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拿大原油价格走势图_中国加拿大原油价
1.1桶原油的开采成本究竟有多少
2.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3.今晚加拿大说原油价格下跌导致失业率上升。为什么呢?
4.世界高酸值原油产状与分布
5.油价暴跌会要了谁的命 谁在偷笑
6.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对中国的影响
7.石油价格是如何形成机制的?
该词组是指加元的汇率与原油价格之间的关系。
加元在外汇市场上历来被称为“商品货币”,其汇率往往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加元的走势和原油价格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原油价格的上涨会增加加拿大的出口收入,提高经济增长预期,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购买加元加拿大是全球第七大原油出口国,其出口的原油占其GDP的很大一部分。
1桶原油的开采成本究竟有多少
首先,1999年年初,加油站的汽油售价在每加仑1美元以下,石油成交量也较低,现在汽油每加仑平均价格为2.66美元,去年同期是3.45美元。原油价格已下跌近60%。
过去十年来,美国能源热潮让原油供应过剩,欧佩克表示不减产,沙特也不愿意通过削减产量来平衡市场,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石油需求放缓,而供应仍在增长。
供过于求的情况可能由于伊朗核协议而继续被放大,伊朗大幅提高产量,这可能会让沙特不减产生产,即便油价下跌到很低,沙特也能够继续生产,并且有足够财政后劲。
伊朗有些不同,伊朗财政没有沙特灵活,需要更高的价格来维持盈利。凭借低廉价格,沙特可以盈利。
其次,油价会下跌到多少美元。15美元听起来有些疯狂,但一些劣质原油加工已接近这个水平,例如加拿大西部原油,较重较粗的原油目前交易范围在20美元以内。
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夏天炎热,驾驶数量减少,能源需求进一步放缓,压低价格。有一些基金投资者减持能源类股,因为去年油价是每桶100美元,有的石油股票价格近一年下跌超过四分之一。
再次,国际能源局数据显示,原油供应继续增多,预期原油价格或进一步下降。
综合以上分析,全球原油供应大于需求,原油价格或进一步下行,对全球消费者来说是好消息。
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总是会令能源行业遭受磨难。但是国际原油价格的这一次下跌却令一些原油生产国备受打击。
在英国,开采1桶原油的成本为52.50美元,而现在1桶原油的交易价格只有约42美元;在巴西,开采1桶原油的成本将近49美元;在加拿大,开采1桶原油的成本约为41美元;在美国,开采1桶原油的成本为36美元,成本当前仍低于交易价。
上述数据来源于挪威雷斯塔能源公司(Rystad Energy)的UCube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全球大约65000座油气田的信息。
如果原油的开采成本高于售价,那么原油开采企业当然无利润可图。
许多能源大公司已经宣布,在生产成本高昂的国家采取一系列削减成本的措施,这在行业内已不是什么秘密。
另一方面,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原油开采成本很低,平均每桶低于10美元。伊拉克原油开采成本为每桶约10.70美元。
斯塔能源公司的分析主管马格努斯向CNNMoney提供了原油开采成本数据,并表示该数据清晰地反映出海湾国家因为低廉的生产成本而更占优势。
今晚加拿大说原油价格下跌导致失业率上升。为什么呢?
