阳新开同方紫江复牌有望涨停中国房地产经纪机构超3万李嘉诚博弈中小股东峰谷电价为何只升不降管理人员的十大品德世界各地的另类旅游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全世界每天要消费多少石油? 1996年,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达每天7170万桶。欧佩克预计,到2020年,世界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每天1亿桶。 西方工业化国家对石油的依赖度有多大?以美国为例。1996年,美国一国每天就消耗1700万桶石油,其中有770万桶是进口的,占总消耗量的45%以上。在美国进口的石油中,有20%产自欧佩克成员国。 哪些国家拥有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石油探明储量? 按1996年的数字,世界排名前5位的是沙特 *** (2.61亿桶)、伊拉克(1.12亿桶)、 *** 联合酋长国(0.98亿桶)、科威特(0.97亿桶)和伊朗(0.93亿桶),它们均为欧佩克成员国。 石油产量最多的是哪些国家?按1996年数字,世界上生产石油最多的5个国家和地区是沙特 *** (日产810万桶)、前苏联国家(日产690万桶)、美国(日产650万桶)、伊朗(日产 360万桶)和中国(日产320万桶)。 世界石油资源即将消耗殆尽吗?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终有耗尽的一天。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欧佩克的石油储量至少可供开采80年,其他国家的石油储量还可供开采20多年。

问题五:中国一天耗多少石油? 据美国《地理》杂志报道,全世界现在每天消耗石油8000万桶(每7桶合一吨)。中国是最大的石油消费者。在它之後,石油消费大国依次为美国.日本、-俄国、德国与南韩。现在每天要消龚三加仑汽油,占全世界消费的四分之一。

问题六:原油一天大约用多少桶? 中国日均消耗约690万桶原油,按照中国GDP约占全球GDP 10%的份额计算,全球一天日均消耗6900万桶原油

问题七:地球上这么多车 每天都在消耗石油 一天得消耗多少石油 现有的石油还能维持多久 没有石油了我们该怎么办? 近海、近地的石油,可以用50年,但是,天然气的资源不断被发现,已经发现的就可以用80年。 加上近期可以被勘探到的,地球上的石油和天然气,可以够用100年。包括远海、深地层。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还能供人类用多久?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地球上的石油仅够三四十年,有专家则认为可使用一二百年。

1998年6月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即将来临的石油危机――真正的危机》的文章认为,今后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应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开始持续下降。虽然市场力量和石油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使石油供应继续保持到21世纪,但是石油危机的到来可能比一般人的设想早得多。

美国托莱多大学地质学教授克雷格?哈特菲尔德指出:“自1979年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的石油比到那一年为止人类整个烧油史中烧掉的石油还多。”

这位教授认为,自从石油时代开始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约8000亿桶石油。据估计,约有1万亿桶到1.6万亿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价开采的地层中。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万亿桶石油大约60年就会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并未停滞,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不久的将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

在本世纪内,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如果石油枯竭那么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东报》认为,到1997年底,开采石油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采的。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还有一些报告指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每年只有50亿桶。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不超过95年的时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问题八:美国每年消耗多少石油 美国原油消耗量: 2003万桶/日 = 73.11亿桶/年 (世界第一) 美国原油储备量: 210~293亿桶(2004年估计, 世界第十); 美国能源部战略石油储备: 10亿桶 美国原油产量: 869万桶/日 (世界第三) 美国原油进口: 1315万桶/日 (世界第一) 石油计量单位: 1桶=159公升=42美国加伦

委内瑞拉穷到什么程度

近期关于燃油附加费上涨的传闻再次“不幸”被证实,而且上涨幅度、时间均超出此前所有预期。昨日,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正式对外发布消息,国内燃油附加费收费标准9月1日起再度上调,800公里以下航线由30元调整为6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由60元调整为100元,这比上次调整附加费后规定的执行期限(10月10日)提早了40天。

资料;

对于油价的飞涨,很多人按照经济学的原理来理解,认为是石油供不应求。但是有关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石油是供大于求。2004年第一季度,原油每天供大于求约30万桶;第二季度全世界原油日产量为8190万桶,平均日需求8040万桶,日供大于求150万桶。2005年年中,“世界石油日供应量约8400万桶,日消费量约8300万桶”(梅新育《中国没有定价权》《世界知识》2005.15),日供大于求量也达100万桶。所以,造成油价上涨的原因不是石油供不应求,而是其它因素所致。实际上,造成21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对石油的投机炒作,上个世纪90年代石油价格的下跌,21世纪以来美元的大幅贬值。