如此便可能意味着一场经济危机。
当代石油资源储量靠前的国家里,大部分都曾在最近2亿年中被大范围海洋覆盖,油气则主要产自古代海洋形成的地层。
以沙特阿拉伯为例,在1.9亿年前的侏罗纪,它的国土还是位于热带附近的温暖浅海,并一直持续到后来的白垩纪。浮游动植物生生不息,海洋里的搏杀也日夜不停,无数有机质堆积到海底,孕育出一系列生油岩,最终形成丰富的石油。
石油与原油区别:
石油是工业名词,是相对矿产资源而言,通常所说的石油工业,是一种矿产资源工业。在石油勘探过程中,根据勘探程度和探明情况,计算并确定石油储量。石油储量是地质勘探成果,是一种待开发的原始矿产资源量。
原油是埋藏在岩石地层里被开采出来的石油,保持着其原有的物理化学形态,是石油工业的初级产品,实现了其使用价值,是油田开发的成果,原油产量是一种已经开发的矿产资源产量。
石油一词多用于说明油层渗透率、孔隙度及油藏品位。而原油一词多用于国家统计的原油产量统计数字、评价原油理化性质及用于说明采收率、采出程度及采油速度。
石油作为矿产资源是指含水、含气的油,而原油作为一种工业产品,其中的水、气已从油中分离出来,是一种合格的工业产品。
世界高酸值原油产状与分布
从理论来说,的确不存在很直接的因果关系。从宏观经济来看,就业率是和经济活动水平挂钩的,政府要增加就业率就可以加大投资,降低利率(鼓励投资活动),从而提高经济活动水平,增加就业率,但同时也可能引起通货膨胀。
石油价格下跌是否缓解失业率,那就要看看石油下跌是否刺激了经济活动,拉动经济增长。
从现在看来这个作用还并不明显。而且甚至石油价格的下跌反而是由经济衰退引起的!不仅是石油,世界的原料市场,价格都大幅度下跌,这都和经济危机有关!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引起价格狂跌……
油价暴跌会要了谁的命 谁在偷笑
全球生产和交易160多种原油,其价格变化很大,从147美元/桶到29.97美元/桶。巨大的价格差不仅是由于原油的密度和含硫量所造成,原油的酸值也是造成原油价值大大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世界高酸值原油产状与分布
在国际石油地质学和石油地球化学文献中,有关高酸值原油的报道始于20世纪中叶,但对于高酸值原油的关注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从长远利益出发,在继续勘探和开发常规油气资源的同时,开始重视资源潜力巨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高酸值稠油就是一种资源潜力巨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世界上高酸值稠油资源约有9000×108t,可开采量约为1800×108t。
图8-16 世界高酸值原油资源分布图
全球范围内高酸值原油的分布比较广泛(图8-16;表8-3)。根据大量文献调研,全球高酸值原油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两大构造背景地区:一是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的前陆盆地海相来源的重油和沥青砂分布区,如委内瑞拉的Orinoco重油带的Cerro和Negro油田的TAN达到3.3mgKOH/g,加拿大的Athabasca沥青的TAN达到3.5mgKOH/g(Crandall,2002);二是大西洋两岸和东南亚的一系列裂谷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陆相油田。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高酸值原油产地有西非、中非、南北美洲、中国和西北欧,如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的重油和沥青;西非的尼日利亚、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刚果、安哥拉、乍得、苏丹、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英国和挪威的北海、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澳大利亚吉普斯兰盆地、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等。
表8-3 国外已知高酸值原油油气产状与物理化学性质
近年来西非和中非重油资源的开发,导致世界原油市场中高酸值油的比重在逐渐增加。1998年到2003年酸值TAN>1.0mgKOH/g的原油比例从7.5%上升到9.5%,而西非地区2001年TAN>1.0mgKOH/g的原油产量占总产量的5%,预计到2006年将增加到13%(Anne等,2003)。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酸值原油的开发显得越来越重要(Babaian-Kibala等,1998)。图8-17显示了高酸值原油产量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高酸值原油的产量近些年发展很快,2005年预计高酸值原油的日产量达到5百万桶,尤其是远东和西非地区。
图8-17 世界高酸值原油产量变化趋势图(据JanSkippins,2000)
国外已知高酸值原油的分布以及产状比较零散,但仍然可以看出高酸值原油的TAN值可以达到16mgKOH/g之高,原油的密度多数都大于0.9g/cm3,但也有小于0.9g/cm3(表8-3),这说明高酸值原油并不一定是重质原油。高酸值原油的埋藏深度较浅,大都集中在1500m以内,这可能与其生物降解成因有关。
二、世界高酸值原油资源量十分丰富
高酸值原油除极少部分为原生未降解油外,主要为生物降解原油,有密度小于0.934g/cm3的常规油,更多的是密度超过0.934g/cm3的重油。由于无法精确统计TAN>0.5mgKOH/g或1.0mgKOH/g原油的资源量,因此,这里以重油资源来粗略地反映高酸值原油的资源量(表8-4)。
表8-4 世界主要重油生产国重油及沥青资源
(一)重油、超重油
重油和超重原油的总资源约为1200Gb(1Gb=109桶),其中22%或270Gb是可开采的。它们分布于四个地区:Machete(225Gb)、Zuata(500Gb)、Hamaca(214Gb)和Cerro Negro(213Gb)。其中略低于1/4或290Gb,在技术上是可采的,但不太经济。大约42Gb超重油储量已得到证实。
超重原油的特点是密度比水低,常富含硫和重金属如镍和钒。它们大多储藏于砂质储层,但在碳酸盐岩储层中也有发现,通常是靠近露头的浅层油藏中轻质原油降解的产物。最大的超重原油油藏为东委内瑞拉的Orinoco石油带。
1.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Orinoco石油带是世界上最大的超重原油油藏,位于Maturin盆地的南边缘(或东委内瑞拉),覆盖面积54000km2,主产区覆盖面积为13600km2。油藏主要储存在中新统碎屑沉积物中。这些砂岩的渗透率为1~2D,孔隙度为19%~25%,甚至更高。
古近-新近系砂岩的油藏深度的分布范围为小于600m到大于1200m,但大部分位于小于900m的深度。油藏的平均温度在800m处的50℃和1100m处的60℃之间变动。
高温下,超重原油在油藏中是可以移动的,但注气后黏度会迅速下降。生产速度可达到600桶/天,使用水平井可达到更高。
Maracaibo盆地BolivarCoastal油田的露头区,拥有十分丰富的具有沥青盖层的油气资源,其中的一个油田-Bachequero,具有8Gb储量,其API重度为8。
2.加拿大
加拿大在Lloydminsteer拥有38Gb,API重度为15.7的现有原油地下储量。截至1993年底,加拿大已经采出了2.6Gb的重油和超重油。确定储量为1Gb,另外1.9Gb具有不确定经济可采性。据估计,即将探明的原油储量可达到1.6Gb,例如:在PeralLake,Mobil公司计划投资10亿美元,到2003年将一个拥有2.6Gb地下原始储量的油气藏的产量提高到100000桶/天。
3.俄罗斯
俄罗斯由于未将重油、超重油和沥青区分开,但在俄罗斯有三个地区可能蕴藏丰富的资源。Melekess地区,在Tatar穹隆的南边,拥有约125Gb的原油和未确定数量的沥青,主要储集在二叠系储层中,其中有10Gb被认定是可以采出的。Olenek位于东西伯利亚的Anabar隆起的东边,拥有约175Gb(若包含沥青达到600Gb),主要在文德系和寒武系中,其中27Gb为可采储量。Siligir(或者称为Arga-Sala和Markha)位于东西伯里亚的Anabar隆起的南边,在寒武-奥陶系地层中拥有25Gb的地下原油储量,其中22Gb可能是可采的。Timan-Pechora盆地中蕴藏有十分可观的重油资源。
总体上说FSU估计拥有将近900Gb的重油和超重油原始储量(包括未确定数量的沥青),其中100Gb左右的储量可能为可采储量。但是数据并不可靠,因为不同作者引用的数据完全不同。蒸汽驱采油的主要产物来自于中密度原油,只有10%来自于重油,而超重油完全没有贡献。
4.美国
美国重油的现有地下储量为1000Gb,探明储量约为6~7Gb,可能的产量为700000桶/天。
5.马达加斯加
在Tsimiroro约有5~6Gb现有地下原油储量。
(二)天然沥青或沥青砂