近八、九年,我国以及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住房价格飞涨,其最重要原因是房产商和把房屋作为期货投资的“投资者”们的投机炒作。大量没有居住需求,但要投机歉钱的“投资者”将投机资金投入房地产,使投机资金与购房居住的购房资金之和大于正常情况下购买居住房所需资金量,人为地造成需求旺盛,使房价大升。同样,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也是对石油期货的投机。所不同的是,对石油投机的力度比对房地产投资力度更大。2004年8月18日的《经济日报》,刊载了题为《国际原油市场风高浪急》的文章,该文章写道:“投资者想从油价的涨跌中大赚一把的投机行为,也对油价的飙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几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对游资严加防范和约束,相当多的对冲基金开始进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进行期货的倒买倒卖,谋取高额利润。石油期货交易量目前是现货交易量的好几倍。据估计,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真正的需求方只占到交易总量的三成,其余都是套利的人。长期跟踪国际原油市场的亚太博宇公司研究员陈光远说:‘在几年前,美国基金在石油行业中所占比重大约在7%到8%,这个数据是5年前的。据最新的数据,美国的一些对冲基金在国际石油价格中的比重已经上升到1/4。’”据该文可知,两年前,投机的“投资资金”已远超过因为“真正的需求”而购买石油的资金,两部分资金之和,造成在石油流通领域内资金大大多于购买这些石油所需的资金量,即造成该领域的“通货膨胀”,原油物价上升。如前所述,2005年世界石油平均日供销量为8000多万桶,“但纽约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货日交易量达2亿桶,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日交易量更接近4亿桶;按金额计算,当油价为50美元/桶时,世界石油日消费金额约40多亿美元,而国际石油市场日交易金额则高达数百亿美元。”

2005年世界石油平均日供销量为8000多万桶,“但纽约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货日交易量达2亿桶,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日交易量更接近4亿桶”。这意味着原油一天内要被投机商们倒手几次。价格上涨期间,房屋倒手每倒手一次,一般房价就上涨一次。同样,价格上涨期间,原油倒手一次,一般石油价格也就上涨一次;倒手几次石油价格就上涨几次(只有少数时侯的倒手是获利回吐,价格下跌)。“按金额计算,当油价为50美元/桶时,世界石油日消费金额约40多亿美元,而国际石油市场日交易金额则高达数百亿美元。”当一种产品的购买,每天只需40亿美元时,却涌入了上百亿美元资金,那么这种产品的价格上涨将成为常态。所以,石油价格是以炒家们投机炒作的“石油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皮肯斯之流石油炒家对油价的影响力超过了海湾国家的石油部长们。”(《中国没有定价权》)

另外,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物价一直在上涨,年平均有百分之几的物价上涨率,而石油价格则一直趋于下降。如2006年7月6日的《参考消息》转载的法新社资料看,纽约市场交易石油价格1990年10月为40.40美元,而1994年3月则为14.08美元,1998年12月更降为10.72美元。直至2003年3月,涨到37.78美元,仍未恢复到1990年10月价格水平。再考虑到90年代美国的物价上涨,国际石油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十余年中,它的实际价格下跌状况,比它在交易市场上交易价格下跌的状况更严重。所以21世纪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在较大程度上是油价下跌约10年后,大量炒家逢低纳入后的恢复性反弹。

还有,原油是以美元计价。而从汇率关系看,最近几年,美元对欧元贬值40%多,对日元也有约20%的贬值。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不变,实际意味着石油价格在欧洲、日本能用较以前更少货币来买油,例如,在欧洲,仅,美元对欧元贬值40%多就意味石油价在欧洲下降了许多。而在进出口关系上就意味着,石油输出口国要从欧洲进口同样多的某种商品,必须要用比几年前多得多的石油去换。因此,为弥补美元贬值带来的影响,石油价格肯定要上升来“纠偏”。所以,美元贬值也是石油涨价的重要原因。我们据美元对欧元、日元贬值(或者说欧元、日元对美元升值)的情况知道,对欧盟国家和日本来讲,因为他们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所以这段时间的石油涨价,对于他们的影响要小于对美国的影响。或者说,欧盟用欧元折算的石油涨价倍数远小于用美元计算的石油涨价倍数。

欧日的情况也使我们想到,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关系使石油涨价对我国有何影响。具体说,如我国人民币也象欧日货币一样对美元升值,石油涨价对我国有何影响。