沥青砂或多或少地固结在沉积岩中,包括沥青和其他重质石油产物。具有非常高的黏度(超过10000mPa·s)和非常大的密度(>1g/cm3),它们为在相似的地质背景中找到的非常粘的重油和超重油。
1.加拿大
尽管在70多个国家中发现了沥青砂,但最主要的储层还是集中在加拿大的四个地区:Athacasca/Wabasca、ColdLake、PeaceRiver和CarbonateTriangle(碳酸盐三角带),总覆盖面积为77000km2。这些巨大的沥青油藏蕴藏在多种圈闭中,最简单的是Athabasca穹隆,为一个巨大的向斜,长240km,宽110km,具有世界上最大的蕴藏量,具990Gb原始储量。Athabasca轴线的油气是由沿一个东西向走向海岸线的向北尖灭的巨大点砂坝聚集的,位于它南部的ColdLake的储量为270Gb。而PeaceRiver油气藏拥有90Gb的储量,它为砂、页岩下石炭统部分的典型楔状体,其中下石炭统上覆于一古生代古隆起之上。
最近的勘探表明,这些油藏来自于一个长达500km的区域内,埋深小于30~50m深处砂岩储量为1200Gb的连续油藏。在估计的1700~2500Gb现有地下原油储量中,虽然只有不超过4Gb的储量是在当前技术下经济可采的,但是大约有280~300Gb的储量是未来技术可采的。
据加拿大Syncrude公司预测,所有油砂的潜在产量在2020年可望达到1.2百万桶/天。据加拿大国家能源局(NEB)资料,从沥青砂和重油开发中得到的总产量,在2002年已经超过加拿大原油产量的50%。1995年IEA报告了大约300Gb的沥青储量,其中大约有4Gb被认为在当前开采条件下可采。目前加拿大沥青产量为365000桶/天。
2.俄罗斯
在前苏联时期,重油与固体沥青的区分十分困难。这些无显著区别的大型油藏主要蕴藏在俄罗斯(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台地,探明储量至少有700Gb,预计整个FSU的总储量为1000Gb,甚至更多。西伯利亚台地的沥青油藏居世界第三。
该地区的大部分油藏形成于古生代和元古宙,而世界其他地方的油藏大部分则形成于中生代和古近-新近纪。此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占主导地位,而不像其他地区的典型的浅滩碎屑环境。沥青油藏的分布主要受流体水动力环境的影响。
俄罗斯南部TatarArch的Melekess地区、东西伯利亚的Anabar Arch周围的Olenek和ArgaSala-Aykhal(Siligir)地区。重油和超重原油的储量超过了天然沥青总储量的一半。
第一个地区,在Tatar Arch和Melekess Depression的南面,尤其在二叠系中,天然沥青的储量非常大,现有地下原始体积约为110Gb。这些二叠系沉积物中沥青油藏的形成,与来自于东南地区与俄罗斯台地原油横向的逐步运移有关,以及下伏泥盆系沉积的垂向运移有关。
在东西伯利亚,几乎有元古宇和古生界岩层露头的地方就有重油和天然沥青,最主要的烃源岩是Riphean和Vendian的黑色有机页岩。据报道,Olenek的油藏可能有像Athabasca油藏一样的巨大规模,地下原始沥青大约有100~270Gb。Anabar Shield南部的Arga-Sala-Aykhal地区的寒武—志留系碳酸盐岩中可能存储了225~450Gb的地下原始沥青。面积为6000km2。
在前苏联的下列地区也蕴藏有沥青油藏:
高酸值油藏的形成与分布
FSU天然沥青的现有地下原始储量总计可达到780Gb,主体位于东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仍在开发常规油藏,但是有理由相信非常规油藏的开发也为时不远了。
3.美国
约有54Gb的地下原始沥青砂储量。它们主要分布在Alaska和Utah。在Utah被称作二叠系沥青三角的地方大约有16Gb的沥青,它们形成于拉拉米变形之前,来自富含有机质的Phosphona组,经过前陆坡达160km的长距离运移。Utah中部绿河组的古新统砂岩中也蕴藏了约6Gb的沥青。但是,美国的大部分沥青砂油藏,都因为埋藏过深而没有经济开发价值。
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对中国的影响
其实关于油价的讨论现在是国际经济市场?最热的话题!具体看一下以下:
近日,欧佩克决定不减产,国际原油价格继80美元后,再度失守70美元整数关口。从今年年中到现在,不到5个月时间,国际油价跌去35%,创下4年来新低,下跌速度着实惊人。
国际油价下跌,无疑,进口国多欢喜,产油国很受伤!这边厢美国、加拿大经济受益良多,西欧国家生产成本降低,中国减少巨额支出;那边厢俄罗斯损失千亿美元,委内瑞拉政府收入锐减,欧佩克各成员国为保价格,还是争份额争论不休。
油价如此“跌跌不休”,除了“全球需求减少”这个供求关系的传统因素,各种“阴谋论”也是甚嚣尘上,到底哪家更有道理呢?
阴谋论一:美国、沙特联手教训俄罗斯
:来场“石油战”,我看你认不认怂!
此番国际油价连连下挫,正值乌克兰危机各方相持不下之时,美国与俄罗斯的制裁与反制裁之战,打得如火如荼,俄罗斯经济已现疲态,若是油价再遭重挫,经济将雪上加霜。于是,很多观点认为,这是美国精心策划的“石油战”,得到了欧佩克“带头大哥”沙特的鼎力支持,目的是联手打击收入50%来自石油出口的俄罗斯。
美国精心策划“石油战”可是有先例的。当年,苏联能够称雄于世与美国平起平坐,石油因素相当重要。苏联2/3的外汇收入依赖石油出口。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纠集沙特等国,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这被认为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很多俄罗斯人感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幕,是不是将再次上演?
阴谋论二:欧佩克“排挤”美国页岩油
欧佩克由12个成员国组成,来自中东、北非、南美,肩负着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开采份额。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供应组织,如果主动减产,肯定会提振油价。但这位大佬却没这样做,因为减产会流失不少市场份额。
那么,谁将受益?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啊!于是,“阴谋论”产生了,欧佩克被认为不减产,与美国页岩油死磕。
欧佩克决定不减产,顶住国际油价! 漫画来源:CFP
以往,美国一直大量进口沙特原油,现在美国爆发“页岩油革命”,从沙特的大客户,摇身一变成了主要竞争对手,甚至可能抢夺其在石油市场的定价主导权。
欧佩克怎能善罢甘休! 于是,利用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高于沙特采油成本,欧佩克的“带头大哥”沙特希望通过压低油价,迫使美国页岩油生产商退出市场。
阴谋论三:沙特借机侵吞伊朗的“蛋糕”
沙特决定不减产,还有一位受害者是谁?是沙特的老对手伊朗。伊朗财政收入的50%,来源于石油出口。就算在西方国家解除其制裁的情况下,伊朗的油价也需要维持在100美元以上,才能支持其政府预算。
而财大气粗的沙特则大为不同,可以承受低油价带来的短期冲击。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沙特希望借低油价,侵吞其他产油国,尤其是老对手伊朗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油价下跌后最难受的国家并不是俄罗斯,而是伊朗。”
无论“阴谋论”哪家强 中国都应抓紧买油了!
“乱花渐欲迷人眼”,对于种种“阴谋论”,小编无法判断哪种说法离真相更近。
但各方专家都认为,国家油价大幅下跌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因为产油国说到底还是要靠石油吃饭的,油价跌的太狠,产油国经济运转不了,最终还是会减产,让石油的供需关系平衡,油价企稳。
以目前的形势,小编可以确定以及肯定是的,无论这场国际油价的博弈游戏,背后有多少翻云覆雨手,对于石油消费大国中国来说,都是遇而不可求的重大利好:将节省大笔银子购买原油。
按照我国原油出口量计算,国际油价每下跌1美元,中国可节省12亿美元。这是增加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机会!
目前,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库容,大约相当于两周的供应量,与国际能源署建议的90天石油战略储备差距不小,与美日等主要石油消费国比,更是相形见绌。
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油价暴跌的机遇,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的购买石油,补充中国的战略储备,保证未来的能源安全,这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当务之急。?
石油价格是如何形成机制的?