现时人民币基本是与美元挂钩(2006年对原来只有约3%的升值),所以石油涨价对我国的影响很大,用人民币计算的涨价倍数与美元计算的涨价倍数相同(我们以有最新年石油进口数量资料的2006年为例来讨论,而2006年时约3%的人民币升值忽略不计)。

如2006年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60美元的话,则相对2003年每桶涨了33美元,即涨了约1.2倍。2006年我国进口原油1.45亿吨,为计算方便,将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也定为1.45亿吨。每桶涨33美元,意味着每吨原油涨约247美元左右。这样,2006年进口原油要支付650多亿美元,约合5330亿元人民币(还是按1美元兑换8.2元人民币计算)。相对2003年要多支付约358亿美元,人民币计算要多花费2800多亿元。

如果我国在2006年前将人民币相对原来升值一倍,1美元兑换4.1元人民币,则2006年进口原油仍要支付650多亿美元,相对2003年仍要多支付约358亿美元。但因为人民币比2003年升值一倍,则以人民币计算仅支付2665亿元,比2003年只多花费约100亿元,而不是现时汇率要多支付的2800亿元。因此,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一倍,理论上,每升汽油、柴油价格将比现在降一半。当然,考虑到我国原油不是全进口,以及提炼原油为汽油或柴油等因素,可能降不到一半,但肯定会比现在便宜许多。因此,人民币的汇率变化也将影响在我国的石油产品销售价格。

我记得,20多年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确定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2.4元人民币(有段时间甚至为1美元兑换1.9元多人民币),其后我国将人民币一路贬值到1美元兑换8.2元多。这使我国进口石油、铁矿石等所支付的人民币数量大增。或者换句话说,换回同样多石油、铁矿石等进口货物,所支付的、用人民币计价的衣帽等出口货物就需大增。反之,如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我国只需出口较少货物,就会换回同样多石油、铁矿石等进口货物。

据许多国际机构估算,不按汇率计算,按购买力计算,现时的1美元也只值2元多人民币(这与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确定的汇率大致相同)。而我国现时将其定为1美元值7.5元多人民币。当然,我国这样确定汇率是使出口商品以美元计价更便宜,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以增大出口。但这样的结果也有许多弊端:使进口原料和其它产品按人民币计算很昂贵(因为我国企业和人民购买进口产品要用人民币兑换美元或用人民币购买);并因为我国出口产品以美元计价价格太便宜,国际上频频对我实施反倾销,要我们交反倾销税,造成额外经济损失;我出口产品以美元、欧元等计价价格太便宜,客观上使许多国家的劳动密集性行业的工人就业困难(这也是我国设在西班牙的鞋子仓库和商店被袭击、烧毁的重要原因);我国对西方国家出口大增,对美欧是大顺差,造成我国对西方市场较大依赖,美欧(尤其是美国)也看到这点,它们就要求我国在外交上付出代价,在外交上配合它们(例如在朝核、朝鲜导弹、伊朗等问题上),而我们则经常只能配合他们。对此,我们常把这种被迫屈从称之为“韬光养晦”。

当然人民币升值也有坏处。例如,人民币升值将使出口商品以美元计价变得昂贵,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将不那么大。另外,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的庞大外汇储备贬值(用人民币计算)。而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使我国的庞大美元外汇储备大幅贬值,这是我国对人民币升值问题难以定夺的重要原因。而这就是我国以前将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贬值的错误政策,带来的难以解决的后遗症。

石油的首次发现时间,地点?

截止2023年委内瑞拉贫困率已经超过了90%。

也是世界上储量最多的石油大国。据悉,委内瑞拉已探明的石油储备量高达3000亿桶,排名世界第一。

委内瑞拉的石油开采难度高,成本高。早期,委内瑞拉只能依赖西方国家的技术和设备来开采石油,自己并不能获得多少利润。即使后来收回了石油开采权,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石油产业链和市场。

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受到限制,收入低。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成本高,竞争力低。而且,在美国的海上封锁和制裁下,委内瑞拉更难将石油运输出去。

委内瑞拉的经济过于依赖石油,风险高。在21世纪初,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给委内瑞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委内瑞拉没有其他的经济支柱,也没有储备足够的外汇和黄金来应对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委内瑞拉不得不向其他国家借款来维持国家运转。

委内瑞拉全国地形可分为三个区域:

西北部和北部山区,主要为安第斯山脉的东北分支梅里达山脉,是境内最大的山脉,顶部终年积雪,有冰川,经常发生地震。

玻利瓦尔峰海拔5007米,为全国最高点。在梅里达山脉的西北,有拉丁美洲最大湖泊——马拉开波湖,该湖面积为14344平方千米,北通加勒比海,南端最深处达250米;南部水淡,北部微咸。湖区周围的沼泽低地为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

中部奥里诺科平原,平原的西半部为一片草原,平原的东半部为奥里诺科河口形成的三角洲沼泽地。

东南部圭亚那高原,海拔500~800米。世界上落差第一大的安赫尔瀑布(落差979米),位于卡罗尼河中游支流上。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委内瑞拉

新型电动汽车对石油行业的影响

早在公元前10世纪之前,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印度等文明古国已经采集天然沥青,用于建筑、防腐、粘合、装饰、制药,古埃及人甚至能估算油苗中渗出石油的数量。楔形文字中也有关于在死海沿岸采集天然石油的记载。

扩展资料:

近代石油的历史大周期:

1、20世纪70年代:1960年第三世界产油国联合成立了OPEC,陆续对石油实行国有化。期间借两次石油危机之机提高石油价格。一次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OPEC成员国陆续提出减量提价方案。另一次是伊朗首先爆发政权革命,两伊战争爆发,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中断,油价大涨。

2、20世纪80~90年代:受两次石油危机影响,国际原油需求出现萎缩,同时以俄罗斯、委内瑞拉为代表的非OPEC原油生产国采用新技术和产量的持续增长来应对高油价,原油价格开始大幅下降至25-35美元,国际油价步入20年低迷阶段。

3、10年“黄金期”: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印度等新经济体的高速发展,其对原油的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国际油价迎来10年“黄金期”,并于2008年7月达到历史峰值147美元/桶。

4、2014-2016年油价下跌:伊朗禁运解除:15年伊朗禁运解除后,其大量抛售浮仓。

5、2017显著反弹的逻辑:世界经济对原油需求减少,而本轮油价下跌反而刺激了OECD对原油的需求,且亚太地区对原油消费拉动依然强劲。

百度百科—石油

新型电动汽车

对石油行业的影响

虽然新型电动汽车肯定会降低整体石油消耗,但对石油巨头来说,电动并不会很快杀死石油行业

21世纪20年代似乎将成为电动汽车的十年,制造商将提供比以往更多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虽然电动汽车仍然只占全球汽车销量的一小部分,但它们在消费者心中越来越受欢迎。许多人都在想这是否是石油行业的丧钟。人们有理由认为电动汽车可能会对石油行业构成威胁,尽管新型电动汽车肯定会降低整体石油消耗,但对石油巨头来说,这还远远没有结束。

趋势显示,电动汽车销量正创下历史新高。

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早在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经济之际,电动汽车销量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并继续创下历史新高。第二年,电动汽车销量保持了这一趋势,并稳步增长,到2021年底比前一年翻了一番。如果我们比较2022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电动汽车销量,它们增长了75%。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30年,道路上的电动汽车将超过3亿辆。与2021年上路的1650万辆电动汽车相比,这是一个惊人的增长。中国正在推动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欧洲排名第二,而美国目前排名第三。

石油公司受到电动汽车销量上升的冲击

电动汽车的指数级增长对石油行业构成了明显的威胁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60%的石油需求来自交通运输。由于电动汽车不需要石油作为主要燃料来源,全球需求可能会受到严重千扰。预计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每天将节约250万桶石油。

在美国,拜登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的50%,对这一目标的分析意味着届时石油需求将下降34%。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石油产量将下降三分之一,这将对美国的石油公司造成重大打击。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这可能引发全球石油危机。

为什么电动汽车不会扼杀石油工业

不可否认,电动汽车的迅速崛起将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石油公司的钱袋,但一些经济学家预测的全球石油危机似乎不再那么现实了。首先,电动汽车不会取代我们所有的石油需求。石油工业将石化产品用于各种其他用途,如生产塑料和化肥的原料。在前面提到的60%的石油需求来自交通运输,只有27%来自乘用车。

在摆脱化石燃料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为了让电动汽车得到更广泛的采用,它们必须变得更具竞争力。这需要更实惠的价格、更好的电池容量和扩大的充电基础设施。但是,即使所有新的电动汽车都出现了,它们也不会很快杀死石油行业,即使它们确实有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