从2014年6月下旬开始,国际油价持续下跌,2014年全球油价暴跌了42%,进入2015年,国际油价继续大跌近10%。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全球经济对石油的需求下降,供应能力持续增强,而这些因素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油价重新推高缺乏动力,因此国际油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在较低水平。中国作为原油最大净进口国,油价下跌必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多重影响。综合来看,低油价对中国经济有利有弊,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一、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因素
1、拉动经济增长
油价走低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原油进口成本下降。由于美国石油产量增长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2014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而总体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国际油价低位运行,将直接降低我国石油进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业成本,并通过产业链传递,降低我国经济整体运行成本。油价下跌还将对中国消费经济的增长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繁荣。美银美林估计,油价每下降10%,中国GDP增速将提高约0.15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油价下降可能使今年中国的GDP增速提高0.4至0.7个百分点,2016年则提高0.5至0.9个百分点。同时,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际油价大幅度走低给中国经济更大的自我调整空间,降低了转型升级成本。
2、推进能源领域改革
国际油价下跌会降低整体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实际上,我国能源体制和能源价格改革挑战不是技术问题,主要改革障碍是能源成本,以及如何满足能源需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能源价格长期受到管制,政府运用成本加成原则来制定能源价格,公众也因此习惯了相对较低的能源价格,对价格上涨非常敏感。作为发展中国家,受到支付能力和人们的支付意愿限制,能源价格改革进程比较缓慢。国际油价持续在低位运行,将大大降低油价成本对中国能源价格改革的制约,为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理顺相关价格体系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事实上,中国政府已决定让市场发挥更重要作用,中国能源价格改革正呈加速之势。
3、为扩大石油战略储备提供了机遇
石油储备在战略保障上的意义不言而喻。国际能源署规定一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安全线”相当于该国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根据估计,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加上商业储备)为70天左右,距离90天的储备目标仍有一定距离,更低于石油净进口国平均172天的现有水平。201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根据预测,到2020年,这一比例可能会超过65%、到2030年将攀升至75%。国际能源机构(IEA)也发布报告称,中国将在未来20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国际油价的下跌,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储油好时机。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3037万吨(约为717万桶/日),环比增加近两成,同比增长13.4%,刷新了有记录以来的单月进口量最高纪录。2014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增长了将近10%,达到3.0838亿吨(约为23亿桶)。
4、加快我国原油期货的推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中国对国际原油价格没有丝毫的定价权和话语权。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基准价都是以期货市场来定价,推出我国原油期货,争取原油定价权的呼声已持续了多年。2014年12月12日,中国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其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交易,后续具体上市时间将择机对外公布。目前的低油价时期,是推出原油期货、建立定价影响力的有利契机。未来“中国版”原油期货上市,会为原油的价格安全提供保障,意味着中国在获得国际原油的定价权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二、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1、强化了通缩预期
2014年12月,中国CPI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3%,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低于2%;PPI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6%,连续34个月处于负值区间,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进入通缩的担忧。原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品种,还是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原材料,原油价格下跌,不仅意味着输入性通缩增强,还会拉低中国国内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价格,带动整个物价水平下降,可能进一步强化我国的通缩预期。
2、不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
石油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近年来,油价高企,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进入激励,并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如果国际油价长期维持低位运行,降低石油使用成本,增加了石油的市场需求,将可能会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挤出效应,尤其是对正在大规模进行商业化阶段的新能源,在配套市场环境不成熟、不完善的情况下,更会加速产生挤出效应。同时,低油价可能会带来全社会增加石油消费,高耗能产业获得复苏机会,不利于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也不利于节能减排和生态治理。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石油类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很大,是全国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3、降低石油行业的产量和产能
石油价格长期低位运行短期内将降低石油企业产量,长期内减少产能。如果石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甚至是下跌,会降低石油行业的利润和盈利能力。如果石油价格跌破成本,还会导致石油企业亏损。短期内,石油行业企业为减少损失会减少产量。在长期内,将会减少石油产能,甚至会使得部分石油行业的企业退出,并通过产业链传导,影响石油行业相关的人才、技术、要素市场发展。
三、中国应抓住油价下跌的机遇
首先,应借此契机全面推进石油及相关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工业的增长按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计算,更多是靠要素投入增长支撑,而不是要素生产率增长支撑。石油工业要实现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根本出路是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其次,应逐步完善石油的战略储备、商业储备和资产储备布局,对冲国际油价波动的系统风险。我国作为世界石油主要消费国和进口国,在油价持续下跌时期,应逐步增加全球石油资产的股权多元化投资,而不仅仅是绿地投资。同时逐步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形成石油全球资产多样性组合对冲系统性风险;再次,应做好新能源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在石油跌价之时,加快煤炭能源结构的转型,鼓励更多的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加大天然气能源站、光伏电站、风力电站等新能源建设,以便在未来石油价格再一次高涨之时,充分发挥能源补充作用;最后,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力度。在国际油价下跌时,中国作为最大进口国在商业合作中话语权有所增加,可以借此机会拓展与俄罗斯、中亚与东南亚国家以及加拿大等石油出口国的谈判与合作,在逐步降低对中东国家油源过度依赖的同时,加快推进中哈、中俄、中土和中缅等油气运输管道的建设,开辟多元化的石油进口通道。
国际原油价格体系 随着世界原油市场的发展和演变,现在许多原油长期贸易合同均采用公式计算法,即选用一种或几种参照原油的价格为基础,再加升贴水?现货相当于期货而言,升水就是期货价格相对目前现货价格来说低,市场预期普遍看好,贴水则反之。,其基本公式为:
其中参照价格并不是某种原油某个具体时间的具体成交价,而是与成交前后一段时间的现货价格、期货价格或某报价机构的报价相联系而计算出来的价格。有些原油使用某个报价体系中对该种原油的报价,经公式处理后作为基准价;有些原油由于没有报价等原因则要挂靠其他原油的报价。石油定价参照的油种叫基准油。不同贸易地区所选基准油不同。出口到欧洲或从欧洲出口,基本是选布伦特油(Brent);北美主要选西得克萨斯中质油(WTI);中东出口欧洲参照布伦特油,出口北美参照西得克萨斯中质油,出口远东参照阿曼和迪拜原油;中东和亚太地区经常采用“基准油”和“价格指数”相结合定价,并都很重视升贴水。
(1)欧洲原油。
在欧洲,北海布伦特原油市场发展比较早而且比较完善。布伦特原油既有现货市场,又有期货市场。该地区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布伦特原油已经成为该地区原油交易和向该地区出口原油的基准油。该地区主要包括: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部分中东国家(如也门)等。其主要交易方式为英国国际石油交易所(Internationa1 Petro1eum Exchange,简称IPE)交易,价格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成交非常活跃,此外,其他衍生品在场外交易。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可分为两种:即期布伦特现货价(Dated Brent)和远期布伦特现货价(15 day Brent)。前者为指定时间范围内指定船货的价格;后者为指定交货月份,但具体交易时间未确定的船货价格,其具体交易时间需卖方至少提前15天通知买方。
(2)北美原油。
与欧洲原油市场一样,美国和加拿大原油市场也已比较成熟。其主要交易方式为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ew York Mercanti1e Exchange Inc,简称NYMEX)交易,价格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成交非常活跃,也有场外交易。在该地区交易或向该地区出口的部分原油定价主要参照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um,WTI)。如厄瓜多尔出口美国东部和墨西哥湾的原油、沙特阿拉伯向美国出口的阿拉伯轻质油、阿拉伯中质油、阿拉伯重质油和贝里超轻油。
(3)中东原油。
中东地区原油主要出口北美、西欧和远东地区。其定价中参照的基准原油一般取决于其原油的出口市场。中东产油国出口油定价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其基准油挂钩的定价方式;另一类是出口国自己公布价格指数,石油界称为“官方销售价格指数”(“官价”,OSP)。阿曼石油矿产部公布的原油价格指数为MPM,卡塔尔国家石油公司公布的价格指数为QGPC(包括卡塔尔陆上和海上原油价格),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为ADNOC。这些价格指数每月公布一次,均为追溯性价格。QGPC和ADNOC价格指数基本参考MPM指数来确定。官价指数是1986年OPEC放弃固定价格之后才出现的。目前亚洲市场的许多石油现货交易与OSP价格挂钩。从OSP的定价机制可以看出,以上三种价格指数受所在国政府的影响较大,包括政府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和相应采取的对策。
(4)亚太原油。
在亚洲地区除普氏、阿格斯石油报价外,亚洲石油价格指数(APPI)、印尼原油价格指数(ICP)、OSP指数以及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远东石油价格指数(FEOP)对各国原油定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原油长期销售合同中定价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种以印尼某种原油的印尼原油价格指数或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调整价;另一种以马来西亚塔皮斯原油的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调整价。如越南的白虎油,其计价公式为印尼米纳斯原油和亚洲原油价格指数加上或减去调整价;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口原油,其计价公式由以马来西亚塔皮斯原油的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我国大庆出口原油的计价则以印尼米纳斯原油和辛塔原油的印尼原油价格指数和亚洲石油价格指数的平均值为基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出口原油既参考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也参考OSP价格指数。
国际成品油价格体系 相对来说,国际成品油市场的发展历史较原油市场短,作价方式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大成品油市场,即欧洲的荷兰鹿特丹、美国的纽约以及亚洲的新加坡。各地区的成品油国际贸易都主要以该地区的市场价格为基准作价。此外,最近发展起来的日本东京市场对远东市场的贸易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随着新加坡成品油现货和期货市场交易的日益活跃,远东地区基本上所有国家成品油定价都主要参考新加坡成品油市场的价格。
4.石油现货市场国际石油现货贸易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产生而产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石油现货市场最初是为了解决石油公司炼厂产品同市场需要不完全相同的问题而产生的。这些石油公司不得不在市场上出售或购进一部分产品以求保持自己的产品平衡。这一时期的现货市场价格是按合同价格(通常打一定的折扣或有一定的溢价)成交,对石油价格走势不产生什么影响。石油现货贸易量也不大。据估计,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现货贸易量大约只占总交易量的5%。
20世纪80年代以后,石油市场结构和价格形成机制都发生了变化。市场结构日益多元化,市场供需参与者都增加了。石油价格较以前低迷而又多变。1986年和1998年西得克萨斯中质油的价格曾暴跌至每桶10美元以下,海湾战争期间又快速上涨。由于传统的官价体系已不能反映发生石油冲击后复杂多变的价格变动,更多的石油交易商从价格固定的长期合同转向现货市场交易。1985年,通过现货市场进行的交易比例已增加到55%以上,具有规避风险作用的远期市场也有很大发展。
世界石油现货贸易市场的地方一般都拥有很大的炼油能力、库存能力和吞吐能力。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现货贸易市场有:欧洲的鹿特丹、美国的纽约和墨西哥湾海岸、中东的波斯湾、亚太地区的新加坡等。
西北欧市场 西北欧市场分布在ARA(Amsterdam—Rotterdam—Antwer,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卫普)地区,是欧洲两个现货市场中较大的一个(另一个是伦敦市场),主要为欧洲5个大国中的德国、英国、荷兰、法国服务。这一地区集中了西欧重要的油港和大量的炼油厂,原油及油品主要来源于原苏联,来自原苏联的粗柴油供应占总供应量的50%,另外还有北海油田的原油和ARA地区独立炼厂的油品。鹿特丹是西北欧市场的核心。
地中海市场 分布在意大利的地中海沿岸,供应来源是意大利沿海岸岛屿的独立炼厂,另外还有一部分经黑海来自原苏联。地中海市场比较平稳,是这一地区重要的油品集散地。
加勒比海市场 该市场是一个较小的现货市场,但它对美国与欧洲的供需平衡起到了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该市场的原油及油品主要流入美国市场,但如果欧美两地差价大,该地区的油品及原油就会流入欧洲市场,特别是柴油和燃料油。
新加坡市场 这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市场。尽管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但它已成为南亚和东南亚的石油交易中心,主要供应来自阿拉伯海湾和当地新发展的炼厂所生产的油品。石脑油和燃料油在该市场占有很大份额。
美国市场 美国是世界石油的消费大户,尽管美国的石油产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但它每年仍然要进口大量的原油,于是在美国濒临墨西哥湾的休斯敦及大西洋的波特兰港和纽约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